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TRF)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中央銀行將其分類為選擇權類的商品。交易方式為由銀行與客戶對「未來匯率走勢」進行押注。
主要是客戶和銀行買一個選擇權、賣一個選擇權,國內銀行盛行銷售以人民幣為標地的TRF商品。當客戶進行匯率單邊走勢的押注,押對方向,獲利為「本金X匯差」;猜錯方向,虧損除了價差乘上本金外,還須乘上槓捍倍數,也就是「本金X匯差X槓桿倍數」。TRF設計為客戶的累積獲利達一定條件,銀行不玩時,就可以出場,但是當客戶賠錢時,必須等到合約到期才能結束。
TRF合約期通常分為12個月或24個月,每月進行一次結算作業,交易門檻多在100萬美元(亦為投資人的本金),同時會約定一個比現貨價格低的執行價(如下圖人民幣6.15的匯價)、距離現價格更遠的上方保護價(如下圖人民幣6.2的匯價),以及虧損時須乘上的槓桿倍數(目前市場最常見的為2倍槓桿倍數),有些銀行會再加設一個中止價(如下圖人民幣6.05的匯價,是用以保護莊家,只要匯率觸及此價位,契約自動終止),其損益變化圖如下。

圖片來源:摩根士丹利
說明:當人民幣貶介於6.15至6.2兌一美元,投資者損益兩平,當人民幣貶破6.2投資人將認賠。TRF因為合約有保護價(EKI),假設跌到此6.2價位,需賠的金額差價的2倍,因此TRF是一種獲利有限,虧損無窮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假設結算當日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升來到6.05的匯價,高於執行價的6.15匯價,投資者將有權按低於現價的6.15執行價匯價買入人民幣,賺取10萬美元匯兌收益(本金X匯差=100萬美元X(6.15-6.05));反之,於交易的任何時間點,人民幣匯率走貶低於上方保護價,投資者將面臨被補繳保證金或增加擔保品的命運,若結算當日人民幣匯率走貶來到6.25匯價,低於上方保護價6.2的匯價,投資人將有20萬美元的虧損(本金X匯差X槓桿倍數=100萬美元X(6.15-6.25)X2)。
亞洲TRF相關商品規模約在1,000億至2,000億人民幣,包含香港、新加坡、台灣等地,若以台灣來看,整體規模約在300億至500億人民幣之間。據悉國內中小企業買進時點大多落在2014年年初,當時人民幣匯價在6.05,而TRF契約的上方保護價集中在6.2~6.25人民幣,以近期人民幣走貶的態勢來看,若這些客戶口袋不夠深,將無力補繳保證金,就可能被斷頭提前認賠殺出。國際機構預警,人民幣的貶值初期雖是由人行主導,但後續已引發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多殺多情況,這應該也是人民幣對美元貶破6.2的原因之一。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

天啊!有人慘賠上億元 人民幣走貶 TRF、DKO如何解套?

隨著人民幣走貶,衍生性金融商品如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及新興的DKO(歐式觸及出場遠期合約)風險再度占據新聞版面,金融圈甚至傳出國內銀行潛在風險高達2000億元。

TRF具有高槓桿倍數,客戶如果押對匯率方向,獲利就是「本金×匯差」;若押錯方向,投資人虧損就是「本金×匯差×槓桿倍數」,台灣的槓桿倍數通常定為兩倍。

DKO也是屬於高槓桿倍數的匯率選擇權,客戶和銀行買一個選擇權、賣一個選擇權,押注一段期間內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走勢。此外,DKO會擬訂一個出場價匯率,一旦觸及此價位便可出場、終止合約,因此風險上來說比TRF略小些。

TRF本為避險需求而生

台新投顧全球策略研究部門主管李政剛指出,買進人民幣TRF的客戶,多為在中國設廠的台商或企業法人作為避險用途,他們用人民幣支出在中國的人事、水電等營運成本,出口貨款則收取美元,當然就要適度避險。

也就是說,當企業承作升值方向的人民幣TRF,在人民幣升值時,儘管美元貨款換成人民幣變少,至少可從TRF操作利益獲得補償。過去在人民幣只升不貶的年代,多數人從中賺到不少甜頭,自然更積極投入,銀行業因此獲利。

在台灣經營小家電銷售的郭先生,終於在1月7日結束了為期2年的TRF契約,這份契約讓他損失將近1300萬元,他控訴,他不但沒有人民幣避險需求,銀行甚至為了衝高TMU(金融商品行銷)業績,讓沒有專業執照的人員銷售TRF,且商品合約也不盡合理。不過他也慶幸,「我算是賠得少的,有位朋友賠了上億元,根本無力繳款,只能和銀行協商分期償還。」

像這樣的投資人不在少數。然而這波人民幣匯率走貶,竟讓銀行的潛在風險高達2000億元,這樣的數字到底有多驚人?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出席新春記者會時曾提及,一五年整體金融業獲利可望創新高,衝上5450億元,如此相比之下,確實有些駭人。

對於這樣的傳聞,金管會銀行局澄清,「2000億元指的是全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存出保證金,」銀行局主任祕書莊琇媛表示,存出保證金多數是屬於遠期外匯、外幣NDF等商品,TRF、DKO這類複雜的高風險性金融商品則占不到1000億元,「而且這類損失無上限的TRF舊約,預計在這2個月內就會到期。」

高風險舊約 兩個月內到期

至於銀行業會不會受到這波人民幣貶值而引爆的TRF地雷潮,出現巨幅虧損?莊琇媛強調,金管會自一三年起便密切注意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狀況,也縮限其交易內容,新承作的TRF明顯冷清許多。據統計,銀行承作的TRF等衍生性金融商品,其名目本金從一四年五月的高峰1600億元,降至一五年底1100億元。因此,就算這波TRF的虧損更甚去年8月股災,也都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再者,客戶本身的違約率沒有這麼高,對銀行來說不會有即刻性的損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