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開講》他重押陽明成本僅10幾元 價值投資達人陳飛龍親授兩招選股心法    2021年5月6日

32歲就財富自由的陳飛龍看好原物料行情,他說鋼鐵、玻璃的行情才剛開始。(圖片來源/陳飛龍提供)

78年次的價值型投資達人陳飛龍,靠著不投機、從財報中找出蛛絲馬跡,已經坐擁千萬身價,達到財富自由。

陳飛龍念五專時,媽媽就像一般散戶看電視買股票,把爸爸大半退休金投進鴻海,成本200多元,結果遇到金融海嘯停損在53元。因此陳飛龍五專插大時,從工科轉到商科,一心想要學股票。

當時他以技術操作為主,每天都在看盤,幸運的是,他在學校遇到了教財務分析與投資學的教授,因此少走了許多冤枉路。

一開始就學價值投資、看財報,少走許多冤枉路

陳飛龍從大四開始,跟著老師學價值投資、看財報,「老師偏向看財報、看基本面,我以前都是看線型。老師股票一買就放一年,股價都不會動,但是有一天會突然漲上去。」

他逐漸體會到長線投資的威力,2012年攻讀研究所時,陳飛龍終於真正享受到大賺的滋味。

當時老師選到紡織股儒鴻,陳飛龍買在80幾塊,回家叫媽媽把房子賣掉投資儒鴻,媽媽不肯,但是媽媽幫他借了200萬。結果遇到歐債風暴,媽媽每天問他,「股價怎麼都不會動?」

陳飛龍說,看報表狀況很好,機能服等字眼密集出現在生活中,也公告要繼續擴產,他動用融資,中間還參加配股配息,前前後後共計持有上百張儒鴻,還重押權證。

隔年陳飛龍在250至280元之間陸續賣出,賺到數千萬元,這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桶金。

公司有明確方向,只要有耐心,一年根本不用做太多檔股票

他領悟到:如果公司有很明確的營運方向,只要有耐心,其實一年根本不用做太多檔股票。

他也曾經因為家裡附近開了一間寶雅,覺得好奇,然後去研究,買進寶雅後在160元賣掉,沒想到後來漲到500元。陳飛龍喜歡生活產業,因為容易追蹤,要預估明年公司會配多少現金股息?也要大約算出今年獲利。

陳飛龍分享選股的心法,一是產業需求與市場認同度,看準了就重押。二是看產業不是只有看題材,重點是營運能否跳脫過去的軌跡?

這波大行情,陳飛龍也在航運股陽明10元附近買進,不畏震盪長抱因此收穫豐厚。

最近台股震盪激烈,陳飛龍表示,股市漲這麼多,若不回檔就是不健康,未來還要再上攻的時候,成交量還是要有,看看年底兩萬點有沒有機會,若真的上去了,明年就要小心。

下半年是電子股旺季,所以傳產與電子股一起攻是有機會的。下半年台積電YoY(與去年同期比較)將有很驚人的成長,台積電開第3季法說會的時候,錢可能就跑到那邊去了,若是台積電股價一旦跌到半年線,不論要進場、攤平、加碼,都是長線的好機會。

至於原物料,今年更是噴定了!

至於原物料,今年更是噴定了,尤其是鋼鐵與玻璃才剛剛開始,基礎建設都還沒有開始,原物料就已經在漲價了,後面會更兇,而且景氣復甦之後,速度還會加快。例如中鋼,中鋼的漲價幅度比國外報價還來得低,若國外報價續漲,還有上漲空間。

至於航運股先壓增資價,這波回檔10日線有撐住,只要10日線不跌破,就有機會再上,若10日線跌破,至少休息2個月,但航運股不會死,還有股利題材。

航運當初是因為缺櫃、缺船,才會導致報價一直漲,現在建築玻璃很多產能都移到太陽能,中國又禁產,產能缺口增加,中國玻璃期貨已經從去年4月低點每噸1250元人民幣漲到今年初的1800人民幣,目前更漲到2400元人民幣以上。5/1後才是玻璃的開工旺季,一路到年底,現在新的基建需求都還沒有出來。

其他也可留意的包括化工股的長興,電動車電池的康普,製鞋產業的百和、鈺齊,紡織的光隆。光隆旗下轉投資公司持有VIZIO股權,成本約為每股1.68美元,隨著VIZIO在美掛牌上市,目前股價約28.23美元,第1季EPS認列近3元,後面有處分股票的機會,加上今年有機會轉盈,基期仍低。

https://tw.news.yahoo.com/%E5%90%8D%E5%AE%B6%E9%96%8B%E8%AC%9B-%E4%BB%96%E9%87%8D%E6%8A%BC%E9%99%BD%E6%98%8E%E6%88%90%E6%9C%AC%E5%83%8510%E5%B9%BE%E5%85%83-%E5%83%B9%E5%80%BC%E6%8A%95%E8%B3%87%E9%81%94%E4%BA%BA%E9%99%B3%E9%A3%9B%E9%BE%8D%E8%A6%AA%E6%8E%88%E5%85%A9%E6%8B%9B%E9%81%B8%E8%82%A1%E5%BF%83%E6%B3%95-000233059.html

================================

==================================

簡單4步驟 挖出漲價概念股
撰文者:呂郁青 更新時間:2021-10-01 

這2年台股最流行的族群就是漲價概念股,一開始是因為去年疫情蔓延,導致全球各個產業的投資停滯,因此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甚至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吹起一波漲價風,後來趨勢還進一步蔓延至各個領域。

2021年進入後疫情時代,不少產業受到產能滿載、原物料價格上漲或運價走揚等因素的影響,紛紛將價格轉嫁給下游廠商,其中,半導體、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家電、輪胎等下游業者紛紛調高產品售價,進而引動漲價概念股。

 

營收年成長超過30%
才值得納入候選名單

漲價概念股要怎麼追?哪些族群才是真的有基本面與獲利題材支撐?近2年,「算股偵探」陳飛龍就從營收與財報中挖掘出不少飆股,例如:漲幅驚人的航運股,以及電感大廠奇力新(2456),MOSFET大廠杰力(5299),其中後者於今年7月進場,操作不到1個月就賺了約43%。

陳飛龍是怎麼從新聞中發現產業變化呢?又是如何從營收與財報中推敲出下季的獲利數字?又是如何估算股價是否在低檔呢?相關步驟如下:

步驟1》找出需求大於供給、報價上漲的股票
自從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後,許多產業的報價就出現上漲,間接推升股價也跟著有所表現。舉例來說,去年年底,陳飛龍就發現,航運股的新船供給在未來2年都不會有大幅的增加,而航運的需求卻受到疫情的影響而大幅增加。另外,也因為疫情的關係,造成港口人力不足,塞港嚴重,使得航運業的供給面雪上加霜。因此,陳飛龍就在12元左右開始布局陽明(2609),後續又另外布局長榮(2603)與萬海(2615),每檔都賺了翻倍的大波段。

2021年,許多電子次產業也都出現上游半導體的供給有限,而下游需求大增,使得上游藉由漲價來將成本轉嫁給下游的情形,使得產業的營收與獲利都同步上漲,促使股價跟著有不錯的報酬,而陳飛龍也從中找出記憶體、被動元件、MOSFET與半導體等族群的股票。

步驟2》觀察營收年增率是否超過30%
在分析產業產生變化後,陳飛龍看到需求大於供給的新聞,就可以開始研究個股是否真的受惠。至於是否受惠,檢視公司每個月所公布的營收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

 

陳飛龍會從公司每月營收的年增率(今年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月營收的成長比率)來判斷,他認為,公司每個月的營收,如果從低幅度成長,變成高幅度成長,而且高幅度成長至少在30%以上,就非常值得留意。

陳飛龍喜歡從公司的營收與財報數字中,去推敲、估算財報是否會跟著營收而有亮眼的表現,若獲利大增,而評價(本益比)又在低檔,就是陳飛龍心中認為可以布局的好股票。

步驟3》估算營收規模經濟效益所帶動的獲利成長空間
陳飛龍提醒,營收成長後,還要能帶動實際的獲利成長。如果營收增加,而公司產品能漲價的幅度超過成本漲價的幅度,營業費用又沒有跟著顯著增加,其所產生的經濟規模,就能帶動營業利益上升,進而推升稅後淨利跟著大漲,至於營業利益的公式為:營業利益(本業獲利)=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

不同類型的公司,是否能享受經濟規模,可以從公司過去的財報數字來判斷。有些公司營收增加,但是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增加更多,就會導致獲利漲幅有限;有些公司只要營收幅漲幅度超過經濟規模,獲利就會大幅跳升。

舉例來說,晶豪科(3006)今年第2季的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而營業成本與第1季相比卻沒有太大的落差,因此就帶動公司獲利大幅跳升。

 

 

 

步驟4》計算本益比是否位於低檔
接下來就是評價公司的本益比(PE)區間。陳飛龍會用每年的最高股價與最低股價,除以當年度的每股盈餘(EPS),來計算出標的過去最高本益比與最低本益比。假設目前數值落在最低本益比平均值的附近,就值得買進,等到股價到了最高本益比平均值的附近,就會賣出。

陳飛龍還有自己的操作細節:先去掉極端值,再計算最高本益比與最低本益比的平均值,才不會失真。另外,在應用上也有些訣竅。例如:如果公司剛剛轉虧為盈,本益比就可以偏樂觀計算;如果公司基本面(營收與獲利)已經上漲一段期間,而投資人又只是想操作財報公布前的短波段行情,本益比就要保守計算,不要抓太高的本益比。

 

出生:1989年
學歷: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系、銘傳資訊管理研究所
現職:專職投資人

==============================

勤盯營收、獲利、毛利率 他29歲「生活選股」賺到三間房    2018-04-19 

金融海嘯後,紡織股儒鴻從八元漲至七十元,眾人認為漲多,為何師徒倆仍搶進?
本篇帶你從兩檔傳產股的基本分析,領略多賺一桶金的功夫。

 

茶餐廳,茶煙裊裊。等待送餐的過程,我們從陳飛龍手中接過一份厚達五頁的A4簡冊,驚訝地發現這是我們事先寄給他的訪綱,在陳飛龍樂於分享的價值觀及勤懇的態度下,原本一共八百字的六道提問,一口氣變成了六千字。如果「分享」是陳飛龍成功之餘不忘把握的好習慣,「勤勉」就是他一路上能通往成功的最佳寫照。

 

第一眼見到陳飛龍,熱情的他像個親切的鄰家大男孩,二十九歲的他,渾然不似坐擁三間房、身價已然數千萬的投資達人。在我們的請求下,陳飛龍透過手機與恩師──銘傳大學黃錦川教授聯絡,讓我們有機會請教黃教授:在眾多徒弟中,陳飛龍是如何能夠脫穎而出,成為最成功的高徒?細數電話裡林林總總的誇獎與肯定,「勤勞,而且用對方式」,這是我們初步的結論。

隨著話匣子慢慢打開,陳飛龍逐漸讓我們認識到何謂「用對的方式努力」,回首當時初入股海的他,也並非一開始就用對方法,而這份「對的方法」,正是陳飛龍最想要傳達給讀者的。

 

18歲初入股市 過著追高殺低的日子

 

二○○六年到○七年,陳飛龍的母親在看好鴻海每年穩定配股配息的情況下,斷斷續續買入鴻海股票,但即便最高到過三百元都沒有選擇獲利出場、一路看著股票上去又下來的她,在轉盈為虧後選擇開始攤平,最後平均成本約兩百元。○八年十一月,股市歷經金融海嘯重擊後,鴻海股價回到五十元左右,她終於支撐不住決定認賠出場,卻賣在波段最低點。這次慘痛經驗,讓從未接觸過股市的陳飛龍第一次萌生了一探究竟的念頭,年方十八、毫無經驗的他,就這樣一頭栽了進去。

 

一開始,他常看電視或報章雜誌的報導,學習如何操作,而接觸到的資訊也多半以技術分析為主,花了近三年時間鑽研技術分析,讓他意識到自己容易「小賺就跑、賠錢就抱」,常因為對公司營運與產業狀況的不了解而隨股價起舞,「追高殺低」的情況一再上演。

 

 下定決心改變的他,在五專轉大學時,選擇從原本工科的電子,轉念商科的資管,也因此在大二下學期認識啟蒙老師、著有《股市投資首部曲:數字裡的真相》等書的黃錦川教授。黃錦川主要教導財務管理、財報實務,也能與投資結合,上課內容以學術理論為基礎,輔以上市櫃公司為案例,開的課程例如「投資決策專題」、「財務管理專題」等等。

 

嗅到運動風潮 靠一支股25歲就買房

 

至此,陳飛龍只要收集到有題材、技術線型不錯的公司,就會拿去請黃錦川指導。而在該學期的課堂上,黃錦川讓學生以儒鴻作為範例追蹤。環顧儒鴻當下的時空背景,當時市場上對於紡織股的評價多形容為夕陽產業、給予的本益比相對較低,且當時儒鴻股價已然從金融海嘯後最低的八元漲至七十元,處在一個市場並不感興趣的價位。

黃錦川看到了儒鴻不同的一面。當時運動風氣剛剛崛起、紡織類股在產品設計上迎來重大改變,機能性商品大發利市。作為學生的陳飛龍,也在當時二○一二年中分批買進七十元的儒鴻,為日後賺得人生第一桶金、為第一次購屋埋下了伏筆。

 

儒鴻說服黃錦川與陳飛龍師徒的地方,當然不僅止於簡單勾勒出來的產業輪廓。觀察儒鴻的財報數據,二○一二年受歐債危機影響,大部分公司營運表現均不佳,儒鴻的營收卻從○八、○九年的六十多億元附近,自一○年起連續三年分別成長了三八%、二五%、二七%,成長動能可見一斑。

 

再來是獲利能力,儒鴻的毛利率與營益率在二○○八到一二年這五年間皆不斷攀升,一二年每股盈餘七.七五元,正式超越主要競爭對手聚陽的七.一七元。事實上儒鴻超越聚陽早已有跡可循,當時產業熱點在於新興的高階機能性產品,但聚陽卻選擇繼續專注於原有的流行服飾,營收及獲利因此穩定有餘、但爆發力卻不足。這樣的同業差異,不僅可以從產業策略觀察,從財報數據的趨勢做判讀比較,亦可見端倪。

投資

在為期一年多的追蹤過程中,陳飛龍非常重視財報公告的數據是否符合預期,把握住每次月營收或季報公布的機會,確認公司是否仍走在既定的道路上。隨後,儒鴻考量現有產能不足,為因應未來需求成長,決定辦理現金增資以支應東南亞擴廠,時時刻刻關心的陳飛龍也趁機從公開說明書上,更進一步瞭解公司最新資訊,貫徹「善用任何能取得的資訊」的原則。

 

二○一三年,儒鴻在外資一路加碼下,股價來到二五○元以上,陳飛龍認為此時股價已充分反映公司價值,開始逐步調節手邊持股。儒鴻的這一段操作,讓陳飛龍在二十五歲的年紀實現了購屋的夢想。接下來,便是持續複製成功經驗、繼續深耕的時刻了。

 

黃錦川特別偏愛傳統產業,課堂中的案例也多以生活上能接觸到的產業為主,讓學生能更有共鳴。而這樣的「生活化投資」,其實也正是最適合一般投資人效仿的產業觀察方式,「產業觀察」可說是基本分析的第一課。陳飛龍最讓黃錦川欣賞的案例──寶雅,就是最好的例子。

 

挨家挨戶考察 地毯式搜索相中寶雅

 

陳飛龍一開始會注意到寶雅,其實只是家裡附近的一塊空地,突然蓋了一間寶雅生活館,好奇心作祟的陳飛龍在發現寶雅是間上櫃公司後,便開始了一系列對寶雅的研究。

 

除了深入了解寶雅的財務數字,陳飛龍更將寶雅的潛在競爭者一一列出,例如屈臣氏、康是美、名佳美、佳瑪等,並親自走訪,實地考察這些競爭者與寶雅之間的產品、選址、客群等各種差異。雖然受限當時資金已重壓在儒鴻上,寶雅並未持有太多,但陳飛龍對寶雅的判斷仍十分正確,股價從開始觀察時的九十多元,在隔年飆漲至兩百元。

寶雅的實地考察,也是黃錦川一再提到,對於陳飛龍的「勤奮」印象最深刻的例子。其中最大關鍵在於,陳飛龍不僅挨家挨戶奔走,更有系統地去做觀察比較,得出對寶雅的客觀見解。付出努力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但如何讓付出的努力獲得對等的回報,陳飛龍藉寶雅替我們上了一課,凸顯了「用對方法努力」的重要性。

 

善用公開資訊 「散戶不必畫地自限」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例子是利勤,同樣受惠運動風氣帶動的機能性材質商機,利勤股價在二○一五年從五十元飆漲至最高二二七元。當時,頗受市場注目的利勤很早就開始不接受對外訪談,股東會上董事長也僅簡短回覆股東提問,對產品與營運一概不評論。然而,黃錦川與陳飛龍硬是透過公司公開說明書上的內容,運用過往研究紡織股的經驗,寫出了一篇關於利勤的研究報告與財務預測,預估二○一五年每股盈餘六.五元,也與實際結果六.六五元相去不遠。他們用事實去證明,只靠公開資訊也能對一間公司有很深入的了解,散戶從來都不必畫地自限。

 

總結陳飛龍的投資,可大略分為七步驟:一、生活觀察;二、深入研究;三、財務驗證;四、同業比較;五、評估投資;六、持續追蹤;七、了結出場。

投資

除了貫徹執行個股投資的標準作業程序,陳飛龍也維持良好習慣持續追蹤市場,每天至少花五個小時以上在看資料的他,每個月固定藉由股市分析網站去篩選營收與財報數字,並取市場排名前五十名的公司細看三大財務報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與財務比率。這樣的習慣從七年前維持至今,除了提升了陳飛龍對於大部分個股的熟悉度,也能加強對於產業的觀察力與敏銳度,投入研究時更能得心應手。

採訪最後,陳飛龍也分享一些基本分析可能失靈的例子,提醒我們在專注研究同時,也要保持彈性以因應某些特殊的狀況。例如:股價領先題材太多、已然提前上漲;個股基期過高、成長空間受限;產業趨勢變化太快、不容易瞭解透徹,電子股最具有這樣的特性。

 

陳飛龍提醒,空有努力但方法錯誤,容易沒有成效;坐擁正確方法卻無法貫徹,同樣無法成功。就像初遇黃錦川的陳飛龍,若非身為學生的他積極投入,名師也不一定能出高徒。如果現在已接近財富自由的陳飛龍,依然每天花五小時看資料,尚在摸索的投資人,是否也該起而效之?

 

陳飛龍

出生:1989年

現職:輕鬆投資學院專職講師

學歷: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1/post/201804180048/%E5%8B%A4%E7%9B%AF%E7%87%9F%E6%94%B6%E3%80%81%E7%8D%B2%E5%88%A9%E3%80%81%E6%AF%9B%E5%88%A9%E7%8E%87%20%E4%BB%9629%E6%AD%B2%E3%80%8C%E7%94%9F%E6%B4%BB%E9%81%B8%E8%82%A1%E3%80%8D%E8%B3%BA%E5%88%B0%E4%B8%89%E9%96%93%E6%88%BF

 

 1

 

1

 

 

 

 

1

 

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