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笈海外攻博士,沒學位路更寬

又到了申請美國研究所的旺季。每年這個時候,總是會有學生來請我幫他們寫推薦信。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對於學生要出國留學,我都是基於鼓勵的態度,因此往往都是來者不拒。但我一定會跟學生談幾個問題,要他們有心理準備,再展開研究所的學習之旅。

首先,研究所跟大學的學習是不一樣的。大學的學習對象主要是教科書上的知識,這些大都是發展得很完備的基礎知識,把它讀懂,考試就可以得到高分。然而到了研究所的學習,就不見得有教科書,因為很多知識可能還在發展的階段,並沒有定論。因此不能只是讀懂,而是要能思辨、批評,常常也必須去讀專業研究領域的期刊文章或者研討會的討論論文(working paper),尋求更新的論點。專業可不是泛泛的常識,而是需要專心的灌溉,才能進入大腦之中。

攻讀博士班的階段,更重要的學習是要培養創造知識的能力,除了要把既有的文獻融會貫通之外,還要能夠更上一層樓,看到現有知識的不足,進而創造新的知識。

然而這種學術創見要把它表達出來才會成為「學術貢獻」,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其實目前在台灣要拿碩士學位,除了一些實務型專競學門可以用作品代替,大部分學科幾乎都要完成一篇學術論文才能取得學位,這裡已經有點具體而微的感覺。論文要符合一定的學術格式,就是要有模有樣,包括前言動機、文獻探討、論文本體(這部分可能再去分成數個部分)、結論與建議,最後,還要有參考文獻及附錄,連定稿的排版都有一定的講究。

我常常開玩笑說一篇論文,內容可能需要時間研讀才能夠被挑剔,但參考文獻的排列,從作者姓名、年限、文章名稱、期刊名稱、頁碼及其排列方式,有經驗的人可以一眼就看到有沒有問題。如果隨隨便便就送到圖書館,可能都留給後代子孫一個笑柄,不可不慎。

如何創造知識,這裡面有一個祕訣就是要走到學問的前緣,也就是對於已經定案的知識,不要花太多時間去鑽研,否則在原地打轉,在知識的進程上會徒勞無功。換句話說,不要一直在炒舊知識的冷飯,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走。學術前緣的突破,就是去思考最新的問題,要去讀最新的討論論文,要參與學術研討會,因為專家已經摸索過或者探尋到某個程度,就知道哪裡有問題,哪裡可能突破。而研究課題針點才容易突破,小題大作容易;相反地,大題小作難,因為容易發散不易收斂。這也可說明博士班找對指導教授的重要性,能與碩學大儒討論學習,就容易收事半功倍之效,遠遠勝過數年的閉門造車。

當然,在讀博士的養成過程,可能需要一定的修課,修完課也需要通過某種程度的鑑定,看是否具備了基本功力,這鑑定叫做預備考試(prelim exam)或者就叫資格考(qualifying exam),通過後,才有可能開始寫論文。寫論文的過程,當收集了足夠的資料,訂出方向,要先交出博士論文的提案(proposal),請系上組一個委員會審查,一般指導老師一定在場,但不擔任主席。委員可能會有3到7人,包括系內、系外,甚至有校外,這也就是進行博士候選人的考試。學生通過後,可以得到博士候選人的學位(Ph. D. Candidate),也確定了論文的方向。學生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最後終於寫完,要經指導教授審閱,得到首肯後,再組一個委員會(成員可能是原來委員,也可能有更換)進行審查,學生則要進行答辯。事後學生還要回來根據委員意見進行論文修改,改好後再請指導教授看過,中間過程也要讓委員們滿意,在審定書上簽字背書。最後指導教授說可以放行,才能去印刷。辦理離校手續,最重要的項目就是繳交論文給學校。

有論文有所本,學校才會頒給博士證書。

之前看過一首詩,猶記得其中幾句:劍未配妥,出門已是江湖;巫山在望,途中竟是滄海;過盡千帆,歸來不是少年。出國念書,本來就會有挑戰性。有更多的準備,也做好心態的調整,就容易取得學位,衣錦返國。不過萬一天不從人願,功敗垂成,千萬不要以為會無顏見江東父老,沒有學位,人生的路不受學術牽絆,反而可以走得更廣。有失敗的經驗,反而幫助你成功。(作者為前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https://npf.org.tw/1/2164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