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養流浪動物欠債60萬,“逼”七旬父母打工還錢:你的善良太惡毒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張愛玲

收養流浪狗導致債台高築,還拖累全家

成都男子張某,41歲,國企工作,工作之餘還開了一家旅行社。他收入穩定,工作清閒,這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

從2017年開始,他開始救助收留流浪狗,為此還成立了流浪動物基地,為這些無家可歸的小可愛們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家。

然而,沒想到的是,他收養流浪狗的數量急劇膨脹,從原本的8條增加到近300條。所以,他只能不斷地擴大收容規模,租下更大的場地來容納這些流浪狗。

同時,養狗的耗資比想像中的還要巨大,每天近500元的狗糧,僅靠好心人的捐款和自己的收入,早就不足以維持運轉。

怎麼辦呢?

於是,他開始向銀行和各小貸公司貸款,想著以後慢慢還上。可是,每個月才5000的收入,根本沒有能力還銀行的貸款。

沒錢用,那就透支信用卡

無奈之下,他透支信用卡,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法,勉強維持著。

這種辦法,只能讓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直到欠債高達60多萬元。他每天不停地收到催款通知和電話,卻一分都拿不出來。

迫於無奈,他把手伸向了父母積蓄已久,用來養老的錢,偷偷地取走了2萬元。直到父親發現,才發現了事情真相。

他近70歲的父母親,本來可以頤養天年的,看到兒子已經被債務壓的喘不過氣來,只能出來打工。

即使這樣,面對每個月2萬多元的債務,還上的錢,也只是杯水車薪。

而妻子咬著牙,一個人承擔起了一個家。
七旬老夫婦打工幫兒子還錢,但還是杯水車薪


一家人為他吃盡了苦頭,然而,張某不但對家人不管不顧,反而一下班就去基地,一待就到凌晨2、3,還想著如何把基地擴張,收留更多的流浪狗。

父親無奈地說:

“如果他考慮一下我們,我們一家能夠過上很好的生活,現在我們全家的人都陷進去了。”

在家人看來,他所謂的善良,對家人來講卻是一種殘忍。


職場上最痛恨:慷他人之慨

“況慷他人之慨,費別姓之財,於人為不情,於己甚無謂乎?”——《焚書·寒燈小話》
什麼是慷他人之慨?

指的是,利用別人的財物或者工作付出當做自己的人情,給自己撐場面。也不管別人情願不情願的,反正自己是無所謂的。

收養流浪動物欠債60萬,“逼”七旬父母打工還錢:你的善良太惡毒
慷他人之慨,送他人的辛苦,得自己的人情
在職場上這種類似舉動的人也不在少數,逼迫他人妥協付出,其實卻什麼也沒做。結果,自己收割了一片好評,卻剩下一堆爛攤子,甩手讓別人去收拾。

有人曾在網絡上吐槽,自己是公司的設計師,他的作品小有名氣。

所以,同事的侄女婚嫁,想要購買他設計的婚禮請帖。這件事,被部門經理知道了後,經理說:“同事之間還要講錢嗎?斤斤計較的,多傷感情,你送他一套不就得了。”

結果,這位網友花了三天時間設計的作品就這樣白白送了人。


熬夜加班,卻為他人作嫁衣裳

更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面,從此以後,公司裡無論是哪個同事的親戚結婚,都會來找他要設計作品。

拒絕是不可能的,經理幫他開了先河。接下,則要耗費自己很多時間,經常熬夜到凌晨兩三點,更崩潰的是,一個設計都同事要求反復修改三四次,才算滿意。

最慘的是,花了時間,精力,一分錢沒有。如果,一旦有所怨言,就會被同事說成虛偽,真是有苦說不出。

反觀經理,倒是在同事中打足了人情牌。因為這件事,同事都覺得他善良。

拿別人的工作給自己做人情
 

殊不知,這種慷他人之慨的行為,對於這位網友來講,不但是一種利用,更是一種傷害。

難怪這位網友最後辭職走人。

所以,你善良,樂於助人,可以的,那就請你自己拿出實際行動來。但是,如果你想利用我來慷慨別人,對不起,請經過我的同意。

這位經理的所作所為就如《奢侈品男人》中所說的:

這世上總有一些貌似寬容實則苛刻的人,他們最擅長慷他人之慨,表達自己的慈悲。

沒有邊界的行為,就是“巨嬰”思維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上,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絲毫不考慮其他人想法的就是一種“巨嬰”思維。

這種思維在心理學中也可以被稱為漿糊邏輯。

什麼是漿糊邏輯?

顧名思義,就是無論是工作或者是生活像一團漿糊一樣,黏黏糊糊,混成一團,沒有邊界。它來源嬰儿期的心理:分不清你我的區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也就是嬰兒認為和媽媽是一體的。

我才是絕對的世界中心,這世界上所有的人事物都應該是圍繞著我運轉。和我想法一致的,就是善的,而不一致的,就是惡意的。

具有這種思維的人,會肆無忌憚地介入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強迫別人承擔,本身應該由他自己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甚至會打著“我為你好”“我是關心你才問你”這樣的幌子,讓其他人感覺到一種絕望的壓迫感。

有人說,在工作和生活中最怕的就是遇上小人,而我要說,最怕的是遇上那些沒有邊界感的“巨嬰”。

因為如果是小人,那麼我們會刻意與他保持距離,處處提防。而“巨嬰”思維的人,卻很難分辨和提防。
 

對“巨嬰”保持距離

通常,在職場上的“巨嬰”思維,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做超出自己職權的承諾

就像上面的那個部門經理一樣,明明自己沒有這個設計的能力,卻大方地替設計師承諾同事,免費給予設計。

打著“善良”和“熱心”的牌子來要求別人,卻從來不要求自己。

·拉無辜人下水

在選秀節目《演員的誕生》中,節目方邀請袁立參加節目。洽談的時候,有一個工作人員,口頭承諾袁立絕對能夠保晉級,結果不但沒有兌現,反而把袁立的表演過程剪輯得亂七八糟,引來網絡上罵聲一片。直接導致袁立怒撕節目製片方,不守承諾。

結果這位聯繫的工作人員,直接拿出和同事的聊天記錄,來證明事件和自己無關。可憐同事,聊天變災難,無辜被拖下水。


·面子我掙,鍋你接

公司裡,領導計劃安排工作任務,因為項目難度不容易做,大部分員工避之唯恐不及。但是,有一個經理就站出來說:“這事簡單,交給我們去做吧!”

領導當然大喜過望,便讓這個經理接受項目。結果,經理答應得輕輕鬆松,卻是把責任,都平均分攤到了每個同事身上。

本來這個項目的難度就大,經理卻卻在匯報時說,容易得很,自己已經都安排下去了。領導一看此人如此能幹,讚賞有加。

結果,項目進行的並不順利,領導卻認為這是下面的員工工作不配合。

“巨嬰”思維的人認為,我的事就是大家的事,我承諾了就是大家承諾了,你們做也就是我做。而自己只要動動嘴,幫著大家獲得了關注和讚許。


不跨越規則,建立邊界感

《論語》裡有一個“子貢贖人,子路拯溺”的故事,講的是:

魯國的法規定下:魯國人在外,如果見到國人受難或者淪落為奴隸,都要竭盡全力出手相助。有這種行為的人,回國後,可以獲得魯國的獎勵。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救回來後,卻拒絕獎賞。

但孔子卻勸說他:“子貢,你必須要向國家領取賞金。如果,你不領,那麼別人也不敢領,那麼,以後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而另外一位弟子子路,則奮勇地救起了一名溺水者。那人報答他的救命之恩,就送了一頭牛。子路一點不客氣就收下了。

孔子非常高興,認為子路做得正確,他說:“從此以後,人們一定會去救落水者了。”

很多人想不通,子貢的樂於助人而不求回報,為什麼卻受到了孔子的批評?

那是因為子貢自身高尚的行為,無可厚非,但是, 如果一旦破壞了規則,勢必很多做不到的人,就放棄了救助魯國人,那麼,子貢的所作所為,反而是害了那些陷入圇圄的魯國人。

但是像子路那樣,救人後領取了報酬,雖然可能會被當做貪心之人,但是如果不領報酬,很多人認為救不救人都無所謂,也就乾脆不救人,反而害了那些深入險境的人。

這就是孔子認為的,只要規則被打破,邊界勢必將陷入混亂。


那麼,怎麼樣如何才能建立邊界感呢?

1.認識自我,明確自己付出的目標

很多人模糊的邊界,最主要是因為沒有明確認識到自己想要什麼,也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在哪裡,更不清楚自己的付出應該獲得什麼樣的回報。

只有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和重要性,才能有足夠的勇氣告訴他人,我的時間和精力非常寶貴,不是可以隨意揮霍的,同時,我的尊嚴也容不得別人隨意踐踏。

只有強化了自我意識,明確了自己付出什麼應該得到什麼,才能讓自己明白,自己的邊界在哪裡,且不容侵犯。

2.學會大膽拒絕,主動建立邊界感, 勇敢说“不”

很多人不敢拒絕,覺得不好意思,認為不過就是舉手之勞,幫一把也就算了。

卻不曾想到,自己這就掉入無底深淵,你的點頭,給自己劃了一條非常寬闊的邊界,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邊界,任何人可以隨意進出,而你只能大門敞開,無法拒絕, 只能不斷地無休止地投入。

無休止地退讓,只會讓其他人步步緊逼。自己的邊界必須牢牢守護,一旦守住了,別人也就習以為常。

所以,當我們感到生氣或者不舒服時,就明確地說出想法,說“不”字。阻止對方冒犯的行為,拒絕對方的請求。


3.量力而行,也是尊重他人的邊界

樂於助人是一種高品質,但卻不是一種約束,而是一種能力和行為,更是一種實在輸出。誰都不願意別人拿著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做人情。

那麼,如果想出手幫人,就請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量力而行,而不是慷他人之慨,拖累別人。

比如,《芳華》中男主角劉峰,他能拿出手的實力只有做木匠和一顆熱忱的心。每次他都是竭盡所能幫助自己的戰友,也從來沒說自己做不到的,就甩鍋給其他人做,或者拉著其他人一起做不願意做的事。

比如,食堂吃餃子,別人都挑好餃子,他捨不得浪費, 就一個人專吃煮破的餃子;戰友的手錶壞了,他自己修不了,又不想麻煩別人,自己買一本書,學著學著就把表給修好了。
以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這才是善良的本義。

就如網友所說的,

“真正的善,真正的道德,應該是人人都能夠做到、無損於己而又有利於人的。”

https://www.toutiao.com/a67449871606313129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