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失去了思考的權力。”

1.
前段時間逛豆瓣小組,看到有帖子在討論關於“多讀書”的問題。

有一個說法的大意是,我們越來越喜歡讀完書之後在網上搜別人的高讚書評來思考分析,可能是以前讀書時留下的壞習慣,做閱讀題第一步就是翻答案。我們好像漸漸習慣於放棄自我思考的過程,更樂於選擇趨同於別人的觀點,做幾千贊當中的一個贊。

這個觀點對我衝擊很大,彷彿直接挑開遮羞布,讓我直視自己思考方面的​​惰性。是的,因為看到帖子的上一秒我還在搜《檀香刑》的評分和高讚書評。

就像之前一個教授提到“青山保林,三紅一創”說法,課後我找到《林海雪原》來看。東北山林裡的神話傳說,楊子榮與土匪間的黑話,都顯得那樣神奇。辭藻不算華麗,但是就會有種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看下去。

邊讀我邊在微信上激動地跟朋友說,“有些紅色經典真的被低估了!這本書也太好看了!我要打五星!”。看到一半時按照慣例,我去讀書網站上搜了它的評分,評價給我潑了冷水。 “情節不咋樣”“有點脫離現實”“表達不連貫”“太假了”。

自我懷疑了很久,但是後來我寫下的書評,也還是跟隨了所謂“大流評論”,自然也沒有記錄下我最初閱讀的感受。

跟看新電影之後一定會去搜評分一樣即使觀看的當下有過喜歡,也能在看完評分後將它壓下去,拍張電影票照片在朋友圈,輕描淡寫一句“電影就那樣吧”。

那天晚上我在讀書筆記裡寫下,“思考的權力一定要在自己手中。”

2.

與其說是放棄思考,不如說是失去了對閱讀內容的表達能力和獨立分析能力。

前者是因為讀的少,後者是因為不會讀。

偶爾煞有介事要來寫篇有水平的書評影評,下一秒就會被自己貧瘠的表達所震撼,“好看”“太棒了吧”“好有趣”“哇導演/作者好厲害”。算了,打開評分網看熱門點評,邊看邊想“對這就是我想表達的”“別人怎麼都這麼會寫”。

久而久之,在失去表達能力的同時,也會失去獨立分析能力;分析的對像從書的本身,也轉為了別人輸出的邏輯體系。無法表達的最大原因,可能是構建的思維體系還不夠清晰,所有的知識沒有相互連接,只是作一片散亂。

不搜索評價,好像就無法獨立判斷一本書對自己的價值,潛意識裡是“那麼多點贊,那肯定說的是有道理的”。如果判斷標尺不是通過自己的邏輯判斷和思考後得出的,後面的方向就很容易走偏。

沒有轉化為邏輯思維能力,只吸收到資訊。也許這就是圖書管理員(毛澤東)能從書中總結治國之道,而我們卻連做個人行為邏輯的總結都夠嗆的原因。

一個不恰當的例子,比如前段時間好像在哪都能看到節選《烏合之眾》的文本。有人喜歡的原因是欣賞作者對群體特殊心理和思維的考察方式,或是讚同其邏輯結構。也有人是因為在公眾號看到了只言片語,收穫了讀完片段後,覺得自己對當下認知異常清醒而帶來的滿足感,和極具陌生化的字句帶來的衝擊感。如果忽略了這本書本身的意識形態屬性,和它所處的時代背景,只是將文本隔離於全書的整體,那我們會很難收穫更多。

3.

當然,我們是同時記得作者所說的話,也理解他話中的含義。但往往忘記,吸收資訊是要被啟發的前一個動作無論如何,重點在不要止於吸收資訊而已但我們絕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都停在了這一步。

引用一句話:

“這樣我們就可以粗略地為所謂的閱讀藝術下個定義:這是一個憑藉著頭腦運作,除了玩味讀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借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

閱讀一本書,應該像是你與作者之間的對話。不過有關這個主題,他知道的應該比你還多,否則你根本用不著去跟這本書打交道了。

但是了解是一種雙向溝通的過程,學生必須向自己提問題,也要向老師提問題。一旦他了解老師的說法後,還能夠跟老師爭辯。在書上做筆記,其實就是在表達你跟作者之間相異或相同的觀點。而這是你對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

4.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過,關於一本書,你一定要提出四個主要問題: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2)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4)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閱讀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建立自我思維邏輯體係時也必然伴隨著痛苦,可以用這段在家的時間,在閱讀上嘗試一些改變,而不是僅僅在找到一個昏暗燈光和舒服姿勢後,拿著書以便更好昏昏欲睡。

或許也有人會說這樣算是站在制高點頭頭是道,不過在讀書時,將思考權力握在自己手上總歸是沒有錯的。給大家提供一些做筆記的方法,“結構筆記”“概念筆記”“辯證筆記”,如果有興趣可以逐一去了解,在這裡僅作提供一種方向。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作者:袁心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