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開始,比特幣價格的上升動能引人注目,與去年底相較最高漲了70%。然而,一如以往,人們爭論著比特幣有沒有內含價值(Intrinsic Value)。這些爭論忽視了,重要的不是內含價值,而是有否內含價值都不妨礙比特幣成為交易媒介,並因此使一種獨立於既有主流意志的經濟社會體系,有機會發生。

這種機會的重要性並非虛擬貨幣投機者可以理解。他們向任何價格快速上漲的物品奔去,毫無理由地推高價格,然後風吹草動就趕緊出脫,引發價格崩盤。這種不同於主流意志的體系有機會發生,之所以在今天尤其重要,只要看全球各處對命運充滿無力感的年輕人,就可以理解。

對於比特幣的內含價值,有些人 - 比如Warren Buffett- 堅稱比特幣無法生產東西所以沒有內含價值;其他一些人則說以同樣邏輯黃金或法幣都沒有內含價值;還有一些人說光是比特幣的設計就值一個內含價值。

的確,在人類長遠的歷史中,內含價值決定了一項物件能否成為交易媒介。因為只有如此,人們才不需要信任就可互相交易,而這長期以來是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要素。

如果考慮人類的歷史進程中,如Sidney Homer與Richard Sylla於重要著作《利率史 (A History of Interest Rate)》基於考古歷史證據所述:借貸行為遠早於貨幣的出現,便不難想像交易媒介產生的源頭

人們在以物易物狀況下,有時當場沒有對方想要的物品,便記載欠方欠了多少,這種基本的借貸行為需要信用。爾後交易範圍擴大,無法建立信用仍想交易,則記載信條就變成某個絕對有人要的物件,被欠的一方拿到物件不需找欠方,而可以再找他人換取。這個充作記載信條的、有價值的物件,就是交易媒介。因此交易媒介的本質,也可以說是不需要信任的記帳方式。

歷史上人們使用種物件擔任交易媒介,包括貝殼牲畜。經過了長久的嘗試與淘汰,人們漸漸接受金或銀作為交易媒介,直到現代金與銀具備好幾種特性,使其適合擔任這個角色包括長久不衰敗、可分割性、尺寸與重量相對於人們日常生活交易之價合適、產出需要耗費高額成本並且存量有限因此供給總量變化不大、以及絕對有人想要的價

絕對有人想要的價,就是內含價基本定義。金雖然不常用來生產,本身也不會長出東西,但從有人類歷史以來,黃金引發許多人心中的深層慾望或情緒,說明它的內含價

中美洲阿茲提克帝國的國王,出現在子民前面,一定盛裝並戴滿黃金做的裝飾,而其祭拜的神像也都鑲滿黃金與寶石,這是利用子民見到黃金這樣的東西,內心對其產生恐懼、尊崇、與覺得自己渺小的深層心理,維持神權統治。而西方航海大發現的賭徒們,冒生命危險渡海到美洲,懷著的也是攫取大把黃金的夢。以致如現代,BBC曾報導的,印度一位土豪請人做了一件黃金襯衫,因為這樣「大家都會知道他是有錢人,讓他感覺很好」,卻使鄰居們眼紅,三年後遭遇不測也顯現不管生產方式或者思維習慣怎麼演變,人類對黃金深層慾望沒有改變

在所有人對黃金價值判斷差異不大的前提下,黃金因著大體上有限的供給量,而長時間維持一個穩定的內含價值,才會脫穎而出,為人們作為交易媒介。

後來交易媒介由黃金演變成法幣,過程就與全球政經變化息息相關了。事實上,當今法幣的源頭是民間銀行發行的紙鈔。紙鈔在人們心中,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有金或銀作十足準備,可以說由便利的需求出發,一種作為金或銀替身的物件。人們願意使用紙鈔做交易,是因為人們願意使用金或銀作交易,並且相信紙鈔發行商。

隨著紙鈔發行收歸國有,以及經過十九世紀諸國競爭與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複雜的政經發展,全世界不可能再維持黃金的準備率,終於使美國在1971年正式脫離金本位,而多數國家為維持穩定與發展,則以美元作準備。至此,法幣成為全球權力機構共同維持的交易媒介,成為當今制度的肌理。

以內含價值而言,法幣並非如黃金引發人類原始慾望,而是在強制力下,人們「決定」接受體系給予法幣的內含價值。有時,如果人們對強制力的判斷改變,也可以決定不接受某法幣的內含價值,或者自行決定另一個價值。

既然人們可以「決定」法幣的內含價值,自然也可以「決定」比特幣的內含價值。會有對法幣以外交易媒介的需求,是因為法幣、以及整個法幣依賴的體制,已為所有人帶來許多問題。

當今世界體制,是在16、17世紀開始西歐諸國為支應競爭發展出的體制基礎上,再經歷民主運動形塑現代政府的決策機制,並經過二十世紀劇烈政經變化,以致二次大戰後由美國主導秩序,經歷複雜的發展過程而成。

這體制在今天,可以簡單描述成,各國因美元本位而大程度地配合美國聯準會的政策,而美國聯準會優先考慮美國政經狀態制訂貨幣政策,而美國政經狀態又時常受政府政策影響;除了以軍事與市場優勢確保由美國主導世界秩序這個恆常不變的目標之外,其他重大政策往往是政客順應民意所為,短期吸引人但長期後患無窮。

這種政策最近的例子,就是小布希在2001年網路泡沫破滅之後進行的買房補貼措施。買房補貼再加上華爾街順勢而推之後,使許多人民感覺生活改善,並刺激美國經濟重新成長。但作為一種貨幣寬鬆政策,同時也造成房貸信用泡沫,並在破滅後催生2008年金融危機。此危機重複過去的解決方法,只是規模必須更大,聯邦準備將鉅額流動性打入經濟體,總資產由2008年9月的9,250億美金最高激增到4.5兆美金,爾後雖有下降,至今仍是4兆美金。

美國所有聯邦銀行由2002/12至今增加的資產。(FRED經濟數據,作者林意凡提供)
美國所有聯邦銀行由2002/12至今增加的資產。(FRED經濟數據,作者林意凡提供)

美國為拯救經濟對經濟體打入流動性的作法,或者直白地說就是印鈔票,不是一次兩次了。其潛在產生的購買力下降,與資產價格膨脹導致的財富重分配,在美國以外的國家發生得甚至更嚴重。而不合比例的保護美國某些人的冒險損失,在他們損失前已賺進大把鈔票時,也很難說是公義的。

當許多人將苗頭指向Fed時,不得不說Fed在每次風暴當時都沒有別的選擇。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時,Fed如果不及時將流動性放進市場,金融體系引發的連環效果會釀成多大災難,不可想像。問題的真正來源是美國政府的決策機制。雖然不能因此說民主制度造成問題,但對某些人而言,至少可以說是構成民主制度的「成員」造成。

這些「成員」以當今民族國家的結構綁在一起,以投票推動影響所有成員的決策。他們之中佔多數的人不懂當今過度複雜的政經體制,也不清楚某政策將帶來什麼效果,並往往被政客似是而非的言論左右,依情緒行事。另一方面,看得比較長遠的反而是少數。因為比較理性而無法訴諸情緒,聲音反而被壓抑了,他們不止無法扭轉眾人往危險的方向去,還一起承擔錯誤政策的痛苦後果。

如果有一天這些理性的少數人中,有人受夠了群眾甘願被利用而往自毀的方向去,決定不再跟這些人綁在一起,而要實行一個人尋求新的共同體的自由,他們會怎麼做?他們會換另一種方式建立命運共同體。

作者指出,美國為拯救經濟對經濟體打入流動性的作法,或者直白地說就是印鈔票,不是一次兩次了。其潛在產生的購買力下降,與資產價格膨脹導致的財富重分配,在美國以外的國家發生得甚至更嚴重。而不合比例的保護美國某些人的冒險損失,在他們損失前已賺進大把鈔票時,也很難說是公義的。比特幣給了想逃離現存共同體的人希望,追求更公義的制度。(Pixabay)

這種共同體也可以說是一種理念共同體。以不同於民族國家的結構與人連結,並且換另一種經濟模式,以及新模式需要的新型態交易媒介。互聯網的深化加強了這種渴望,而比特幣給了這些人可能。

比特幣作為一種與法幣運作架構不同、繞過既有主權而運作、全新的交易媒介,又沒有如黃金已幾乎被各主要央行持有,就有機會帶來不同於現有的經濟模式。

雖然比特幣能夠支應的新的經濟模式,長什麼樣子還不明確,但每個參與這場革命的人都有機會塑造。它決定於各種大環境因素,也決定於參與之人的意志與才能。

在新的經濟模式之上,會產生新的法律、政治結構,產生新的意識形態。於是,對既有的社會運作模式不滿的人、長才不為既有體系所用的人,便有新的機會,社會階層重新開始流動。

在過去長久時間裡,當人們還未如當代受權力強大的人為體系統治時,交易媒介是由人們自行選擇產生。如金勒伯格爾(Charles P. Kindleberger)於《西歐金融史》中特別強調,在歐洲歷史上,政府時常想推行某種物件作交易媒介,但總是由市場決定( “States may propose, but markets dispose.” )。比特幣的存在,給予人們選擇的機會,最終也將由人們塑造它的價值與意義。比特幣啟動地新型態的交易模式是否能往更崇高的方向去,需要參與之人清醒的頭腦與強大的自制力。

 

https://www.storm.mg/article/123386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