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Inflation)

目錄

[隱藏]


通貨膨脹的定義

  在經濟學上,通貨膨脹意指整體物價水平持續性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貶值購買力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前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幣值,而後者用於形容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通貨膨脹之反義為通貨緊縮。無通貨膨脹或極低度通貨膨脹稱之為穩定性物價

  在若幹場合中,通貨膨脹一詞意為提高貨幣供給,此舉有時會造成物價上漲。若幹(奧地利學派)學者依舊使用通貨膨脹一詞形容此種情況,而非物價上漲本身。因之,若幹觀察家將美國1920年代的情況稱之為“通貨膨脹”,即使當時的物價完全沒有上漲。以下所述,除非特別指明,否則“通貨膨脹”一詞意指一般性的物價上漲。

  通貨膨脹之反義可為“通貨再膨脹”,即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物價上漲,或緊縮的程度降低。也就是說,一般物價水平雖然下降,但幅度縮小。相關詞為“通貨膨脹率減緩”,即通貨膨脹上升速率減緩,但不足以造成通貨緊縮

  部分學者認為,中文“通貨膨脹”一詞字面上容易給人通貨本身價值增加的聯想,建議改稱“物價膨脹”,但並未廣獲使用。

 
 

通貨膨脹的分類

  (一)溫和的或爬行的通貨膨脹

  這是一種使通貨膨脹率基本保持在2%-3%,並且始終比較穩定的一種通貨膨脹。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如果每年的物價上漲率在2.5%以下,不能認為是發生了通貨膨脹。當物價上漲率達到2.5%時,叫做不知不覺的通貨膨脹。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搞一點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刺激經濟的增長。因為提高物價可以使廠商多得一點利潤,以刺激廠商投資的積極性。同時,溫和的通貨膨脹不會引起社會太大的動亂。溫和的通貨膨脹即將物價上漲控制在1%-2%、至多5%以內,則能象潤滑油一樣刺激經濟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潤滑油政策”。 

  (二)疾馳的或飛奔的通貨膨脹

  疾馳的或飛奔的通貨膨脹亦稱為奔騰的通貨膨脹、急劇的通貨膨脹。它是一種不穩定的、迅速惡化的、加速的通貨膨脹。在這種通貨膨脹發生時,通貨膨脹率較高(一般達到兩位數以上),所以在這種通貨膨脹發生時,人們對貨幣的信心產生動搖,經濟社會產生動蕩,所以這是一種較危險的通貨膨脹。

  (三)惡性的或脫韁的通貨膨脹

  惡性的或脫韁的通貨膨脹也稱為極度的通貨膨脹、超速的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一旦發生,通貨膨脹率非常高(一般達到三位數以上),而且完全失去控制,其結果是導致社會物價持續飛速上漲,貨幣大幅度貶值,人們對貨幣徹底失去信心。這時整個社會金融體系處於一片混亂之中,正常的社會經濟關係遭到破壞,最後容易導致社會崩潰,政府垮臺。這種通貨膨脹在經濟發展史上是很少見的,通常發生於戰爭或社會大動亂之後。目前公認的惡性通貨膨脹在世界範圍內只出現過3次。第一次發生在1923年的德國,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德國的物價在一個月內上漲了2500%,一個馬克的價值下降到僅及戰前價值的一萬億分之一。第二次發生在1946年的匈牙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匈牙利的一個便哥價值只相當於戰前的828×1027分之一。第三次發生在中國,從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偽法幣的發行量增加了1445億倍,同期物價指數上漲了36807億倍。

  (四)隱蔽的通貨膨脹

  隱蔽的通貨膨脹又稱為受抑制的(抑制型的)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是指社會經濟中存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或潛在的價格上升危機,但由於政府實施了嚴格的價格管制政策,使通貨膨脹並沒有真正發生。但是,一旦政府解除或放鬆價格管制措施,經濟社會就會發生通貨膨脹,所以這種通貨膨脹並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種隱蔽的通貨膨脹

  (五)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Demand-pull Inflation)

  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是指由於總需求的增長而引起的商品平均價格的普遍上漲的現象。

  (六)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 (Cost-push Inflation)

  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是指因商品和勞務的生產者主動提高價格而引起的商品平均價格的普遍上漲的現象。

  (七)結構性通貨膨脹

  結構性通貨膨脹是指物價上漲是在總需求並不過多的情況下,而對某些部門的產品需求過多,造成部分產品的價格上漲的現象。在通貨膨脹期間,需求、成本以及結構這三種因素同時起作用。

 

測量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之測量由觀察一經濟體中之大量的勞務所得或物品價格之改變而得,通常是基於由政府所收集的資料,而工會與商業雜誌也做過這樣的調查。物價與勞務所得兩者共同組成物價指數,為整組物品的平均物價水平之測量基準。通貨膨脹率為該項指數的上升幅度。物價水平量測整體物價,而通貨膨脹是指整體物價的上揚幅度

  對通貨膨脹沒有單獨性的確實量測法,因通貨膨脹值取決於物價指數中各特定物品之價格比重,以及受測經濟區域的範圍。通用的量測法包括:

  • 生活指數Cost of Living IndexCLI)為個人生活所需費用的理論增幅,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es)概估之。經濟學家對特定的CPI值應估計為高於或低於CLI值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因為CPI值公認具"偏向性"(bias)。CLI可用"購買力平價"(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來調整以反應區域性商品與世界物價的廣泛差距。
  •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測量由‘典型消費者’所購物品之價格。在許多工業國家中,該指數的年度性變化百分比為最通用的通貨膨脹曲線報告。該項測量值通常用於薪資報酬談判中,因為雇員希望薪資(名目)能相等或高於CPI。有時勞資合約中會包含按生活指數調整條款(cost of living escalators),表示名目薪資會隨CPI的升高自動調整,其調整之時機通常於通貨膨脹發生之後,幅度較實際通貨膨脹率為低。
  •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測量生產者收購物料的價格,與CPI於物價津貼、盈利、與稅負上有所不同,導致生產者之所得與消費者之付出產生差距。PPI反應於CPI升高而上升,具有典型的延遲。雖說其具多樣化的組合,一般相信這種延遲的特性使得根據今日的PPI通貨膨脹粗估(rough-and-ready)明日的CPI通貨膨脹成為可能;各種的論述與內容有極重要的不同。

  因為每一種測量法都基於他種測量法,並以固定模式結合在一起,經濟學家經常爭議在各測量法及通貨膨脹模式中是否有‘偏差’存在。例如,Boskin委員會於1995年找出美國勞工部統計局(BLS)所計算出的CPI具有偏差。在對其偏差進行定量分析後,他們認為當年度的通貨膨脹遭過分誇大。因‘快樂論’(hedonic )所帶來的科技創新增加與以平價品取代昂貴的商品,兩者都會降低CPI-U的升高率。另一個例子是在1980年代早期,無人居住的出租單位並不計入CPI-U與CPI-W的租金收入部分;在加計此部分後,通貨膨脹率實際上是極度的受低估,於是在1982年的CPI計算中加入了這項改變。

  現存的爭論為應否計入關於快樂論的調整部分,包含人們會在高物價的地區不可企及時搬遷到較便宜的地區。也有人認為指數中的購屋部分極度低估了日常生活費用對房價的衝擊,亦極度低估了醫療費用在退休者的日常費用中的重要性。

 

通貨膨脹的相關理論

  1.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理論

  這是從總需求的角度來分析通貨膨脹的原因,認為通貨膨脹的原因在於總需求過度增長,總供給不足,即“太多的貨幣追逐較少的貨物”,或者是“因為物品與勞務的需求超過按現行的價格可得到的供給,所以一般物價水平便上漲。”總之,就是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所引起的通貨膨脹。

  對於引起總需求過大的原因又有兩種解釋:一是凱恩斯主義的解釋,強調實際因素對總需求的影響;二是貨幣主義的解釋,強調貨幣因素對總需求的影響。與此相應,也就有兩種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理論。

  1)凱恩斯主義的解釋

  認為,當經濟中實現了充分就業時,表明資源已經得到了充分利用。這時,如果總需求仍然增加,就會由於過度總需求的存在而引起通貨膨脹。可以用膨脹性缺口這一概念來說明這種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

  膨脹性缺口是指實際總需求大於充分就業總需求時,實際總需求與充分就業總需求之間的差額。

  凱恩斯強調了通貨膨脹與失業不會並存,通貨膨脹是在充分就業實現後產生的。

  當總需求增加後,總供給的增加並不能迅速滿足總需求的這種增加,產生短缺,價格上升。但由於經濟中沒有充分就業,價格的上升刺激了總供給,國民收入也增加了。

  2)貨幣主義的解釋

  認為,實際因素即使對總需求有影響也是不重要的,由此所引起的通貨膨脹也不可能持久的。引起總需求過度的根本原因是貨幣的過量發行。

  2.供給推動的通貨膨脹理論

  這是從總供給的角度來分析通貨膨脹的原因。供給就是生產,根據生產函數,生產取決於成本。因此,從總供給的角度看,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在於成本的增加。成本增加意味著只有在高於從前的價格水平時,才能達到與以前一樣的產量水平,即總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使國民收入減少,價格水平上升,這種價格上升就是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並不相同,因此,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又可以根據其成因分為以下幾種:

  1)工資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經濟學家認為,工資是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工資的提高會使生產成本增加,從而價格水平上升。在勞動市場存在工會的賣方壟斷的情況下,工會利用其壟斷地位要求提高工資,雇主迫於壓力提高了工資之後,就把提高的工資加入成本,提高產品的價格,從而引起通貨膨脹。

  工資的增加往往是從個別部門開始的,但由於各部門之間工資的攀比行為,個別部門工資的增加往往會導致整個社會工資水平上升,從而引起普遍的通貨膨脹。而且,這種通貨膨脹一旦開始,還會形成“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這樣工資與物價不斷互相推動,形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2)利潤推動的通貨膨脹

  又稱價格推動的通貨膨脹,指市場上具有壟斷地位的廠商為了增加利潤而提高價格所引起的通貨膨脹。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具有壟斷地位的廠商控制了產品的銷售價格,從而就可以提高價格以增加利潤。通貨膨脹是由於利潤的推動而產生的。尤其是工資增加時,壟斷廠商以工資的增加為藉口,更大幅度地提高物價,使物價的上升幅度大於工資的上升幅度,其差額就是利潤的增加。這種利潤增加使物價上升,形成通貨膨脹。

  3)進口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這是指在開放經濟中,由於進口的原材料價格上升而引起的通貨膨脹。在這種情況下,一國的通貨膨脹通過國際貿易渠道而影響到其他國家。這種通貨膨脹時,物價的上升會導致生產減少,從而引起蕭條。

  與這種通貨膨脹相對應的是出口性通貨膨脹,即由於出口迅速增加,以致出口生產部門成本增加,國內產品供給不足,引起通貨膨脹。

  3.供求混合推動的通貨膨脹

  這種理論把總需求與總供給結合起來分析通貨膨脹的原因。經濟學家認為,通貨膨脹的根源不是單一的總需求或總供給,而是這兩者共同的作用的結果。

  如果通貨膨脹是由需求拉動開始的,即過度需求的存在引起物價上升,這種物價上升會使工資增加,從而供給成本的增加又引起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是由成本推動開始的,即成本增加引起物價上升,這時如果沒有總需求的相應增加,工資上升最終會使減少生產,增加失業,從而使成本推動引起的通貨膨脹停止。只有在成本推動的同時,又有總需求的增加,這種通貨膨脹才能持續下去。

  4.結構性通貨膨脹

  結構性通貨膨脹是指由於一國經濟結構發生變化而引起的通貨膨脹。在整體經濟中不同的部門有不同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率,但卻有相同的貨幣工資增長率。因此,當勞動生產率增長率較高的部門貨幣工資增長時,就給勞動生產率增長率較低的部門形成了一種增加工資成本的壓力,因為儘管這些部門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較低,但各部門的貨幣工資增長率卻是一致的,在成本加成的定價規則下,這一現象必然使整個經濟產生一種由工資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這一理論實際上仍是對前兩種理論的修改與綜合。

  發生結構性通貨膨脹的情況具體來說,有以下三種情況:

  1. 一個國家中一些經濟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比另一些經濟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得快;
  2. 一個國家中,與世界市場聯繫緊密的開放經濟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比與世界市場沒有直接聯繫的封閉經濟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得快;
  3. 一個國家中各部門的產品供求關係不同,也會造成通貨膨脹的發生。

  結構性通貨膨脹論的主要論點是:

  1. 服務性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率慢於工業部門。
  2. 兩大部門的名義工資增長率將趨向一致,而貨幣工資增長率則首先取決於勞動生產率增長較快的部門,即服務性部門的貨幣工資增長率要向工業部門的“看齊”。
  3. 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下,大多數產品的價格是實行“成本加成定價”制(即在上漲的工資成本之上相應地加上固定的利潤來確定價格水平),因而隨著兩大部門的貨幣工資的一致增長,物價水平就相應地成比例上漲。
  4. 就服務性部門的產品來說,需求的價格彈性較小,而收入彈性較高,因而由於工資成本的上升,也勢必產生物價的普遍上漲。
  5. 價格和貨幣工資都具有難往下降落這樣一種剛性。  
  5.預期與慣性的通貨膨脹理論

  這兩種通貨膨脹理論的重點不是分析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而是分析為什麼通貨膨脹一理形成以後就會持續下去。

  1)預期通貨膨脹理論

  預期通貨膨脹理論認為,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通貨膨脹,即使最初引起的通貨膨脹的原因消除了,它也會由於人們的預期而持續,甚至加劇。

  預期對人們的經濟行為有重要的影響,而預期往往又是根據過去的經驗形成的。在產生了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人們要根據過去的通貨膨脹率來預期未來的通貨膨脹率,並把這種預期作為指導未來經濟行為的依據。

  2)慣性通貨膨脹理論

  慣性通貨膨脹理論也是要解釋通貨膨脹持續的原因,但它所強調的不是預期,而是通貨膨脹本身的慣性。

  根據這種理論,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了通貨膨脹,即使最初遙原因消失了,通貨膨脹也會由於其本身的慣性而持續下去。這是因為,工人與企業所關心的是相對工資相對價格水平。在他們決定自己的工資與價格時,他們要參照其他人的工資與價格水平。這樣通貨膨脹就會由於這種慣性而持續下去,因為誰也不會首先降低自己的工資與物價水平。只有在經濟嚴重衰退時,才會由於工資與物價的被迫下降而使通貨膨脹中止。

  預期通貨膨脹理論與慣性通貨膨脹理論很相近的。前者由貨幣主義者提出,強調現在對未來的影響;後者由凱恩斯主義者提出,強調了過去對現在的影響。這兩種理論從不同角度解釋了通貨膨脹持續的原因。

 

通貨膨脹在經濟學上的角色

  穩定的小幅度通貨膨脹一般會被認為對經濟有益。其中一個原因是某些價格難以重新談判降價,特別是對薪資與合約而言更是如此。所以物價若緩步上漲,則相關的價格便較易於調整。有多種物價會‘抗拒降價’,而傾向於不斷上漲。所以試圖達到零通貨膨脹(物價維持平準)的做法會導致其他行業的價格、盈利、與雇員數降低。所以,若幹公司的執行部門視溫和的通貨膨脹為‘潤滑商業巨輪’。追求完完全全的價格穩定會帶來極具毀滅性的通貨緊縮(物價持續降低),將導致破產經濟衰退(甚至經濟蕭條)。

  金融體系視通貨膨脹之‘潛在風險’為高於儲蓄累積財富的基本投資誘因。換句話說,通貨膨脹就是市場對金錢的時間價值之措辭。也就是說,因為今天的一元較明年的一元更具價值,所以未來的資本價值在經濟學上有所扣減。此種觀點視通貨膨脹為對未來資本價值的不確定性。

  對低階層者而言,通貨膨脹通常會提高由經濟活動之前的貼現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通貨膨脹通常導因於政府提高貨幣供給政策。政府對通貨膨脹的所能進行的影響是對停滯的資金課稅。通貨膨脹升高時,政府提高對停滯的資金的稅負以刺激消費與借支,於提高了資金的流動速度,又增強了通貨膨脹,形成惡性迴圈。在極端的情形下會形成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

  • 重新分配
    • 從效果上將收入從固定收入者(收入來源於養老金之類)手中重新分配至非固定收入者(收入來源於薪水或投資回報),因為薪水或投資回報會隨通貨膨脹而上漲。
    • 同樣的,固定金額的放款者,其資產可能會重新分配給貸方(若放款方對通貨膨脹預期不足從而利率偏低)。例如,政府通常是貸方,通貨膨脹使政府實際負債降低,從而會將資金重新分配回政府手中。這種情況有時被視為通貨膨脹稅
  • 鞋底成本:因為現金價值在通貨膨脹時會萎縮,在通貨膨脹時期人們因此會傾向持有較少的現金。這種行為會導致成本增高,比如去銀行的次數增加。(鞋底成本一詞是句玩笑話,意指因走到銀行而磨損鞋底所產生的成本。)
  • 菜單成本商號須更勤於改變產品價格,這導致成本增加。一個例子是餐廳由於改印菜單所增加的成本。
  • 惡性通貨膨脹:若通貨膨脹升高的程度失去控制,會幹擾到正常的經濟活動,損害供給能力。

  在一經濟體中,會有若幹部門編入通貨膨脹指數,而若幹部門沒有,通貨膨脹行為會自未編入的部門向編入的部門重新分配。在影響幅度小時,這屬於一種政策性的選擇,不對儲蓄而對變現優先權與手頭資金課稅。若影響超出一定幅度時,則其效應歪曲,成為個人‘對通貨膨脹的投資’,也就是鼓勵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

  因為以上打擊通貨膨脹的理由都高於打擊其預期行為與打擊持有大量資金所需的小幅影響,大部分的中央銀行顧及物價穩定性,都以可見但極低的通貨膨脹為目標

 

  痛苦指數於1970年代發表,代表令人不快的經濟狀況,等於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總合。其公式為:痛苦指數 = 通貨膨脹百分比 + 失業率百分比,表示一般大眾對相同升幅的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感受到相同程度的不愉快。現代經濟學家不同意以完全負面的‘痛苦’一詞來形容上述通貨膨脹機轉的負面衝擊。實際上,經濟學家中有許多認為公眾對溫和通貨膨脹的成見是來自其相互影響:群眾只記得在高通貨膨脹時期相關的經濟困難狀況。以現代經濟學家的觀點來說,溫和的通貨膨脹是較不重要的經濟問題,可由對抗滯脹[stagflation](可能由貨幣主義[monetarist]所刺激)來作部分中止。

  • 所有對通貨膨脹的調查都顯示出新古典經濟學派學者與一般大眾對溫和通貨膨脹所造成的損害有岐見:公眾仍然認為其損害劇烈,而財政型經濟學者視其損害為微不足道,許多學者甚至說一點傷害也沒有。

  因通貨膨脹具重分配之性質,反對承受通貨膨脹重負的意見落居下風。因為資本利得稅為名目數額,所以通貨膨脹被主張為與“富人稅”一樣重要,而低度通貨膨脹的社會會傾向於財富凝結

 

通貨膨脹的起因

  不同學派對通貨膨脹的起因有不同的學說。

 

貨幣主義的解釋

  對於通貨膨脹最廣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論是:通貨膨脹導因於貨幣供給率高於經濟規模增長。此說主張以比較GDP平減指數與貨幣供給增長來作測量,並由中央銀行設定利率來維持貨幣數量。此觀點不同於下述之奧地利學派者在於其著重於貨幣之數量而非實質。在貨幣主義架構下,貨幣的聚集是重點所在。

  貨幣數量理論,簡單的說,就是經濟體所耗貨幣總量取決於現存貨幣總量。下列公式創自此說:

P=\frac{D_C}{S_C}

  P 為一般消費品物價水平,DC 為消費品總需求量,而SC 為消費品總供給量。公式背後的觀念是:在消費品總供應量對消費品總需求量相對下降,或消費品總需求量對消費品總供應量相對上升時,一般消費品物價會隨之提高。基於總開銷主要基於現存貨幣總量的觀點,經濟學者們以貨幣總量計算消費品總需求量。於是乎,他們斷定總開銷與消費品總需求量隨著貨幣總量提高。於是相信貨幣數量理論的學者們同樣也相信物價上漲的唯一原因就是經濟成長(表示消費品總需求量正提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貨幣政策提高現存貨幣總量。

  以此觀點來說,通貨膨脹的最根本原因是貨幣供給量多於需求量,於是‘通貨膨脹是一定會到處發生的貨幣現象’,弗里德曼如是說。意指通貨膨脹的控制有賴於貨幣上與財政上的限制。政府不可令借支過於容易,其自身亦不可超額貸款。此觀點著重於中央政府預算赤字利率,以及經濟生產力,也就是由生產成本(總供應)所推動的通貨膨脹( Cost - Pull Inflation )。

 

新凱恩斯主義(Neo-Keynesian)的解釋

  新凱恩斯主義,通貨膨脹有三種主要的形式,為Robert J. Gordon所說的"三角模型"[1]之一部分:

  • 成本推動通貨膨脹 - 今稱‘供給震蕩型通貨膨脹’(supply shock inflation),發生於油價突然提高時。

  這三型的通貨膨脹可隨時合併解釋現行的通貨膨脹率。然而,大多時前兩種型態的通貨膨脹(及其實際的通貨膨脹率)會影響固有型通貨膨脹的大小:持續性的高(或低)通貨膨脹帶動提高(或降低)固有型通貨膨脹。

  三角模型中有兩項基本元素:沿著菲利普斯曲線移動,如低失業率刺激升高通貨膨脹;以及轉移其曲線,如通貨膨脹升高或降低對失業率的影響。

 

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或稱需求面)通貨膨脹說

  需求帶動理論主要集中於貨幣供給:通貨膨脹可由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與經濟供應力(其潛在輸出)相關。這點在政府(可能於對外戰爭或內戰期間)印行超額的貨幣引起金融危機時特別鮮明,有時會導致惡性通貨膨脹使得物價飛漲(或達每月上漲一倍的程度)。

  貨幣供給在程度溫和的通貨膨脹中也扮演主要角色,但其重要性有爭議。貨幣主義經濟學家相信其具強力連結;相反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者強調總體需求在其中的角色,而貨幣供給僅只是總體需求的決定性因素。

  凱恩斯主義解釋法的基本觀念為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間的關係,稱之為菲利普斯曲線模型。此模型在物價穩定度與失業率之間權衡(trade off);故為將失業率降至最低,可允許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菲利普斯曲線模型極佳的描述出美國在1960年代的經歷,但不足以詮釋其於1970年代所遭遇到的通貨膨脹升高與經濟停滯結合。現今菲利普斯曲線用以關聯薪資總額增長與一般性通貨膨脹的關係而非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

 

菲利普斯曲線之位移

  因為供給震蕩與通貨膨脹已成為經濟活動的固定因素,當代整體經濟使用‘位移’過的菲利普斯曲線(以及物價穩定度與失業率之間的取捨平衡)來描述通貨膨脹。供給震蕩意指1970年代的油價震蕩,而固有型的通貨膨脹意指物價/薪資迴圈與通貨膨脹預期,表示在正常經濟情況下容忍通貨膨脹。因此,菲利普斯曲線僅代表三角模式中的需求拉動通脹

  另一個凱恩斯主義的觀點為潛在產出(有時稱為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是達到最高生產力的狀況下經濟體之GDP水平-為習慣性且固有的限制。此種輸出標準對應於NAIRU固有失業率自然失業率或全職性的失業率。在如此架構下,固有型通貨膨脹率為內因性地取決於經濟體內的勞動量:

  • GDP超出其潛在水平(且失業率低於NAIRU)時。該理論指出,在其他條件相等時,通貨膨脹隨著供應者提高價格而加劇,且固有型通貨膨脹會更惡化。進一步將導致菲利普斯曲線朝著高通脹與高失業擺向滯脹。這種"加速型通貨膨脹"曾見於1960年代的美國,當時越戰的開銷(由小額加稅扺消)在數年間將失業率壓低在百分之四以下。
  • GDP低於其潛在水平(且失業率高於NAIRU),而其他條件相等時,通貨膨脹隨著供應者企圖降價,讓市場消化超額數量,並低估固有型通貨膨脹而減低;即阻止通貨膨脹。將導致菲利普斯曲線朝著低通脹與低失業擺向期望的方向。阻止通貨膨脹曾見於1980年代的美國,當時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的抗通脹措施帶來數年的高失業率,其中兩年曾高達百分之十。
  • GDP相等於其潛在水平(且失業率也等於NAIRU)時,只要沒有供給震蕩,通貨膨脹率即不變。長期說來,大多數的新凱恩斯總體經濟學者視菲利普斯曲線垂直。也就是說,若通貨膨脹率高到可以壓過失業率的情況下,失業率為其前提,且等相於NAIRU。

  然而,以該理論作為政策制訂的標的存在缺陷。潛在產出(以及NAIRU)的數量通常為未知,且會隨時間改變。另外,通貨膨脹率的發生並不對稱,上升的速度較下降為快;更糟的是還趨向隨政策而變。例如說,在撒切爾首相主政時期,失業者發覺自己處於結構性失業,也就是無法在不列顛經濟體內找到適纔適所的就業機會,當時英國的高失業率可能提高了NAIRU(且潛力降低)。在一經濟體避免跨越高通貨膨脹的門坎時,結構性失業率的提高暗示著只有小量的人力可在NAIRU中找到就業機會。

  若假定NAIRU與潛在產出兩者皆具獨特性且迅速達成,則絕大多數的非凱恩斯主義]的通貨膨脹理論可理解為包含於新凱恩斯主義的觀點中。當"供給面"固定時,通貨膨脹取決於總體需求(aggregate demand)。固定供給面也暗示著公私機構的開銷定然相互衝突。故政府的赤字開支會對私營機構產生排擠效果,而對就業水平並無影響。也就是說,資金供給與金融政策為唯一可影響通貨膨脹者。

 

供給面學說

  供給面經濟學說假定通貨膨脹一定由資金供給過剩與資金需求不足所引起。對這兩個因素而言,資金數量純粹只是標的物。於是,歐洲於中世紀的黑死病流行期間所發生的通貨膨脹,可視為因資金需求降低所引起;而1970年代的通貨膨脹可歸因於美國脫離佈雷頓森林體系所訂定的金本位後所產生的資金供給過剩。供給學派假定,資金供給與需求同時提高時,不會導致通貨膨脹。

  供給面經濟學說所闡述的一個要素,稱美國1980年代由低稅負所引領的經濟擴張為結束高通貨膨脹的手段。其論點在經濟擴張提高對基本資金的需求,且此種作法抵銷通貨膨脹的影響。經濟擴張可視為經常性的帶來對資金的高需求,且其他條件等同於提高資金數量。在國際貨幣市場中,此種政策無可置辯。供給面經濟學說主張,經濟擴張不僅提高國內對資金的評價,也會提高國際上的評價。

 

反通貨膨脹

  國家中央銀行,如美聯儲,可經由設定利率及其他貨幣政策來有力地影響通貨膨脹率。高利率(及資金需求成長遲緩)為央行反通脹的典型手法,以降低就業及生產來抑制物價上漲

  然而,不同國家的央行對控制通貨膨脹有不同的觀點。例如說,有些央行密切註意對稱性通貨膨脹目標,而有些僅在通貨膨脹率過高時加以控制。歐洲中央銀行因在面對高失業率時採行後者而受指責。

  貨幣主義者著重經由金融政策以降低資金供給來提高利率凱恩斯主義者則著重於經由增稅或降低政府開支等財政手段來普遍性的降低需求。其對金融政策的解釋部分來自羅伯特·索羅對日用品價格上漲所作的研究成果。供給學派所主張的抵抗通貨膨脹方法為:固定貨幣與黃金等固定參考物的兌換率,或降低浮動貨幣結構中的邊際稅率以鼓勵形成資本。所有這些政策可透過公開市場操作達成。

  另一種方法為直接控制薪資與物價(參見工資議價,incomes policies)。美國在1970年代早期,尼克森主政下,曾試驗過這種方法。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是,這些政策與刺激需求面同時實施。故供給面的限制(控制手段、潛在產出)與需求增長產生衝突。經濟學家一般視物價控製為不良作法,因其助長短缺、降低生產品質,從而扭曲經濟運行。然而,若能避免因經濟嚴重衰退導致成本升高,或在抵抗戰時通貨膨脹的情形下,這樣的代價或許值得。

  實際上,物價控制可能因抵抗通貨膨脹而使經濟衰退更具影響力(因降低需求而提高失業率),而經濟衰退可在需求高漲時防止物價因控制產生歪曲。

 

通貨膨脹對經濟生活的影響

  在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必將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影響。如果社會的通貨膨脹率是穩定的,人們可以完全預期,那麼通貨膨脹率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很小。因為在這種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之下,各種名義變數(如名義工資、名義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據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整,從而使實際變數(如實際工資、實際利息率等)不變。這時通貨膨脹對社會經濟生活的的唯一影響,是人們將減少他們所持有的現金量。但是,在通貨膨脹率不能完全預期的情況下,通貨膨脹將會影響社會收入分配及經濟活動。因為這時人們無法準確地根據通貨膨脹率來調整各種名義變數,以及他們應採取的經濟行為

(一)在債務人債權人之間,通貨膨脹將有利於債務人而不利於債權人

  在通常情況下,借貸的債務契約都是根據簽約時的通貨膨脹率來確定名義利息率,所以當發生了未預期的通貨膨脹之後,債務契約無法更改,從而就使實際利息率下降,債務人受益,而債權人受損。其結果是對貸款,特別是長期貸款帶來不利的影響,使債權人不願意發放貸款。貸款的減少會影響投資,最後使投資減少。

(二)在雇主與工人之間,通貨膨脹將有利於雇主而不利於工人

  這是因為,在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之下,工資增長率不能迅速地根據通貨膨脹率來調整,從而即使在名義工資不變或略有增長的情況下,使實際工資下降。實際工資下降會使利潤增加。利潤的增加有利於刺激投資,這正是一些經濟學家主張以溫和的通貨膨脹來刺激經濟發展的理由。

(三)在政府與公眾之間,通貨膨脹將有利於政府而不利於公眾

  由於在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之下,名義工資總會有所增加(儘管並不一定能保持原有的實際工資水平),隨著名義工資的提高,達到納稅起徵點的人增加了,有許多人進入了更高的納稅等級,這樣就使得政府的稅收增加。但公眾納稅數額增加,實際收入卻減少了。政府由這種通貨膨脹中所得到的稅收稱為“通貨膨脹稅”。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實際上是政府對公眾的掠奪。這種通貨膨脹稅的存在,既不利於儲蓄的增加,也影響了私人與企業投資的積極性。

 

通貨膨脹效應分析

  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較多且很複雜,影響的範圍也很廣。通貨膨脹的後果與效應波及整個巨集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活動,為此,經濟學家存在不同的觀點。

 

一、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

  (一)促進論

  這種觀點認為通貨膨脹可以促進經濟的增長。這是以弗蘭克斯、西爾斯、巴伊爾和泰勒等人為代表的結構主義者的看法。他們認為,在資本主義經濟長期處於有效需求不足、生產要素尚未充分有效地使用、勞動者沒有充分就業的情況下,實際經濟增長率低於潛在的經濟增長率。因此政府可以選擇通貨膨脹政策,實行財政赤字預算,擴大貨幣發行,增加政府的投資性支出,以擴大總需求,勞動總供給增加,從而刺激經濟增長。這樣,由於投資乘數(即增加投資可以引起幾倍於投資量的國民收入增長)的作用,在通貨膨脹的同時,實際產量也增加了。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促進論”認為,通貨膨脹促進經濟增長的效應更是明顯,他們認為:

  ①發展中國家的政府稅收來源有限,但是可以把從中央銀行借款作為財政融資的一種主要途徑(財政向中央銀行借款,會增加流通中的貨幣供給),只要政府將這種借款用於增加實際投資,同時採取措施保證私人部門的投資不會相應減少,那麼這種通貨膨脹性融資就會由於增加了實際投資而促進經濟增長;

  ②在貨幣經濟中,一般情況下,通貨膨脹是一種有利於社會高收入階層的收入再分配,高收入階層的邊際儲蓄傾向較高,因此通貨膨脹通過提高社會儲蓄率而促進經濟增長;

  ③通貨膨脹出現後,公眾預期的調整有一個過成,公眾對通貨膨脹的預期調整較慢,工資上漲率會低於物價上漲率,工資低了,利潤就會相應提高,因此通貨膨脹又可以提高私人部門投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二)促退論

  這種意見認為,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負相關,不僅不會促進經濟增長,而且還會損害經濟的發展。認為通貨膨脹必然會阻礙經濟增長和導致低效率,這是因為:①較長時期的通貨膨脹會增加生產性投資的風險經營成本,使生產性投資下降;②它會造成對資金的過度需求,迫使金融機構加強信貸配額,降低金融體系的效率;③它會打亂正常的資金分配流向,使資金流向非生產部門,不利於經濟的長期增長;④在社會公眾對通貨膨脹產生預期之後,政府可能會加強全國的價格管制,從而使經濟運行更加缺乏競爭性和活力。

  (三)中性論

  這種觀點認為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最終會綜合它對經濟的各種效應,由於公眾預期,在一段時間內,他們會對物價上漲做出合理的行為調整,因此,通貨膨脹的各種效應的作用就會相互抵消。因此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既無正效應,也無負效應,它是“中性”的。

  ◾強制儲蓄效應

  大家值得註意的是,這裡所說的儲蓄,是指用於投資的貨幣積累。歸納起來,這種積累的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家庭;二是企業;三是政府。上述三個部門的儲蓄有其各自的形成規律:家庭部門的儲蓄由收入減去消費支出構成;企業的儲蓄由用於擴張生產的利潤和折舊基金構成;政府的儲蓄從來源上說比較特殊,可以有兩種形式:如果政府用增加稅收的辦法來籌資搞生產性投資,那麼,這部分儲蓄是從其他兩部分儲蓄中擠兌出來的,從而全社會儲蓄的總量並不增加;如果政府向中央銀行借款,從而直接或間接的增發貨幣,這就會增加全社會的儲蓄總量,結果將是物價上漲。在公眾名義收入不變的前提條件下,按原來的模式和數量進行消費和儲蓄,兩者的實際額均減少,其減少的部分大體相當於政府運用通貨膨脹強制儲蓄的部分。

  上面的分析是基於這樣的假定,即經濟已經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因此,用擴張貨幣的政策來強制儲蓄會引起物價總水平的上漲。在實際經濟運行中,可能尚未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實際GNP大大低於潛在的GNP,生產要素大量閑置,這時,政府如果擴張有效需求,雖然也是一種強制儲蓄,但是並不會引發持續的物價上漲。

  中國能否利用通貨膨脹的強制儲蓄效應,對於這個問題,大都做出否定性的回答。理由是:中國是一個資源供給相對短缺和總需求經常過大的國家,如果亂用需求刺激政策,只能產生物價上漲和其他各種消極的經濟效應。不過,當出現了象1990年持續市場疲軟和經濟回升乏力和1997年年中開始的市場需求拉動力不足等經濟現象時,強制儲蓄的手段是否可以利用,則還是應該值得探討的問題。

 

三、通貨膨脹與收入再分配

  假設以國家開支(投資、購買支出增加或轉移支付增加)渠道而使貨幣供應總量增加,由此而引起的收入增加效應是明顯的,對於企業家和家庭來說,就是名義貨幣收入的增加;從整個社會來看,就是總名義貨幣收入增加。

  在通貨膨脹時期,人們的名義貨幣收入與實際貨幣收入之間會產生差距,只有剔除物價的影響,才能看出人們實際收入的變化。由於社會各階層人們收入的來源是不同的,因此,在物價總水平上漲時,有些人的收入水平會下降,有些人的收入水平反而會提高,這種由物價上漲造成的社會再分配,就是通貨膨脹的收入分配效應

  一般來說,依靠固定薪金維持生活的職員,由於薪金的調整總是慢於物價的上升,因此時主要的受害群體;工人和雇員也是受害者,其受害的程度跟他們所在的行業和企業在通貨膨脹中的利潤變動有關,處在產品價格大幅上升的企業工人或雇員,名義工資可能增加的較快,通貨膨脹的損失得到的補償也就快些,受害的程度也就小一些。作為雇主,一般都會讓工資上漲的幅度小於物價上漲的幅度,以謀求最大的盈利,因此雇主,尤其是從事商業活動的雇主會是通貨膨脹的受益者。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經營壟斷性商品、從事囤積居奇的專門的投機商和不發經營者。在債權、債務關係中,那些以一定的利率借得貨幣的債務人,由於通貨膨脹降低了實際利率等因素,使得他們的債務減輕,因而是受益者,而那些以獲得一定的利息為報酬獲得債權的人,則是受損者。

  ◾資產結構調整效應

  一個家庭的資產由兩部分構成:實物資產和金融資產。

  在通貨膨脹的條件下,實物資產的貨幣值大體上是隨著通貨膨脹率的變動而相應升降的。(可以高一點、低一點)金融資產則比較複雜,例如,股票,它的行市是可變的,一般在通貨膨脹下,會呈上升的趨勢,但是由於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股票決不是通脹中穩妥的保值資產的形式,儘管有些股票在通貨膨脹之中令其持有者獲得大大超出保值收益;一般情況下,表明貨幣債權債務的各種金融資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有確定的貨幣金額,這樣的名義貨幣金額並不會隨著通貨膨脹發生與否而變化。顯然,物價上漲,實際的貨幣額就會減少;物價下跌,實際的貨幣額就會增多。在這一領域中,防止通貨膨脹損失的辦法通常是提高利息率或採用浮動利率。但是,在嚴重的通貨膨脹條件下,這樣的措施往往難於彌補損失。所以,一般來說,通貨膨脹有利於債務人資產的增加,而易於導致債權人資產的減少。

 

四、社會就業效應

  經濟學家菲利普斯通過對英國近100年的統計資料的分析,發現在失業率與貨幣工資上漲率之間存在一種比較穩定的此增彼減的替代關係,這種替代關係可以用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表示,即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線。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和索洛發表論文,用物價水平的上漲率代替貨幣工資上升率,對該曲線進行修正,並將該曲線應用於對經濟政策的分析,從而使其盛行。

  修正後的菲利普斯曲線表示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存在互為消長的關係。當失業率較低時,通貨膨脹率就較高;反之當通貨膨脹率較低時,失業率就較高。它的政策含義在於:通貨膨脹和失業現象會使政府陷入兩難境地,無法同時解決兩個問題,社會公眾也不能做這種不切實際的期望。政府當局可以利用這種關係,在制定經濟政策時,選擇並確定社會可接受或可忍受的最大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並將其作為臨界點,當失業率在臨界點以下,通貨膨脹率超出臨界點時,則提高失業率,以換取通貨膨脹率的降低;當通貨膨脹率在臨界點以下,失業率超出臨界點時,則提高通貨膨脹率,以此為代價換取失業率的降低,如此進行“相機抉擇”,使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都被控制在人們可以接受的限度內。20世紀60年代,許多國家運用菲利普斯曲線原理進行政策制定,取得了顯著效果。但是70年代以後,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通貨膨脹與高失業率同時出現,二者不再交替,經濟“滯漲”,政策也無所適從了。

  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和費爾普斯分別發表論文,對菲利普斯曲線提出修正,提出了適應性預期理論。該理論認為,在現代經濟中存在著自然失業率,其不受通貨膨脹率影響,同時存在著通貨膨脹預期,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的交替關係,只有在短期內當公眾尚未意識到通貨膨脹的時候才會成立,一旦形成預期,則通貨膨脹率會隨時調整。因此,從長期看,並不存在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替代關係,失業率將不受通貨膨脹率影口向而必然趨向於自然失業率,並且只有在失業率處於自然失業率水平時,通貨膨脹率才能穩定下來。他們認為菲利普斯曲線只有在短期內才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而在長期中,是一條與縱軸平行的直線,無論通貨膨脹的程度如何,失業率總是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上。該理論具有非常鮮明並很重要的政策含義,即政府只能在短期內,才能用較高的通貨膨脹率換取較低的失業率,並使實際失業率降低到自然失業率以下;但從長期看,擴張性的經濟政策只能使通貨膨脹加速,而不能使失業率長久的保持在低於自然失業率水平上。

https://wiki.mbalib.com/zh-tw/%E9%80%9A%E8%B4%A7%E8%86%A8%E8%83%80

======

一分鐘看懂通貨膨脹率:其實沒你想的可怕
2014.07.17

其實對 通貨膨脹 這個詞沒太多感覺
通膨雖然重要,但通常被拿來當成金融業的行銷看板,
賣你定存、保險、基金,甚至買股票之前,都會先搬出通膨…恐嚇一下?

實際上除了股票以外,有許多金融產品不見得能抗通膨,
尤其還有一些是低報酬率,甚至遠比通膨危險的金融商品,
也都會拿通膨當成行銷的口號?

總歸一句,如果你認識通貨膨脹,其實它沒那麼可怕。

最近衛生紙上漲30%,有些人就開始說「通膨怪獸要來了」之類
其實這種說法很怪:通膨本來就一直都在。

以下市場先生和你說明通貨膨脹的原因和來龍去脈:

1.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什麼?
2. 通貨膨脹怎麼發生的?
3. 通貨膨脹對誰有影響?
4. 如何觀察通膨數字?
5. 通貨膨脹有什麼好處與壞處?
6. 政府如何控制通膨?

 

簡單的說明一下通膨:

Q1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什麼?

通貨膨脹指的是一般物價的持續上漲,簡單來說就是你的金錢購買力一年一年縮水了

如果通貨膨脹率是3%,也就是你的貨幣的購買力每年縮水3%,
3%到底是很多還是很少?可以打個比方:
如果一個漢堡現在是100元,通貨膨脹率3%,
過了24年後,你的100元就只能買到半個漢堡( 快速計算可以用72法則 )

24年很久對吧,在台灣平均的通膨率也大約是3%,
但理論上薪資成長會抵消通貨膨脹 (注意是理論上)
例如薪資水準每年也成長3%,那就完全抵銷掉通貨膨脹的影響。

實際台灣的通貨膨脹,每年大多是落在1~2%之間

但為什麼上面說平均是3%呢?

因為地球上每幾十年就會發生一次戰亂或石油危機等大型災難,
這時候一年的通貨膨脹很可能是20%~50%,
長期來看這些極端值會拉高整體平均通膨。

通貨膨脹圖

Q2 通貨膨脹怎麼發生的?

人們的購買力變低,
有可能是鈔票印太多,造成貨幣的價值降低 (傳統通膨的定義),
也可能是所有生活必需品相對變得昂貴 (又稱物價上漲)。

貨幣的價值降低,有許多種可能,
比較普遍的原因是政府在印鈔票
利用公共支出,投入公共建設或還債等用途,讓錢流入民間市場,
當貨幣的總量變多,它的價值也就緩慢降低。

也有可能是因為戰爭或災難,造成該國政治不穩定,
由於這時代的錢不是黃金,而是金屬幣或紙幣,不具有真正價值,
因此金錢的價值需要政府提供法律上的保證。
當政府政權不穩或國家岌岌可危,法律自然也無法保障金錢的價值。
這時的通膨,
有可能會以50%甚至1000%的速度貶低貨幣的購買力,
稱為惡性通膨,在一些極度動盪的國家很容易發生,

比方辛巴威就曾經因為政治動盪,發行過1000億元面額的紙鈔,
1000億元的辛巴威幣卻只能買進半條麵包

這種惡性通膨看似離台灣很遙遠? 其實70年前台灣也曾發生過
當時是亂印鈔票導致惡性通膨、法幣大幅貶值,
政府發行金圓券取代法幣,800萬法幣當時只值1美金。

Q3 通貨膨脹對誰有影響?

受到通貨膨脹負面影響最大的,是持有著一堆現金或存款的人

例如說存一堆錢,打算等退休慢慢花,
到時這筆錢的購買力,就會隨時間慢慢的縮水。

無法抗通膨的資產包括:
定存、債券、儲蓄險、國民年金或勞保年金、外匯、手上的現鈔

這些資產,你可以統稱為”貨幣型資產

裡面比較有疑問的應該是債券,原因很簡單:
例如一張債券承諾未來每月給你1萬元利息,
這1萬元並不會因為通膨增加而變多,因此購買力也隨時間縮水,
儲蓄險或定存這類固定利率給付的商品除非有特殊的機制,不然也一樣無法抗通膨。

而最不受影響的,則是持有有價資產的人

因為價值變低的只有金錢,相對物品資產的價值並沒有變低,
無論是房屋、股票、股票型基金、黃金白銀、資產,
在通貨膨脹之下都能持續保持它的價值。

這裡要注意:並不是所有能保值的資產,就代表你該持有它!

如果是報酬率太低的商品,或是無法持續增值的商品,
就算不受通膨影響,它也不見得會改善你的財務。

資產的報酬率會受通貨膨脹影響,但不代表你該為了抗通膨而接受低報酬率。

 

以上簡單來說,
1. 現金和存款越多,受通貨膨脹傷害越大
2. 非現金類實體資產比例越高,影響就越小。
3. 通貨膨脹對越有錢的人影響越大

如果你只有10萬元存款,3%的通貨膨脹相當於每年損失3000元。
但如果你有 1億存款,3%的通貨膨脹相當於每年損失300萬元,
22K要不吃不喝 11年才能存到300萬,
所以如果你沒錢,先想想怎麼賺錢會比擔心通膨還實在。

Q4 如何觀察通膨數字?

通貨膨脹會反應在商品的價格上漲

因此通常會觀察  消費者物價指數  躉售物價指數 
可以參考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資料

當物價指數提高3%,也就代表貨幣的購買力相對過去同期減少3%。

每種商品受通膨影響的幅度不大一樣,
15年前我念高中時,
科學麵一包只要5元,現在一包要10元,等於每年通膨幅度大約是4.7%

至於通膨會不會反映在薪水上?

經濟學課本是跟你說會,
因為企業經營的利潤,理論上是抗通膨,所以發給員工的薪水應該也不受通膨影響。

但實際上呢,
如果你打開20年前的報紙,台灣薪水根本沒有漲,反而下跌阿。

Q5 通貨膨脹有什麼好處與壞處?

貨幣是經濟的潤滑劑

通貨膨脹代表市場中貨幣的供給增加,也就是潤滑劑增加,
如果是緩緩增長,可以有促進資源流動的效果。

在發明貨幣以前人們只能以物易物,難以保存價值,
透過貨幣容易保存、容易切割的特性,可以作為讓經濟順利發展的潤滑劑。
所以一般認為,些微的通膨是好事,
如果這時代我們還要以物易物,那經濟肯定先倒退500年。

如果通膨過度劇烈,人們手中的貨幣價值就會萎縮的很快

因此大家就不會想持有本國貨幣,反而去持有實體資產或其他國家貨幣。
貨幣沒人要用,價值就貶低得更快,這就是惡性通膨的由來,
會對人們的生活影響很大,因此政府通常會刻意去控制通膨避免陷入惡性通膨或通縮。

Q6 政府如何控制通膨?

對人民來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衛生紙、水電瓦斯、油價,
這些民生必需品如果 太昂貴會讓人很痛苦。
為了民眾的小確幸,控制通貨膨脹不要太高就自然變成政府的責任。
(與其說是責任,不如說控制好物價,政府才不會被暴動推翻)

對於政府出手干預經濟,通常有兩派說法,
一派主張政府應該干預經濟,
擴大支出提高需求,用需求去帶動供給,稱為凱因斯學派

另一派主張政府不要干預經濟,
長期來說供給和需求會慢慢平衡,稱為古典經濟學派

以政府干預來說,「降低利率」和「增加政府支出」,被認為是刺激經濟的方法,
政府控制通膨通膨的方法有二:

1. 減少公共部門的支出
這樣流通到民間的貨幣供應就會變少,
貨幣的供給數量少,價值自然就降低的慢甚至上升。
如果通貨膨脹比率是負值小於0,例如 -3%,則稱為通貨緊縮

反之若增加公部門支出,貨幣變多會讓金錢價值降低,通膨就會提高。

2. 提高利率
利率提高,代表借錢和存錢的利息都會上升,
存錢利息上升,因此人們把流通在外的貨幣存入銀行,流通的貨幣就會變少。
借錢利息上升,大家更不想借錢因為利息變貴,在外流通的貨幣也會變少。
透過這個方法就可以比較整體的抑制流通在外的貨幣數量。

反之,若降低利率,則會加大通膨。

但我覺得政府干預不見得有用,它只是政治正確下變成主流的政策。

結語:理解通貨膨脹對投資理財很重要,但通膨對你人生影響不大

先談談通膨對投資理財的重要性,從上面我們可以學到的是:

1. 拉長時間來看,每年通膨約3%,代表購買力大概每24年貶值一半
2. 通膨在很長的時間下會影響我們的資產
3. 錢越多、受到的影響越大
4. 資產分成可抗通膨的,和無法抗通膨的
5. 報酬受通膨影響,但不代表你要為了抗通膨而接受低報酬
6. 理論上薪水會隨通膨上漲,但在台灣實際上薪水沒漲

為什麼通膨對你的人生影響不大?
理由很簡單:因為它一定會發生,擔心也沒用

就像你一定會變老,不只你會,別人也會,現代人會,古代人也會。
而通膨就和變老一樣,它一定會發生,
你只要準備好,根本不需要因此害怕它

簡單用數字證明不需要害怕通貨膨脹

如果跟你說:

「24年後你薪水會變成現在的2倍。」

你一定會說:「才2倍!太少了吧?」

同樣的:

「24年後 物價 會變成現在的2倍。」

24年也是漲2倍,不怎麼多不是嗎?

市場先生認為許多人反應劇烈的原因,除了媒體渲染以外,
因為人類天生就有趨避損失的特質,|
比起獲利減少,我們更討厭虧損增加,
所以每次物價上漲人們自然都會反應劇烈,這樣而已~

 

 

 

======================

中國的通貨膨脹

貨幣發行量應當等於市場價值總量除以流通次數。假如一個國家只有三個人,A種水稻,B種小麥,C養豬。 A花兩塊錢買了B的面,B把從A賺來的兩塊錢去買了C的豬肉,C又把從B賺來的兩塊錢去買了A的米,所以市場總價是6塊錢,但是流通了三次,所以實際上只需要印2塊錢,多印就會引發通貨膨脹。

整個社會也是這樣子,一個國家,有造自行車的,有造汽車的,有種水稻的,有搞銷售的,有生產麵粉的,有伐木的,有開礦的,有造導彈的,有搞金融的,還有辦教育的。算出這些東西一共有多少價值,然後算下會流通多少次,就是貨幣發行量啦……簡單理解的話就是這樣。

所以這個過程中,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可能會發生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個中性詞,並不存在好壞,通脹可能會導致經濟發展也有可能導致經濟下滑。需要糾正一下的是,通貨膨脹就是物價上漲,並不是因為貨幣需求小於貨幣供給(參照下面第六條,第六條中並不存在貨幣供給過大現象,但仍然是通貨膨脹),所以好像很多人有誤區,其實通貨膨脹的意思特別簡單,就是物價上漲。很多人把通貨膨脹想的很複雜,什麼貨幣超發什麼需求供給,其實都不是

通貨膨脹=物價持續上漲。相應的,通貨緊縮=物價持續下跌

從前有一個國家,商品和貨幣大概持平,物價比較穩定。

1. 實物減少型通貨膨脹:某一天,另一個國家來侵略這個國家了,毀壞了這個國家的農田、工業設施,導致這個國家的生產產出減少,原本社會上的那麼多東西卻造不出來了。

例子是1945年的中華民國。

這叫實物減少型通貨膨脹,總產出減低,導致貨幣供給多於需求,引發通貨膨脹。

這種情況下,供給曲線向下移動,供給減少,GDP減少。

2. 貨幣惡意超髮型通貨膨脹:後來這個國家發生了內戰,政府為了打仗,為了購買物資,錢不夠,印錢購買軍需,給軍隊發軍餉,大量印鈔,導致貨幣存量遠遠超過貨幣需求,引發通貨膨脹。

例子是1948年的中華民國

這叫貨幣惡意超髮型通貨膨脹,一般情況下,這種通脹都是惡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且無法控制,直到經濟崩潰),總需求瞬間暴增,導致物價飛漲,並且會導致商品流通不暢,最終導致經濟崩潰。

3. 計劃經濟的原因:後來這國家改朝換代了。社會開始穩定,不過有段時間,這個國家取消了商品交易,不存在市場,所以也就沒有了通貨膨脹。雖然沒有市場,但是還有貨幣。這個時候商品都是國家定價,國家卻計算不出實際上需要多少錢,買東西都需要指標或者糧票布票。

完全廢除商品交易的計劃經濟中,不存在自由市場,自然也是不存在通貨膨脹的。

4. 追趕型通貨膨脹:這個國家後來發現沒市場還是不行,於是恢復了商品交易,恢復了市場,但是之前因為長時間不存在自由市場,但是存在貨幣,於是市場一放開,流通增加。發現實際上多了好多錢,卻沒有那麼多商品,於是原本由政府定的物價,因為自由市場供需關係和貨幣流通增加開始瘋漲。

例子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

這叫追趕型通貨膨脹(Catch-Up Inflation,我也不清楚怎麼翻譯,還請告知。),由於原本不自由的經濟體制迅速市場化,增加流通導致的通貨膨脹。

5. 後來這個國家漸漸步入正軌,在逐漸市場化中,市場開始暢通,貨幣流動開始增加,因為流通次數開始增加,於是貨幣總量就不需要那麼多了,但是市場上的貨幣無法短時間內收回,因此引發了通貨膨脹。

例子是市場化過程中的中國。

這仍然叫追趕型通貨膨脹,由於市場化,市場開始暢通,貨幣流動增加,導致貨幣需求變少。

6. 需求型通貨膨脹:這個國家高速發展,商品大量產出,但需求增加太快,即使物價上升,需求也不會減少,導致了社會總體物價持續上升。而緊隨著政府需要印鈔適應物價。隨物價上漲會引發通貨膨脹。

例子就是高速發展中的中國。

這叫需求型(Demand-Pull)通貨膨脹,由於賣方市場,物價上升。這種情況下,需求曲線會向上移動,如果需求曲線不垂直的話,那麼會導致經濟增長。這是中國一直通貨膨脹的一個根本原因。

這個例子也可以說明,

通貨膨脹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貨幣供給大於貨幣需求」,這個例子就不存在貨幣供給大於貨幣需求。

通貨膨脹完全等同於物價上漲。

下面的例子7,13,14,15同樣也沒有貨幣供給大於貨幣需求的現像出現,純粹是物價上漲,但他們同樣也是通貨膨脹。

貨幣供給大於需求能引發通貨膨脹,是通貨膨脹的充分條件,但是通貨膨脹未必由貨幣供需引起,其他因素也會引起通脹。

7. 外匯型通貨膨脹:後來這個國家的貨幣突然對外大幅度貶值,導致進口別國商品價格增加,也引發了國內商品成本增加物價飛漲,政府不得不隨著物價印製貨幣。

例子是中國80年代中後期。

這叫外匯型通貨膨脹,由於匯率變動導致國際貿易成本變動引發的物價上漲。

8. 這個國家經濟很好,所以很多外國人帶著錢來投資,於是用外匯換了很多人民幣,導致大量外國資本流入本國,增加了貨幣供給,最終帶動物價上漲。

例子就是中國熱錢。

這也是外匯型通貨膨脹,由於國外資本流入導致的本國物價上漲。

9. 出口型通貨膨脹:後來這個國家開始對外開放,於是漸漸有了國際貿易,這個國家主要靠出口,於是原本一部分用於國內消費的商品開始賣往國外,於是國內商品減少,導致國內貨幣總需求減少,引發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並且由於東西賣往國外,賺取的國外貨幣在國內無法消費,必須跟央行換成本國國幣,政府必鬚根據收入的外國錢來印出相應的本國錢,所以導致國內貨幣超發。

例子是自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

這叫做出口型通貨膨脹,由於商品出口,導致國內商品減少。並且由於外匯結匯,導致貨幣超發,一來一回,會導致貨幣超發很多,這是我國常年高通脹的一個主要原因。

10 .後來這個國家互聯網開始普及,市場變的更加流通,貨幣流動更加頻繁,於是貨幣需求減少,引發通貨膨脹。

毫無疑問這個也屬於追趕型通貨膨脹。

11. 財政型通貨膨脹:後來發生了08年金融危機,政府為了保持高增長,這個國家進行了4萬億刺激經濟政策,大量發行國債,中央財政赤字支出,導致貨幣超發。

例子是08年的經濟刺激政策。

這叫財政型通貨膨脹,由於政府擴大支出,大量發國債,導致貨幣供給增加。

這個國家由於體制特殊性,官員考核唯GDP論,所以地方政府為了促進地方GDP發展,同樣也是不顧地方財政實力,大量發行地方債,赤字支出,也造成了貨幣超量供給,引發通貨膨脹。

例子是我國各地債務。

這也是財政型通貨膨脹,地方政府擴大支出,大量發行地方債,導致貨幣供給增加。

12. 信用型通貨膨脹:後來,這個國家房地產非常繁榮,房價一路瘋漲,這個國家的人又熱衷於買房,但是大家收入有限,所以大家紛紛借貸。

政府為了推動房地產發展,也推出了借貸措施,例如低首付,首套房之類的貸款政策,促進了居民大量貸款。導致貨幣供給大大增加,推動了社會物價上升。

例子嗎,08年之後的中國。

這叫信用型通貨膨脹,一般稱作信用膨脹。是由於金融機構過量授信(放貸)導致的貨幣供給增加,導致物價上升。如果信用膨脹太厲害,很容易引發次貸危機。

13.成本型通貨膨脹: 由於某種異常原因,導致供給成本迅速增加,例如生產原料價格突然上升,導致國內商品價格上升,從而物價上漲。中國的土地財政,土地價格越來越高,導致房價越來越貴,最終帶動整個社會物價上漲。

例子也是08年之後中國。

外國的例子就是1973年石油危機。

這叫成本型通貨膨脹,由於資源成本價格上升導致的物價上漲。

大概我國有的就這麼多。還有一些我國沒有的,單獨說吧。

14.結構型通貨膨脹: 由於基礎產業生產率很低,生產成本過高,導致產業鏈上游的產業隨著低端產業成本增加,成本也增加,例如食品、衣服等,成本增加,會導致上游產業工資上升,最終整個社會物價上升,導致通貨膨脹。

例子的話,很多非洲落後國家都屬於這一類,由於低端產業輕工業等成本過高(非洲雖然窮,但是基礎日用品價格奇高),導致物價上漲。

這叫結構型通貨膨脹,由於產業發展不均衡引發的通貨膨脹,非洲落後國家的高通脹基本都是源於這個理由。

15. 進口型通貨膨脹:本國最終消費品過度依賴別國生產,由於別國通貨膨脹,進口成本上升(和匯率型通貨膨脹有區別,是別國物價上升),導致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最終本國物價上漲。

這個例子的話,好像目前想不到,有能想到的朋友還請指教。

這個叫進口型通貨膨脹,別國通貨膨脹,而本國依賴進口,導致本國通貨膨脹。

一個正常軌道上的國家,由於經濟發展,市場繁榮,銀行正常放貸,適當外匯收入,政府合理赤字等原因,一年2%的通脹屬於合理,高速發展中的國家可以高一點,但是超過10%就有問題了。

如果通脹過高或者過低甚至負通脹(通縮),就要找找原因了。過高的通脹和過低的通脹對於經濟都是不好的。大概能想到的就這麼多。

 如果按照總類分類的話。
分為
需求型通貨膨脹:上面說的,追趕型通貨膨脹。
供給型通貨膨脹: 上面說的,實物減少型通貨膨脹、出口型通貨膨脹、結構型通貨膨脹、進口型通貨膨脹。
貨幣型通貨膨脹: 上面說的,貨幣惡意超發、外匯型通貨膨脹、信用型通貨膨脹、財政型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可能引起經濟下行也有可能經濟上行。

經濟上升比如出口型通貨膨脹

經濟下滑,比如實物減少型,又比如「滯脹」,雖然供給曲線上升了,但是是由於成本推動的物價上升,所以實質GDP會下降,所以辨別供給曲線向上移動是否帶動經濟上升,需要看實質GDP ,也就是以物價上升是否比名義GDP增加快作為判斷(GDP deflator或者PCEPI)。

同一種通貨膨脹也有可能有兩種結果,例如中國的追趕型通貨膨脹對經濟是有好處的,而蘇聯解體後的追趕型通貨膨脹造成了嚴重後果,通脹一旦影響到市場正常流通,基本就無法控制,會越來越厲害,最終結果是經濟崩潰。

貨幣型通脹,一般為了適當刺激經濟或者保持穩定的通脹為目的的貨幣超發,是有利於經濟的,否則會引發惡性通貨膨脹,嚴重毀滅經濟(比如民國末年或者津巴布韋)。

貨幣增加,有的是通過銀行投放,有的是通過政府投放,總之最終都會流入市場流通中。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866863/answer/11823174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