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巴菲特沒老,他的股東大會透露出10個最重要的投資信息
原創光遠看經濟2021-05-03 08:48:49

今天是我們“五一財經觀察”的第三篇。聊聊我對今年巴菲特股東大會的感觸。

北京時間5月2日凌晨,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大會召開,巴菲特和他的老搭檔芒格,兩位都超過90高齡的“90”後再次一起出席會議,對2020年進行了總結,並對2021年進行了展望。

縱觀全場近4個小時的直播,我的總體感覺和以往對巴菲特的評價一樣,就是當別人把他當股神的時候,他從來都不迴避自己的錯誤,把自己還原成一個普通的人。巴克希爾哈撒韋的業績去年也不好,連續沒有跑贏標普500,無論是賣掉蘋果,還是賣掉航空股,起碼從賬面來看,可能是個錯誤。等等。

這一點,和國內很多自己把自己封成“神”的大神確實不同。巴菲特承認去年的疫情他看不懂,並且再次表示,他不靠預測宏觀經濟賺錢(就是不靠預測賺錢)。等等。


專欄
馬光遠:不一樣的經濟和投資課
作者:光遠看經濟

還原今年的巴菲特股東大會,我認為有10個最有價值的信息值得我們思考:

1、巴菲特連續兩年跑輸了標普500,2020年伯克希爾每股市值增幅2.4%,而標普500指數的增幅為18.4%;2019年,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全年回報率為11.0%,標普500指數為31.5%,跑輸20.5個百分點。

2、巴菲特去年拋售了其持有的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美國航空、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和聯合航空的大量股份;目前仍不會買回航空股;但這四家航空公司在去年巴菲特賣掉之後上漲超過了80%;

3、截至2021年3月31日,前4大持倉股票為蘋果1109億美元;美國銀行400億美元;美國運通214億美元;可口可樂211億美元,4家合計佔整體股票持倉的69%,即蘋果1家佔比約40%。

4、巴菲特認為投資不僅僅是選擇一個好的賽道,選擇偉大的公司比僅僅選擇一個有前途的行業要重要得多。這似乎完全和國內那些分析師操盤手對著幹,去年一年,投資者被灌輸最多的概念就是賽道。在巴菲特看來,還是選一個好的公司靠譜,不要去預測什麼財富賽道。 20世紀初,有幾千家公司投資汽車產業,最後在美國祇剩下了三家汽車公司。(要很長期的投資)

5、巴菲特列舉了全球最大的20家公司,有3家是中國企業,他認為未來30年會有更多中國企業出現其中。

6、巴菲特認為通脹已經非常嚴重了

7、巴菲特拒絕討論比特幣,芒格則表示憎恨比特幣的成功;

8、芒格認為,任何人都在能危機中賺錢的想法太瘋狂。這符合他一貫謹慎的做法。芒格曾說,我寧願風暴結束後抱著現金沖出去,也不願意在風暴中死去

9、巴菲特承認2020年賣出蘋果公司的股票可能是個錯誤。

10、巴菲特強烈看空債券市場,認為債券投資面臨“暗淡的未來”,呼籲投資者逃離。

最後提及一下,在我的《不一樣的經濟和投資趨勢課》中,我們多次提及巴菲特,提及他的投資思想。他最偉大的投資思想是賺錢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只需要正確的知識結構一般人,只要願意學習正確的投資知識,都是可以賺錢的。什麼叫正確的投資知識,就是我們的課程一直提倡的,不裝神弄鬼的投資知識。比如承認自己不是神,承認自己經常犯錯,承認自己很多東西預測不了在某一年某兩年,他可能輸給了市場和大盤,他可能會被市場嘲笑,但幾十年堅持“平凡”,堅持選擇好公司而不是去預測什麼下一個財富賽道,他的業績如神一般高山仰止。

巴菲特和他的老搭檔芒格都承認對現狀無法理解,認為我們活在“未知”中。有人說,看公司業績和去年的很多操作,巴菲特真的老了。不,巴菲特依舊是巴菲特,只是我們每個人的靈魂依然出竅,依然不懂得投資不易,不懂得長期主義,依然在做著不勞而獲的財富大夢而已。

https://www.toutiao.com/a6957852279957668359/

 

馬光遠 (當代經濟學者)

馬光遠,1972年出生於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獨立經濟學家,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經濟學博士,產業經濟學博士後。
現任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評論員。學術旨趣主要在宏觀經濟、民間投資、房地產和產業安全等領域。正籌辦國家經濟安全與戰略研究院。兼任北京市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金融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西城區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是英國《金融時報》、《經濟觀察報》、《中國經營報》、《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等媒體的專欄作家和特約評論員。主要著作有:《大國經濟》、《Guide to the Acquisition of Companies Listed in China》(英文專著)、《房價的邏輯》、《中國經濟創造力研究報告》等。 2009年榮獲《南方人物周刊》“時代驕子青年領袖”稱號。

=====================

巴菲特惱羞成怒離去的背影 丁學文 2021年5月13

如果Nasdaq在2000年3月的暴跌標誌的是互聯網泡沫破裂的一個必然。那隨後的價值投資趁勢而起則是時代轉換的另個必然不過,近年來很多人感受到了類似互聯網泡沫的捲土重來我們看見從中國到美國,企業的估值因為貨幣寬鬆的推波助瀾而高聳入雲,騰訊、阿里巴巴的估值高聳入雲;Apple、Alphabet,Facebook、Microsoft和Amazon更是佔據了美國股市市值的兩成以上。相對的,價值型股票反而一蹶不振。

曾經的巴菲特一年一度盛會「Berkshire Hathaway年度股東大會」已盛況不再,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率先開嗆,他們認為Berkshire已經「不適應ESG對業績越來越重要的世界」。 BlackRock的立場除了凸顯資產管理者與企業之間的日益緊張關係,更與巴菲特在粉絲中受到的狂熱崇拜形成了鮮明對比,機構投資人對Berkshire董事會不夠透明的質疑我不意外,但最讓我訝異的是連《經濟學人》都在最新一期的雜誌內容用了標題「Time's up時間到了」以及「Honky Tonk Warren聲名狼藉的巴菲特」直接喊話巴菲特應該下台,投資世界​​真是現實,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毫不留情。

價值投資曾是雄霸金融市場多年的投資聖經,價值投資之父Benjamin Graham認為每間公司都有潛在的內在價值,但公司的股價卻常和內在價值有很大的差異,股價可能比真實價值更好或更差。依據這個理論,Graham認為投資價格低於內在價值的穩健公司,將能夠以較低的風險帶來不錯的報酬率。 Graham的投資方法和他所在年代的華爾街投機策略格格不入,最後成功發揚光大的其實是巴菲特不過巴菲特神話隨著疫情肆虐的催化,迎來了另個價值與股價背道而馳的新年代,這不但逼得老先生的績效節節敗退,還讓其在股東會上的表現盡顯狼狽。當我看見90歲的巴菲特和97歲的Munger在被人砲轟之後惱羞成怒離去的背影,除了心中一股惆悵,還讓我對投資世界改朝換代的殘酷看得更清楚。

簡單說,巴菲特的特點就是聚焦,只盯住自己懂的少數個股,看好了就長期持有。而對於如今的熱門行業,巴菲特的建議是,不要只盯著產業,還是要看企業的表現我感覺他只說對了一半,只看產業固然不對,但不看新產業只盯著那幾家傳統的公司,必定感受不到產業前緣的波濤洶湧作為投資大師,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資是美國的保險、能源、零售等伴隨著美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型企業,但他也犯了歷史上很多人一再犯過的錯誤,那就是錯用過去的成功經驗看待早已不同的現代投資。

兩年前投資Tesla的回報是10倍,若投資的是Ford,股價就只漲了1/10。所以,只看公司,甚至只看傳統類型公司就能取得超額回報的日子不會再有了而要看懂科技企業,核心根本不是財報,而是懂產業、懂技術、懂企業間的競合關係。另外,過往企業在成功之前需要跨越量產和損益平衡的生死關,需要先期巨大的資金投入。而資本市場往往只喜歡錦上添花,在企業成功後才會接納他們,但現在早已截然不同,太多的資金追逐著過少的迷人標的。而巴菲特只把SPAC看做一個賭博,無法讓摔得鼻青臉腫的價值投資者信服。

江山代有才人出,相信年輕人、相信時代大不同是企業前進的唯一方法。巴菲特在今年股東大會說了一句:「糟糕的領導者是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我想告訴巴菲特:「待得過久的優秀領導者也好不到哪裡去」。作為一個手不釋卷的歷史愛好者,巴菲特肯定聽過美國鐵路大亨James J. Hill最有名的一句:「一家公司只有不再單靠個人英雄主義時,才可能創造永恆持續的價值。」(作者為創投合夥人)

https://tw.news.yahoo.com/%E5%B7%B4%E8%8F%B2%E7%89%B9%E6%83%B1%E7%BE%9E%E6%88%90%E6 %80%92%E9%9B%A2%E5%8E%BB%E7%9A%84%E8%83%8C%E5%BD%B1-201000947.html

....................

什麼是ESG?為何外資非它不可?

新冠肺炎延燒全球,百業受到巨擊,致使全球企業主無不殫精竭慮找尋備援機制。

但,過去所有企業運營,莫不著眼於 EPS(每股稅後盈餘),而現在,其實老闆們更該念茲在茲應是另三個字母——ESG。

因為,一場擴及全球、左右未來競爭態勢的企業淘汰賽,已悄然登場,門票正是ESG。企業沒有ESG,恐怕連登上擂台,與同業競爭的資格都沒有。

ESG已是全球企業的顯學,所有執行長必須搶修的企管學分,但什麼是ESG?

ESG指的是Environment、Social and Governance,也就是環境永續、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未來的企業,必得抓緊這三大營運標竿,才能得到股東、品牌商與消費者等利害關係人認可,進而讓股東投入資金、客戶願意下單,在市場上游刃有餘。

https://event.gvm.com.tw/202004_ESG/

................................................

幫你讀懂全世界 經濟學人談SPAC現象
2021年5月7日 週五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天要為各位導讀的是《經濟學人》的序論,當中提到了金融市場的SPAC現象。什麼是SPAC呢?簡單來說,就是成立一家空殼公司,讓這間空殼公司透過IPO募集資金,有資金後,就來收購有前景但還沒上市的私人公司。被收購的私人公司,等於立刻上市,如果股價一直漲,那麼SPAC會迅速累積獲利。不過《經濟學人》就說了,投資人對於這個熱潮,千萬要謹慎。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現在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呢,是最新一期,《經濟學人》的序論第四篇,有關SPAC的失去理智,這篇文章標題下得很直白,事實上大家仔細去看,全世界的金融市場,現在大家最信奉的一個信條就是,不要懷疑買就對了,事實上這樣的一個詭異的狀態,從今年1月就開始,我們看過GAMESTOP,我們看過比特幣,我們看過所謂的迷因股票,什麼叫迷因股票,就是網民特別喜歡的股票,叫迷因股票,這些特殊的現象,都因為資金潮過多,漲得非常地兇。

《經濟學人》提醒我們,現在這個詭異的現象,開始出現一個更新的東西,叫SPAC,什麼叫SPAC呢,我們在節目中提過,它是把傳統的IPO顛倒過來,讓你很快的擁有IPO的批文然後去入手一家公司,這樣的一個現象呢,讓今年的1月到4月,整個美國的SPAC,成交了將近1千億美元的市值,這是非常大的一個情況。

可是《經濟學人》提醒我們,隨著SPAC的泡沫越來越大,監管機構已經開始注意,提出了很多新的政策去限制SPAC的發展,所以呢我們也看到,《經濟學人》做了一個研究,針對50家已經SPAC的IPO公司,發現一半以上都在虧損,而這50家公司本來喊的,到今年4月,它會創造150億美元的營收,到現在只履行了10億美元。

那非常感謝的是,基金經理人開始提高謹慎,政府也開始注意這個情況,我們相信SPAC,是資金潮帶來的一個現象,可是呢大家也要注意,也有可能,它現在差不多到了一個底部,我們要提高警覺,才不會讓自己成為,滅頂的一個投資者,那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有關SPAC的分享,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

瀋陽首富:60歲退休老師再創業,靠賣麵包賺了301億
蔣東文2021-04-16 18:22:38
真正厲害的人,從來都不會為了年齡而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因為他們擁有著隨時東山再起的毅力。

在中國商界中,不乏很多高齡創業、大器晚成的企業家,比如柳傳志40歲擺地攤,宗慶後42歲蹬三輪創業,任正非43歲負債創辦華為,陶華碧49歲創立老乾媽…

與這些企業家相比,有個人出道更晚,他60歲從三尺講台上退休後,開始創業賣麵包。 20年後,曾經的老師變成了“東北麵包大王”, 財富也隨之滾滾而來;

沈阳首富:60岁退休老师再创业,靠卖面包赚了301亿

80歲的他帶領企業登陸A股市場,市值一度高達400億元,他也成為A股年齡最大的董事長,並創造了“桃李滿天下”的奇蹟!

他就是桃李麵包創始人、被譽為“麵包大王”的吳志剛。

2020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按居住地排行,吳志剛家族的財富達301億元,穩坐瀋陽首富寶座。

前半生平平無奇的吳志剛,為何能在退休後,創立一家市值最高達400多億的企業呢?

相信許多人工作一輩子,退休後,他們都會選擇養老,安靜度過晚年,然而有這麼一個人,他在退休之前,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努力的的工作。

然而退休後,他卻選擇了重新開啟自己的人生,選擇創業並且發家,他就是吳志剛,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說起他創立的品牌,一定很多人知道,那就是桃李麵包。

沈阳首富:60岁退休老师再创业,靠卖面包赚了301亿

桃李麵包創始人名叫吳志剛,1935年出生於遼寧丹東,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苦難的吳志剛對未來保持高昂的鬥志和美好的憧憬。

後來,吳志剛拿到了專科學歷,畢業後就繼續在這座邊陲小城生活,當過丹東市電信局電報員,做過老師,從丹東市絲綢一廠子弟學校,到丹東市絲綢工業學校,在三尺講台上教書育人;

說起來,吳志剛工作後的生活也算順風順水,60歲以前的人生都是在丹東度過的。

然而,他自己可能也沒能想到,人生的波瀾壯闊居然是在退休之後。因為他創立桃李就是在他60歲退休的那一年。

上世紀80年代,當不少國人吃上第一口麵包時,其實東北人已經啃了整整一百年。

麵包大規模傳入中國始於清末,彼時的東北受到俄日的影響,在麵包產業上很早就獨樹一幟。

19世紀後期,秋林大列巴開始風靡,成為幾代哈爾濱人的共同記憶,並被追溯為中國本地麵包的鼻祖。

如果說中國麵包業一定要誕生一個本土豪強,那麼,東北無疑是最有力的競爭者。

誰能想到,60歲的退休老師吳志剛,在花甲之年,不甘寂寞,在東北邊陲遼寧省丹東市創立了作坊——“桃李”,這家以生產麵包為生的小工廠,到最後居然會發展成為一個400億市值的麵包帝國。

1995年,60歲的吳志剛正式從教師崗位退休。按理說,辛苦了大半輩子,這把年紀是該過上含飴弄孫的養老生活了;

奈何,改革春風吹滿地,老頭兒退休想努力。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吳志剛被改革開放的熱潮所打動,動了創業的心思。

沈阳首富:60岁退休老师再创业,靠卖面包赚了301亿

麵包在我國剛剛興起,偶然的機會,吳志剛看到街邊的麵包店眾多,然而產品質量卻參差不齊,嗅到了一絲絲商機。於是,吳志剛拉著兒子湊資50萬,在東北邊陲之地丹東創立了桃李麵包。

可能是教書的緣故,吳志剛給麵包​​廠起名為“桃李”, 這既是對其前半生教師生涯的寫照,又是其後半生奮鬥的新起點,想讓桃李麵包賣到滿天下。

吳志剛發現,當時市場上的麵包都是保質期較長的麵包,保質期較長就意味著裡面有很多的添加劑,所以他決定不做市面上常見的長保麵包,而是選擇了主打新鮮、健康的短保產品。

所謂“短保”,是指保質期在30天以內的產品。相比“長保”和新鮮麵包,短保麵包兼具更新鮮的口感和中等長的保質期,食用更健康。

在當時,這絕對是一個反常識的創新。

稍微有零售常識的人都知道,批發商對產品保質期極度敏感。同樣的產品,半期庫存的市場價格往往遠低於新日期。廠商為了打消批發商的顧慮,更是絞盡腦汁延長保質期。

但吳志剛卻逆天而行,直接將產品保質期砍到5-7天,不得不說這步險棋他走對了

成立初期,桃李麵包並沒有打廣告,而是憑藉“無添加”的鮮戰略切入市場。

無添加的短保產品自然對物流配送提出了高要求,為了保證麵包的新鮮度,吳志剛每天凌晨3點開始配送,保證6點前送到街邊門店,讓吃飯的人早就能夠吃到新鮮的麵包。

靠著綠色健康的獨特優勢,桃李麵包逐漸發展,成為遼寧丹東的著名麵包生產商。看到丹東市場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吳志剛決定將桃李麵包發展到其他地方。

為減少“中間商賺差價”,提高企業經營利潤,吳志剛創立了桃李“中央工廠+批發”的模式進行生產和銷售,大規模生產減低生產成本和配送成本,讓一塊麵包的毛利超35%。

沈阳首富:60岁退休老师再创业,靠卖面包赚了301亿

靠這個優勢再加上他生產出了幾款口感較好,性價比很高的主打產品大獲成功。 1997年,吳志剛成為遼寧最大的麵包生產商。同年,正式成立了瀋陽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由此,桃李麵包的帝國傳奇正式拉開大幕。

到了2005年,桃李麵包已經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新鮮麵包生產商2006年,桃李麵包強勢開疆擴土,以東北為基點迅速北上、南下、西行、東走,攻占擴張,開始全國化稱霸之路

十年磨一劍,整整20年後的2015年,80歲的吳志剛帶著桃李麵包登陸了A股。桃李麵包成了中國“麵包第一股”,同時也將自己行業龍頭的江湖地位昭告天下。

沈阳首富:60岁退休老师再创业,靠卖面包赚了301亿

作為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市值一度超過400億,增長速度堪稱“麵包行業中的茅台”,營收淨利各方面實現連續8年穩健勢頭。

在營收和淨利增長方面,2012年至2020年,桃李麵包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

27.67%、15.07%、17.08%、24.55%、28.95%、23.42%、18.47%、16.77%、5.66%;

淨利潤增速分別為

47.54%、18.33%、7.21%、27.11%、25.53%、17.99%、25.11%、6.37%、29.53%,營收淨利連續8年增長,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2015到2020年桃李麵包分別實現營收25.63億、33.05億、40.80億,48.33億、56.44億、59.63億元。

沈阳首富:60岁退休老师再创业,靠卖面包赚了301亿

然而,即便是“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有著光鮮亮麗的業績,也擋不住大股東吳志剛家族瘋狂減持套現的步伐

2月19日晚,桃李麵包披露控股股東及視為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結果,吳學東及盛利年內通過在二級市場上減持合計套現約4.35億元。

類似上述大規模套現的戲碼頻繁上演。據長江商報統計,2019年以來的兩年間,吳志剛家族已經實施了7輪減持,共計套現約36.34億。此外,家族還減持可轉債套現約5億元。合計套現金額超過41億元。(利用本益比乘數效果膨脹股價,常常股價總值會漲到該公司絕對永遠都賺不到的境界,就如常見的隨便賣小部份股票,就可以再開一家同樣的公司)

大舉實施現金分紅無可厚非,可以體現公司擁有較強盈利能力,讓股東分享公司發展紅利。然而,一邊大額分紅,一邊發行可轉債,還不斷減持,這波操作,其中的貓膩可見一斑!

近兩年,桃李麵包業績增速已放緩,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速紛紛掉到了個位數。

4月11日晚間發布的2021年一季度業績快報顯示,營收13.27億元,僅增長了0.31%;歸母淨利潤為1.63億元,同比增長-16.27%,創下桃李麵包上市以來一季度業績的最差增長紀錄。

為什麼會這樣呢?

(技術門檻低的公司,就會遭遇很多的兢爭者,剛開始因有亮點而竄起,時間久了營運如何公司自己很清楚,於是開始在營運數字上動手腳,伺機拉高股價達到出貨目標)

在業內人士看來,桃李麵包在南方市場的產品定位不符。另外,由於商超領域發展受到衝擊,壓縮了桃李的發展空間,從中長期的戰略看,桃李麵包的護城河不深,天花板已經逐步呈現。

另外就是,麵包行業的集中度依然較低,產品競爭激烈且同質化現象嚴重。

沈阳首富:60岁退休老师再创业,靠卖面包赚了301亿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4月13日,84歲的桃李麵包創始人吳志剛以“A股上市公司中年齡最大的董事長”的身份退休,並將董事長和總經理兩大職位分別交給了三子吳學亮和次子吳學群。

桃李麵包,從東北的一個三線小城起家,任誰也沒有想到會成為一個市值曾400億的麵包帝國。

從東北的一個小城市出發,吳志剛帶領桃李麵包,在商場中披荊斬棘20多年,專心致志地將一片麵包的小生意做到極致,賣出了近60億的營收,成為行業龍頭。

桃李麵包創始人吳志剛前半生是人民教師,60歲退休創業,80歲帶領企業登陸A股市場,84歲才退休深藏功與名,這樣的勵志故事在當代企業家成名史中已經不常見了。

沈阳首富:60岁退休老师再创业,靠卖面包赚了301亿

参考资料:

市界《沈阳首富靠卖面包赚了301亿》、

读懂财经《烘焙巨头桃李面包的全国化战争》、

食业家《桃李面包:揉一个400亿的面包,造一个烘焙界的茅台》、

新浪财经《桃李面包回撤近20%背后:关键变量异动,大股东套现逾40亿》、

华商韬略《中国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如何在小赛道跑出400多亿大市值?》、

长江商报《桃李面包募23亿分红19亿被指圈钱 吴志刚家族两年7轮减持套现41亿》

https://www.toutiao.com/a69516932827201869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