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美博奕雙方戰略誤區   2019/05/24

美國自川普上台以來,中美雙方的博奕迅速進入白熱化階段,科技戰從中興到華為延燒到大疆,貿易戰關稅不斷加碼,雙方業者叫苦不迭,看來還將擴展到金融戰。另外,川普手中,南海牌及台海牌都蓄勢待發,緊張形勢不斷升高。這一場有可能波及到全球的世紀大博奕,雖方興未艾,但雙方的戰略誤區已隱然若現了。

先看中國一方。中方最明顯的戰略誤區之一是,迄今為止,總以為美方之所以對中國動手,是因為中國忘了韜光養晦,太過於張揚,不善守拙,因此開戰以來,始終存著能讓就讓的妥協心態。但其實,作為全球霸主已100年的美國,所以稱霸100年,除本身夠強外,還必須做到永遠要把老二、老三等一眾有可能威脅到他的對手打到趴為止。中方遲早會發現「樹欲靜而風不止」,對中方而言,發現得越晚,付出的代價越大,此誤區一。

其次,川普是明攻貿易,實取科技。川普以提高關稅施壓中國,讓中國以為以關稅反制將因雙方進口額之巨大差距而落於下風,不得不在其他如科技及產業方面滿足美國索求,以換取美方減輕對中國課徵關稅的力道。

其實,一國貿易表現反映的是其競爭力與科技力的強弱,後者強則有順差,後者弱則為逆差。是故貿易是結果,是末產業與科技才是本。目前形勢,中國似有以本換末的傾向,此誤區二。

再者,貿易與關稅屬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對外關係的一部分,當然可以協商談判。產業與科技政策屬一國之國內事務,是內政、是主權,不應成為國際間談判桌上談判交換的標的。兩者混淆,是誤區三。

中方如果處此三誤區而不自知,恐將陷於不利處境,或將付出昂貴代價。與此同時,無獨有偶,美國一方也可能存在著同樣的3個戰略誤區。

美國意圖把中國及中華文明放到美國及西方文明的對立面,然後持續妖魔化前者,一則藉此強化美國遏壓中國的正當性,二則調動一眾西方國家追隨美國,與中國進行一場神聖的道德戰爭。但美國不清楚這個目前是老二的中國其實是人類長久以來真正的老大,美國把1840年以來持續走衰的中國視為中國的常態,殊不知1840年之後走衰的中國,在中國3000年歷史中是僅有的「非常態」,1979年這40年來的中國,才是中國從「非常態」向歷史主旋律常態回歸的開始。美國明顯地並不清楚,此誤區一。

中國之所以從1840年之後由盛而衰,原因之一是中國錯失了發生在18世紀西方的工業革命及當代資本主義,所以西方印象中的中國就是一個落後中國,既無工業又無科技,不料僅僅40年,中國搖身一變已是全球最大製造業國家。中國何以有如此戲劇化爆發力的發展,美國明顯地並不清楚,打壓封殺華為並未見效即為事證之一此誤區二。

中美當前之博奕本質上是新世紀兩雄的霸主之爭,但從來歷史上的霸主之爭,勝負多取決於經濟力、財政力及軍事力的強弱中美世紀大博奕除了這3個力的較量之外,很大程度上更取決於中美兩種政治體制在決策力、意志力及持續力的表現,美國如不清楚此等差異,即為誤區三。

中美霸主之爭,最終誰主浮沉,或可從誰犯的錯誤更大作為判斷的依據。(作者為香港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524000769-260109?chdtv=====================================

中美貿易戰---別看川普『嚷得』厲害,其實『白旗』已經準備好了---要選票須穩定美國國內物價
2018-12-01 觀察者網/譯自《世界報業辛迪加》
阿納托萊·卡列茨基/龍洲經訊首席經濟學家,《資本主義4.0:新經濟的誕生》

許多人認為,近期中美的接觸,將決定未來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生死存亡。但實際上,即使雙方未能達成任何協議,我們仍然有四大理由期待『美中關稅戰』降溫。

第一,近來美國『政治話語』風向發生了改變,不再『聚焦』於美國就業問題,而明確提出『遏制中國』這一反華目標,試圖阻止中國大陸發展科技實力,進而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中國大陸領導人已經意識到要與『遏制中國』的勢力展開抵抗鬥爭,因此中國大陸不能在這場『冷戰2.0』的遭遇戰中落敗。

中國大陸手中掌握著許多政策工具,可以確保中國大陸經濟免受美國關稅嚴重損害。在關稅降低出口的情況下,中國大陸可以通過『刺激內需』來抵消外部經濟衝擊。

2018年,中國大陸『經濟增速減緩』幾乎完全是『人為調控』的結果,中國大陸在權衡之後,決定金融體系須要去杠杆化,地方政府要減少借貸,基礎設施投資過熱需要降溫,以及高漲的房價需要通過『收緊貨幣政策』來抑制。這一系列『緊縮政策』可以隨時調整力度,甚至扭轉方向。

如果說,此前人們還有些懷疑中國大陸『調整經濟政策』的意願,不相信『政策導向』會從緊縮轉向刺激,那麼過去幾周的種種跡象,已經可以打消這種懷疑。包括最高領導人在內的中國大陸決策層,已經明確表示即使預算赤字增加、去杠杆減緩和貨幣緊縮放鬆,也不允許中國大陸2019年的經濟表現進一步疲軟,中國大陸必然會調整政策方向。就好比打起仗來,中國大陸才不會擔心『負債占GDP比例』或『銀行資產負債狀況』等技術細節。

第二,既然習近平已經展露出保衛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的能力和意願,那麼川普的『政治考量』必然會發生改變。如果川普希望在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較量中『大獲全勝』,使其有資本在『2020年大選』中吹噓一番,那麼他需要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因為,一旦貿易戰打到下一個階段,也就是當美國對中國大陸關稅從10%增加到25%,並覆蓋所有中國大陸產品時,貿易戰將不再受到美國選民的支持,其對美國經濟前景造成的損害,將遠甚於當下這場雷聲大雨點小的『假打』。

屆時,美國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不是中國大陸可能對美國農民或跨國公司採取『反制舉措』,而是來自關稅的『凱恩斯效應』。(注:凱恩斯效應亦稱利息率效應,是指通過調整公債的利息率和供求狀況,來影響金融市場利率升降,從而對經濟施加擴張性或抑制性影響。)

在川普看來,美國『徵收關稅』相當於直接對中國大陸『出口商徵稅』,同時還在美國『創造就業』崗位。這樣的觀點,在經濟蕭條和大規模失業的時期或許是有道理的但當下美國就業充分,國內生產沒有明顯可取代中國大陸進口的空間,這意味著關稅非但難以打擊中國大陸經濟活動和就業,其成本反而將主要落在美國消費者和進口商頭上,推高美國通脹和利率。 (雖然美國國內生產沒有明顯可取代中國大陸進口的空間,但是可以讓部分在中國生產的貨品轉到亞洲其它國家生產,可以打擊中國大陸經濟活動和就業,就『遏制中國』這一反華目標,目前已看到是有部分達到成效.2018/12/5) 

第三,在川普此前的『地緣政治』談判中,並非沒有提前鳴金收兵的先例。從川普面對的各種重大外交衝突中---包括朝核問題、美墨邊境以及《北美自貿協定》修訂等---可以看出,他的慣用手法是拋出『侵略性言論』,待其幾乎到了戰爭邊緣的時候,突然以『談判』取得『戰術撤退』的結果。最近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例子,是他放寬了對伊朗的制裁,以防止油價漲破80美元。

我給川普的談判風格取了個名字,叫作『大聲嚷嚷,袖藏白旗』他的做法雖然看起來不著調、不誠實,但其實對他個人甚至美國國家利益而言是相當成功的。他打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幌子,展現出比往屆總統更『積極進攻』的樣子,一方面既激勵了死硬民族主義者,另一方面又沒有真正承擔任何軍事或經濟風險,避免美國選民付出任何嚴重代價或犧牲。

如果中美兩國能在近期達成協議,那便延續了上述規律。但即便雙方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不歡而散,美國短期內繼續『徵收關稅』,然後在數周或數月之後,美國仍會借某個時機發起敦刻爾克式的『勝利大撤退』,如同中興案。

最後,儘管中國大陸絕不接受在中美衝突首回合就遭遇失敗,但這並不意味著川普必須被視作失敗者。從以往經驗來看,不僅中國大陸完全可以接受平局或休戰的結果,川普也必然會感到滿意。如果中國大陸能在意願範圍內,做出某些面子上或實質性的讓步,使兩國在貿易平衡、知識產權保護、市場開放等問題上達成協議,這將有利於川普的個人聲譽。

事實上,在美國2018年早些時候提出的『142項貿易要求清單』中,中國大陸已經同意滿足其中約40%,並可以就另外40%進行談判,至於剩下的20%,對中國大陸來說是不可談判的,它們涉及科技發展和產業補貼。當然,這部分政策正是鼓吹『軍事反華』的美國鷹派所強烈反對的,因為它們將使中國大陸在本世紀下半葉有能力挑戰美國的科技和軍事霸權。

但川普真的在乎2050年以後的事嗎?他更關心的是2020年,因為他必須再次面對美國選民。如果把握住這一點,那麼他結束與中國大陸的對抗,便不再遙不可期。況且2024年以後,說不定他還想要與中國大陸繼續做生意呢。

.......................

習近平被迫像金正恩 對美國認慫?    世界日報  2018年12月4日 

G20的「川習會」達成停戰90天共識,沒有公報或聯合聲明,但各自口頭表述的內容不一樣,這樣的休兵能挺多久?不少評論認為,習近平主席最後提出的方案要讓川普總統滿意,中國就必須「轉向」,否則三個月後貿易戰必然復燃;也有人說,習近平最後如被迫向美國低頭,就和北韓金正恩對美國認慫沒兩樣,將重傷習的領導威望和治國方略。但大勢擺在眼前,美國政經籌碼比中國多;中國想融入世界、繼續崛起,不得不讓步。

川習會何以達成停火共識,原因包括:一,美中主帥出馬對談,不能不擺姿態,讓對方有台階下。川普秀「強硬+有效率」,習近平秀決斷力和「雍容大度」,恢復採購美國大豆、天然氣,降低美國汽車關稅。二,貿易戰已然傷害雙方,再持久幹下去雙方都受不了。三,川習互給對方面子表達私人情誼,讓幕僚有90天談判找尋解決方案。四,美國人過耶誕節、新年,中國人過春節,川、習各有責任和壓力暫移除貿易戰陰影,給自己民眾過個好節;至於節後局面如何,誰都沒把握。

有分析指停火是川普給習近平面子,習還給川普裡子。停火讓習近平對中國人民可宣稱獲勝;中國立刻購買美國農產品、天然氣和工業製品等,川普也贏了裡子,可聲稱貿易戰已獲成效。但其實多數是六個月前中方承諾的採購,中國撤銷報復美國產品,讓川普和農業州、中西部鐵鏽帶工業州選民都稍鬆一口氣。

實質上,90天內,中國至少須對六大項目讓步,否則美中可能恢復交火。包括:強制技術轉移、智慧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市場准入、貨物通關和外國投資行政審查等)、網路入侵盜竊商業機密、服務業和農業等對美開放、平衡每年3000多億中美貿易逆差。這些有的對中國有天大困難,幾乎等於要「改造」讓中國驕傲的經濟模式;有的需要長時間才能見效。

如果習近平全盤接受,有人認為就是效法金正恩向美國認慫,將傷害當局尊嚴和威信。稍早有分析指習近平當權後,把自己塑造成民族復興的偉大舵手、對外強硬的民族主義者,對內也宣傳中國是「厲害了,我的國」,如今要退讓,轉身比較困難,是貿易戰應對遲緩的原因之一。

另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如願意在經貿上對美國大幅讓步,雖可換取中美在政治、軍事、外交等多領域和美國相對穩定與和諧的關係。惟這樣中國就須放棄超級大國夢想,從習近平頗具強烈毛澤東色彩的統治和政治語言,回歸到較溫和的鄧小平式現實主義路線,對習是困難的轉彎。但對美關係是中國對外關係的重中之重,習近平要不要務實面對,是最大挑戰。

問題是「川普的刀還架在中國脖子上」,川普決策反覆已不是第一次「耍」北京,這次習川會協議能挺多久?顯然要看中國回應的誠意和幅度,也看川普和美國內政變化而定。90天寬限期內,川普不能反悔。中國立即恢復大豆進口、「大量採購」美國產品、降低美國汽車關稅,讓川普擺出勝利姿態。但最終川普如要求「中國製造2025」須推翻,改變中國的發展方向,只是扮美國代工廠和供應鏈之一,中國斷不可能接受。

所以外界質疑,川習會協議可能挺不久。原因包括:

一,中方或基於前述經濟結構性原因,或因維持穩定、怕破壞權貴資本主義既得利益,不願習近平路線被推翻等原因,使執行協議打折扣,甚至虛應故事,則六個月前中美協議被推翻的案例將重演。

二、美中協議和後續協商解決方案過程是長期性,中國可能邊談邊看、逐步放寬,川普也可能因國內政治需要而後悔變卦。

三,美國對中國大戰略,如果副總統潘斯在智庫演說揭露的全面與中國對抗,朝野和智庫學界認為整個世代的中國專家對中國誤判,中國是經濟掠奪者、試圖破壞美國霸權,成為取代美國主導全球的力量,美國就很難輕易放過中國;即使貿易戰休兵,各領域對抗還會持續。

溫和派的貿易代表賴海澤帶領美中新對話,或許比鷹派主導更樂觀些。但川普善變,運用鷹鴿兩派交替制衡,中國通史劍道(Derek Scissors)就說,一年後,川習的協議將蒸發。2020年總統大選,川普依然會狂打「中國牌」以爭取連任,所以貿易戰停火可能只是表象和暫時的,習也不可能全面認慫。

................................

中美貿易戰:川普的罩門與哀愁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2018年10月6日 下午6:00

就現實面,中國打貿易戰沒有勝算。但若美國任由川普總統單打獨鬥,又犯國際眾怒,美國必敗無疑。畢竟川普不是受人敬重的商人,這位富二代靠鑽營法律漏洞與江湖詐術累積財富,缺乏扎實的經營理念。如今他雖然騎上高大的美國戰馬有革命狂熱團隊簇擁,卻因罩門太多,沒有披靡沙場、穩操勝算的本事。

首先,川普開戰初期極簡單,就是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收稅者為美國政府;付稅者為商品買主。說白了,就是川普變相地對美國人民增稅。假以時日,增加課稅將激起美國人民巨大反彈。

其次,川普打貿易戰沒有「可能會輸」的概念,因為他不知道進口的中國商品對美國人民生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所以認為增加關稅只贏不輸。

貿易戰初期,川普有額外的關稅收入可實現政治諾言,包括美墨邊界加建圍牆、增加軍備、研發新科技等。隨後,商品變貴會影響供需生態與商品價格,進而帶動產業鏈調整與製造業更替。但這些都是次級現象,變動程度與「被增稅商品對人民生活的影響」有關。換言之,如果商品因關稅變貴,卻又找不到代替品,美國人民只能花更多錢買原來的物品;否則只好不買,從而降低生活水準。

所有做過生意者都知道,無端漲價乃商家大忌。如何在既有情況下增加利潤,是每個商人日思夜想的主題。天災地變或有不可抗拒的事故發生時,造成原物料或能源短缺,生產廠家往往趁此抬高物價,且漲幅大多超過實質成本增加程度。所以,美國人民不能指望貿易戰後,來自中國的產品價格維持不變,而川普也必須為未來物價上漲付出政治代價。

依美國傳統模式,製造成本一美元的產品,出廠價約三美元。價差兩美元用來支撐利潤、品管、保險、服務、研發、投資回收等。接著,透過中間商行銷與陳列處理,消費者價格約七至十美元。令人驚狂的是,一旦大陸加工廠家介入,一切陳規開銷全免,出廠價就是一美元;如果量大,甚至可降至0.5美元。在如此震盪風潮下,大陸廠家競相降價再降價,美國廠家則爭先恐後遷廠到大陸。尤有甚者,利用互聯網行銷管道盛行,有些美商業主甚至被迫收攤。

結果是:一,美國工人大量失業。二,用失業救濟金買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過活,仍可維持原有生活水準,促成美國社會安定。三,少數富人因此更富。

顯然,大宗出口的中國產品大多經過競爭淘汰,在美國本土生產無法如此低廉,甚至已喪失製作工藝。因此,加徵關稅無法使美屬廠家撤出中國,失業工人也無法與新增入列的機器人競爭。再者,以建造洛杉磯至舊金山市的800哩高鐵為例,2008年選民批准以330億元在2022年完成;如今造價增至770億元,且2033年仍無望完成。確實,美國經濟問題不小,自救之道當為加強科技與職業訓練,同時改變許多昂貴浪費的法規制度與生活方式。

事實上,產品賣不出去只是賺不到錢;用錢買不到需要的產品才是嚴重問題。美國不賣芯片給中興通訊便是活生生例子。由此看來,川普團隊以為對鉅額中國進口產品增稅便是打贏貿易戰,是錯誤觀念;殊不知中國可忍痛使出缺貨或斷貨的撒手鐧,令其求助無門。(也許有部分會影響,但是很多產品還是可以在中國以外的亞洲國家生產,所以應該沒那麼嚴重)

為避免額外關稅,美商對2018年冬季商品已提前進貨上架,今年選舉與聖誕節購物大致不太受物價影響。但2008年引起金融風暴的衍生性金融問題仍未解決、美國的虛擬經濟仍數倍於實體經濟、川普的減稅政策亦尚未引導出斷代式新技術或新產品。此外,若增課關稅便能使經濟更強勁,世界各國豈不群起效尤?(美國國民的過度消費,讓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國,各國產品競相銷往美國,才讓它有本錢用關稅來威脅其它國家)

身為總統,川普必定看過最高機密等級的「美國經濟體檢報告」。故此,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川普近日的誇張哀愁:「如果我被彈劾,我想股市會崩盤,每個人也會變窮。」言下之意,「美國經濟面臨著巨大黑洞,我正在想盡辦法拯救你們!」

.................................

貿易戰停火?還是川普的最後通牒?【Yahoo論壇/翁履中】2018年12月5日 作者為美國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美中貿易戰在上週末川普和習近平共進晚餐之後暫時休兵,根據雙方在會面之後各自發表的公告,川普答應給中國九十天的時間回應美方要求,暫時不將關稅從百分之十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五,而中國方面則是強調會認真思考美國的各項提議,加速雙邊協商。然而,川習會表面上是一團和氣,看起來雙方都有意願坐下來談,但是在川普鐵了心要捍衛美國利益的前提下,美中貿易戰三個月後就想要完全停火,恐怕並不容易。

就任兩年以來,川普已經用行動讓世人看出他與過去所有美國總統都不同,尤其是在面對中國的態度上,川普和他的執政團隊採取的,是自從冷戰結束以來就不曾見過的強硬姿態。很多人認為川普用商人心態治國,不懂國際關係,所以他的決策模式只會考慮是否有利可圖。這樣的想法其實只對了一半,因為川普雖然不熟悉國際政治,也或許總是先盤算商業利益,但別忘了他有軍校歷練出來的強悍特質,以及用了一群深信國際政治現實裡,只有權力才是王道的專家們來主導國家安全戰略。換句話說,有了一群主張美國對外關係,應該以強勢主導代替合作的鷹派團隊,使得川普盤算美國利益時,加入了把中國視為敵人的對抗心態。

事實上從川習會後雙方公布的訊息來看,美國決定三個月內不提高關稅,並不是一種讓步,相反地,這是對中國的最後通牒,而川普想要看見的,是中國願意向美國低頭的態度。像這樣把中國當成競爭對手而必須展開行動的想法,如果只是單純的出自川普和鷹派的白宮團隊,中美貿易戰根本打不起來。很明顯的,對崛起的中國要有戒心,甚至應該給予打擊,已經不只是川普,或是共和黨單方面的想法,而是跨黨派的共識。反對中國的氛圍已經不只瀰漫在政治權力中心的華府,連在一向對中國抱持友好態度的學術界,風向也開始轉變。就在上週,有超過三十位美國學界中最知名的中國專家,聯合發表了一份長達一百九十多頁的報告,向政府及全美國民眾提出警告。他們認定中國共產黨已經透過美國的大學,媒體,企業,甚至是智庫和網路,對美國的社會進行滲透並且產生影響力,這樣的情況隨著中國的崛起而更加嚴重。報告中明白指出,中國對美國社會的影響力在於成功宣傳中國,讓大多數美國人在不知不覺中對中國產生好感進而願意對中國給予各項的支持,完全忘記了崛起的中國,其實是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共同撰寫這份報告的學者中,有許多人都是對中國未來民主化抱持期待,所以積極推動美中關係開放的學者,其中連在歐巴馬總統任內,多次認為中國崛起並不會對美國構成威脅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管埃文·梅德羅斯,現在都改口認為中國已經跨越了分際。(有許多人都是對中國未來民主化抱持期待,是期待它變弱或是四分五裂吧!)

從川習會宣布休兵的消息一出,全球股市就應聲大漲,可以看出兩強之間的貿易戰對全球金融走勢有多大的影響。不過,千萬別以為美國的政界和學界會對中國硬起來,是沒有考慮到美國企業界的魯莽決定。相反地,如果不是因為美國企業界在中國嚐到苦頭率先發難,要求政府採取行動,就算川普再強勢,恐怕也不會貿然開戰。近年來美國企業被中國竊取技術及敏感文件的案例增加,以及在中國經商往往被迫進行技術轉讓和智慧財產權受到侵害,美國企業在中國的獲利早已大不如前。企業主不會拿錢開玩笑,如果不是華爾街金主們也認為對中國強硬,將有助美國鞏固全球領導地位,美中貿易戰早就停止了,又何需等到川習會才暫時停火?

從企業界,華府政治圈,以及學者專家都認為應該對中國更強硬看來,川普對中國提出的各項要求,恐怕沒有太大的商量空間。不過,中國如果照單全收,代表中國真的向美國低頭,也反映出中國其實沒有表面上看來如此強大的經濟實力,足以在現階段跟美國進行對抗。川普給中國三個月的時間來思考這道難題,中國一旦全面讓步,輸得恐怕不只是美中貿易,還有世界其他國家對中國經濟實力的信心,但若不照單全收,這場貿易戰很可能會繼續下去,而以中國不能失去美國市場和訂單的依賴程度來看,貿易戰的輸家會是誰已經註定了。(現階段中國跟美國進行對抗的確很吃力,中國對這場貿易戰的耐受力很重要,兩強之間的差別在於誰輸的多誰輸的少)

.....................................................

加拿大和墨西哥為何向美國低頭?【Yahoo論壇/翁履中】2018年12月5日 作者為美國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在墨西哥願意配合美國調整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內容的壓力之下,加拿大也做出讓步不再堅持,在上周末與美國政府代表達成共識,決定加入更名後的新版自由貿易協議,讓現有的北美自由貿易區能夠維持基本架構。雖然新版的貿易協議內容並沒有做出太大的改變,但是為何在川普高舉保護主義的旗幟下,仍然能讓談判對象接受自己的要求作出讓步?從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決定,也許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先從協議內容來說,不論加拿大和墨西哥如何自圓其說,新版的貿易協議的確比較有利於川普領導的美國。以汽車製造業為例,為了讓美國的汽車製造業者停止將工廠移往工資低廉的墨西哥,並且讓美國的汽車製造業勞工能夠有競爭力,美國要求未來從墨西哥輸入的汽車和零組件,必須有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四十五參與生產的勞工,每小時的最低薪資達到十六美金。相較於目前墨西哥僅僅零點六美元的法定最低時薪新版協議的薪資要求,等於要求汽車製造業調高墨西哥勞工的薪資超過二十六倍。

事實上,連美國國內各州普遍的法定基本時薪,也只有八到十美金,墨西哥政府當然知道調薪幅度驚人,也了解新版協議對墨西哥勞工市場的衝擊,但是在不能失去美國市場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同意接受這樣的調整。另外,美國在新版協議中,也要求調整進口汽車零組件由北美國家製造的百分比,從過去的百分之六十二點五,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五。改變汽車零組件製造國的比例,將直接迫使汽車業者必須考慮將製造中心移回北美,加上墨西哥的勞工薪資必須調升,未來以北美市場為主要銷售對象的汽車廠商,將不得不增加在北美地區製造和組裝汽車的比例,這樣的改變,短期內最大的受益者必定是北美地區的勞工。(這樣子在北美地區生製造的汽車成本可是大大的提高了,就算中國把汽車關稅降低了,它又有多少的競爭力?難怪通用汽車要關掉美國廠)

新版協議對汽車製造業的影響或許對加拿大來說不是壞事,但是,在乳製品市場的談判上,由川普政府主導的新版協議成功的逼使加拿大作出讓步。表面上來看,加拿大得到美國讓步,保留目前的貿易爭端仲裁機制,而不是把爭端帶回美國本土的法院系統來調解,但是,以發生真正需要調解的貿易爭端案件數量和金額來說,維持仲裁機制究竟能給加拿大的業者帶來多少保障實在很難估計。

換句話說,與其認為美國在爭端解決機制上讓步,不如說美方根本沒有感覺到損失反倒是因為這一項讓加拿大感覺談判成功的小讓步,為美國的酪農業者,解除了加拿大乳製品市場的許多限制,給了川普政府可以在國內大肆宣揚的大勝利。

成功與加拿大和墨西哥達成協議,換上新名字的北美貿易協議再一次證明了,以美國現有的經濟和國力優勢,不論川普的保護主義政策有多不受國際歡迎,只要想繼續與美國打交道,面對美國的強勢要求,恐怕都得被迫接受不利於自己的條件。

不過,當全世界都在擔心美國太過強勢的同時,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如果不是川普試著顛覆全球自由貿易時代的發展時程,難道這個世界不會出現另一個有保護主義思維的大國,想要強勢的擔任世界貿易的領頭羊?在川普崛起之前,哪些國家看起來最像是未來會主導世界貿易的強權?是俄羅斯?還是中國?相較於現在川普領導的美國,世界會不會更好?或許,這也是現在各國願意向美國屈服的原因之一。

..............................................

川普「得意的笑」      【Yahoo論壇/洪耀南】作者為台灣選舉觀察協會秘書長

川普上台之後,打破經貿多邊談判與協議,改採單邊談判,日前完成美墨,而10月1日川普以「勝利」姿態宣布,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終於談成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2.0,並且有一個重新命名美墨加協議(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USMCA)。

其實,在周日(9月30日)午夜最後期限之前,加拿大「臨門一腳」的滑進USMCA。這過程並非很「平順」,在一年多前,川普就「語帶威脅」,不惜要撕毀北美貿易協定,一副「不讓步就拉倒」的姿態讓加拿大非常「煎熬」。這是一筆「大買賣」,這關乎總年度貿易額1.2萬億美元的「生意」,讓原本要出席「盛會」聯合國大會,發表年度演說的加拿大外交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只好「駐守」渥太華緊急處理談判事宜。

原本差點破局,連墨西哥都不抱希望,該國經濟部在推特上表示,如果沒有達成協議,那將是雙邊的,沒有要把加拿大算進去的意思。加拿大「糾結」的點在「乳製品」,加國內乳製品市場達160億美元,要怎麼「割肉」餵美國這隻「鷹」。所以加拿大以「文化例外」(cultural exception)的名義,同意3.5%的美國酪農市場准入,這可是價值5.6億美元的讓步,加拿大之後非常「捨身取義」悲壯地補充說,加拿大會「好好補償」受影響的酪農。

USMCA還有一個非常大的關鍵「汽車」,川普老說要讓「美國再次強大」要製造業再次回籠美國,不得不說,他很認真在「執行」。美墨+協議針對工人時薪與汽車零組件部分來看:

  • 工人時薪

從USMCA開始生效2020年,30%的車輛生產必須由平均每小時16美元的生產工資的工人完成。在2023年,生產率從30%上升到40%大家要知道,時薪16美元是現在墨西哥汽車工人的三倍,意思是,如果美國跟墨西哥的工資一樣貴,企業要選擇美國還是墨西哥?當然把企業「吸回」美國設廠。

檢視相片
  • 汽車零組件

從USMCA開始生效2020年,如果75%的車輛部件在美國,加拿大或墨西哥生產,汽車製造商可以獲得零關稅。這高於以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下的62.5%。USMCA也規定車輛中使用的鋼和鋁的百分之七十必須來自美國,加拿大或墨西哥。

汽車零組件來自成員國的比例可以享有零關稅

檢視相片

其實川普超怕加拿大「臨陣脫逃」,因為美國國會已經「表示」,不會通過沒有加拿大的協議,逼的川普「撂狠話」如果加拿大不在9月30日午夜前簽署協議,就把加拿大排除在更新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之外,會對加拿大汽車「加徵重關稅」。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周日晚上10點召開內閣會議討論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在午夜最後期限之前「拍版定案」。事情終於解決。

外有中美貿易大戰,內有期中大選的壓力,又選在中國國慶日,完成新的區域經貿協議,讓川普在發布會上非常得意的笑。

.............................................................

華為公主孟晚舟被捕 外媒:意在打壓陸科技發展     ETtoday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就在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的情況下,美中兩國間的緊張關係卻愈加升溫。加拿大當局應美國政府要求,以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為由,逮捕全球最大電信設備廠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並引渡至美國受審。
加拿大司法部發言人表示,孟晚舟於12月1日在溫哥華被捕,並被美國要求引渡,保釋聽證會暫定於周五(7)舉行。美國政府長達一年來視華為為國家安全威脅,過去一年,華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限制華為在美國的業務,並試圖說服他國避免使用華為的無線產品及互聯網技術。
孟晚舟為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女兒,同時也是華為副董事長兼CFO。彭博指出,華為CFO被捕可能被解讀為對中國重要企業的打壓雖然阿里巴巴、騰訊是中國大陸增長最快的企業,但華為則是迄今為止中國大陸最全球化的科技公司,該公司業務遍及非洲、歐洲及亞洲。Mirabaud證券分析師Neil Campling表示,「智慧財產權的廣泛爭議中,5G標準才是核心,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及其盟國正竭盡所能打壓中國科技發展的原因。」
孟晚舟被捕的消息引起了中國大陸駐加拿大使館的抗議,要求美國及其鄰國「糾正不法行為」並釋放孟晚舟。在世界兩大經濟體不斷增長的貿易衝突達成協議前,孟晚舟遭逮捕一事可能會加劇華府與北京間的緊張關係。
國防設備承包商SOS International總經理兼中國經濟間諜專家James Mulvenon指出,中國大陸將視此事為美國對華為限制的升級,「中國國內將出現巨大的壓力,要求要求放回孟晚舟。」

=============================================================

防堵中國的國際戰略 美國與中國對峙只為貿易關係而起﹖       信傳媒

美中貿易戰延燒至今已不再是一場單純的貿易戰,已經上升到全球戰略等級

當美中貿易戰爆發,一開始許多人均忙著計算雙方會損失多少;

但現在,陷入貿易問題思考的眾人驚覺,這不是一場單純的貿易戰,而是必須以全球戰略觀點重新省思觀察的勢力爭奪戰。

自2018年3月起中美貿易衝突端上檯面,最初全球許多觀察家與中國方面曾有部分誤判,認為川普「商人性格」可用籌碼收買,直到發現川普不斷加碼,才驚覺並非僅關貿易,而是美國全球防堵中國的國際戰略之一環,對貿易戰的判讀,也必須提高到全球戰略的層級。

兩強相爭歷史局面再起

人類歷史自17世紀以來就進入兩強相爭賽局階段,最經典的是19世紀的「大賽局」,英國在全球範圍大包圍俄羅斯,一般認為冷戰是大賽局的延續美國大包圍中國,則是冷戰後的下一個大包圍賽局階段原本早就要進行,受到911事件後美國「聯中制恐」而延後了對中國的大包圍,賓拉登伏法之後,又因為烏克蘭衝突再度蹉跎,如今總算重新回到軌道。

世人對中美貿易戰孰勝孰負極度關心,各大媒體忙著計算雙方會損失多少,但是,冷戰時代,美國為了挫敗蘇聯,光是「星戰計劃」就耗費近千億美元,與蘇聯進行太空競賽也耗費約250億美元,與此相比作為美國防堵中國的戰略措施,貿易戰即使有所損失,對美國來說都仍是划算,美國也不可能因此退縮。

雖然如此,川普上台後,等到2018年3月才發動中美貿易戰,自然是挑選最佳的時機,不論各家計算美國經濟體將損失多少,此時發動貿易戰,不妨大膽地說,是對美國影響最有限,而對中國影響最大。

中國產品可替代性較高,對美影響低

一般談論到中美貿易戰,最先提出的數據都是雙方互相進出口總額,以及比較雙方雙邊貿易額相對於GDP的比值,中國對美貿易約占25%,美國對中貿易則僅為1%;更進階一點的,則區分各不同進出口產品項目討論,更為精準,但仍然不能完全呈現雙方貿易籌碼全貌。

以手機而言,一支iPhone 7自中國出貨到美國出貨價約240美元,其中扣除美、日、韓等國的零組件與服務,中國真正得到的營收僅有區區約8.5美元,許多說法認為,若貿易戰使中國手機出貨減少一支,中國只損失8.5美元,美國損失更多,所以美國較無籌碼。這種計算方式誇大了貿易戰對美國的損害。

240美元成本的手機售價649美元,成本僅占售價37%,即使以240美元為基準加徵3成關稅,所增成本反映在售價上,售價也不過提升11.1%,並不會使手機完全滯銷;另一方面,美國額外徵收到的關稅將是中國得到總營收的8.5倍之多,等於中國在為美國政府作嫁,手機廠即使只逼迫將一小部份貿易戰關稅轉嫁給中國廠商承擔,中國廠商都將面臨嚴重虧損。(240×30%=72   72÷8.5≒8.5)

以玩具而言,許多在美國沃爾瑪銷售的玩具,中國出貨單價僅1美元,在沃爾瑪貨架上賣40美元,即使1美元遭課3成關稅而成為1.3美元,全數反映在售價上,對沃爾瑪與終端消費者來說,影響微乎其微,但是1美元與1.3美元的成本差異,則足以使沃爾瑪改向其他原本成本可能比中國高一兩成的國家採購。

中國長期以來以出口導向為圭臬,以累積外匯為財富,認為進口就是「錢被賺走」,在國家政策上,盡可能減少進口,大體上最好只進口非得進口不可的品項,能源、礦產、糧食、無法自產的關鍵零組件等等,而盡可能做些消費品出口,認為這樣是中國賺到關鍵物資,美國人買「無用消費品」奉送美鈔給中國。長期下來,中國進口大宗都是無可替代的品項。

中國對大豆課報復性關稅,大豆還是非進口不可,結果只是中國向巴西進口,巴西卻跟美國取貨,平白賺了轉手錢,對美國沒有真正的打擊。當美國禁售中興晶片,中興反而會因此垮台中國出口美國的項目重要性則遠遠不如美國出口中國的項目,以玩具來說,若是貿易戰讓玩具貴了1美元,家長少買一個玩具,小孩還是有玩不完的舊玩具,而且家長可能會拿同一筆錢,改買一款iP ad上的數位繪本給小孩,嘉惠美國的數位內容開發商。(這個說法牽強)

由於中國產品與服務占成本結構低,對終端售價影響有限,而產業較為低階,產業所在環節與產品本身的可替代性較高,使得籌碼不成籌碼。另一方面,美國經濟表現強勁,失業率降至18年新低,卡車司機等基本勞工已經開始嚴重短缺,此時若因貿易戰稍稍冷卻經濟,也未嘗不是好事,這是川普之所以有恃無恐的基本原因。(那為什麼川普對FED升息嚴重不滿?)

中國經濟結構關鍵問題浮現,美國趁機出手

美國選在這個時機對中國出手,一方面本身體質可承受,一方面也是挑在中國本身經濟結構問題明顯浮現的關鍵時刻

中國經濟有「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亂」的循環,2008年,中國經濟又已經到了需要結構調整的關頭,卻發生全球金融風暴,為了緩和風暴衝擊,原本應該導正經濟流的緊縮控制措施喊停,反過來進行大幅寬鬆,估計可能增發了4成人民幣發行量,雖然看似有驚無險地度過全球金融風暴,實際上卻是成了全球金融風暴的緩衝墊,原本就已經在「亂」時期的經濟體質進一步急速惡化。

大幅寬鬆造成熱錢四處亂竄,產生中國2008到2011年經濟有如「紅太陽」的錯覺,但實際上是瀕死的「紅巨星」,生產力核心已經完全停擺,無數熱錢湧進數不清的虛假交易項目,出現中國錢銳不可當的假象,中資在全球大肆併購,買進難以估價資產以及容易作帳的項目、炒作價值波動性大的商品,中國數種概念新創企業百花齊放,以大量補貼又因炒作營收規模不惜大幅虧損,這些亂象都遭懷疑與中國有龐大資金外逃需求有關

中國相關單位早就警覺,對資金匯出管制越來越嚴格,2016年祭出一系列措施:打擊前往澳門公費旅遊防堵澳門洗錢、要求銀行500萬美元以上交易需事先報告、禁止中國客戶在香港刷銀聯卡購買部分種類保險以防堵鉅資保險漏洞,中國央行上海總部要求加強調查外省市資金流入上海自貿區情況,以防虛假大額境外投資自上海自貿區流出

在此同時,國內則累積驚人債務,地方債務估計高達40兆元人民幣,最終可能都會成為壞帳2017年底中國居民家庭負債收入比達到112%已經逼近美國2008年金融風暴前的127%在寬鬆低利之下,P2P金融以高利息龐氏騙局手法吸收民間資金,中國自2018年6月30日開始全面監管,3個月內宣告崩潰,無數投資者陷入困境。

只要是以人民幣為單位的負債,中國大不了加印人民幣解決,真正的要害在於外匯與匯率,若是外匯匱乏導致嚴重輸入性通貨膨脹,繼續增發本身貨幣只會成為下一個委內瑞拉。

美妨礙出口換匯,降低中國影響力

中國外匯存底在2014年反轉往下,如今在3兆美元左右,一般認為中國需要3兆美元外匯存底來維持正常貿易運作,中國為了保住外匯,如今已經祭出極為嚴格的外匯管制,不僅針對企業的大額金流,許多中國人民都發覺要領出美元越來越困難。嚴格的外匯管制固然能緩和資金外逃的速度,但是外資一看進得去出不來,投資勢必縮手,得到外匯的方式就剩下出口,而川普的貿易戰正是計劃妨礙中國出口換匯。

世人關心中美貿易戰到底會持續到何時,美國又會施壓到何種程度?冷戰並非真正的戰爭,如今貿易作為大包圍中國的一環,也非真正要置於死地,只要達到壓制中國、降低中國威脅性的戰略目標即可。當出口受制,為盡可能保存外匯,中國接下來在國際上的活動能力勢必大為減少,一帶一路停擺,對台的統戰工作與外交戰也必須節制,中國對國際的影響力將大不如前。

大賽局的結束,是在日俄戰爭使俄國淪為二流國家,冷戰則結束於蘇聯瓦解。從過往經驗來看,美國會持續大包圍中國,直到中國衰弱到有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威脅比中國更大為止,目前下一個可能的候選人是俄羅斯,但俄羅斯當前的總體經濟實力估計約為中國的十三分之一,中國要萎縮到不如俄羅斯,若非人民幣暴貶快速崩潰,恐怕是難以擺脫美國全面防堵的陰影了。

===========================================

標普稱中國房價明年恐跌5%!人行:部分房企負債過高     MoneyDJ新聞 2018-11-09 14:56:17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中國人民銀行(PBOC)日前在官網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當中提到、截至2017年底為止中國家庭部門槓桿率(債務餘額/GDP)為49.0%,高於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平均水平(39.8%)。

2008-2017年期間中國家庭部門債務收入比從43.2%增至112.2%、10年間增加69個百分點。其中,房貸收入比(個人住房貸款/可支配收入)從2008年末的22.6%增至2017年末的60.5%、10年間上升37.9個百分點。

2008年末中國家庭部門槓桿率報17.9%、至2017年末已經升至49.0%,10年間上升31.1個百分點。在中國家庭部門槓桿率快速上升的同時,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家庭部門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去槓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家庭部門債務與GDP的比值低於10%時、該國債務的增加將有利於經濟增長,比值超過30%時、該國的中期經濟增長會受到影響。

這篇報告建議關注房地產信貸佔比過高、部分居民違規加槓桿購房、部分房地產企業債務率過高等風險。

2017年末房地產貸款餘額佔各項貸款餘額的26.8%。報告指出,一旦房地產市場出現劇烈波動,中國銀行業將直接面臨信用風險中國大量企業貸款的抵押物為房地產,如果房地產市場波動劇烈、可能透過抵押物價值變化管道導致風險向金融業傳導。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信用評等機構標準普爾11月7日發表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房價最多預估將下跌5%、交易量將下滑3-7%。報告指出,中國恒大集團(3333.HK)、融信中國(3301.HK)的流動性水位據悉處於不足狀態。

在所有標普給予信用評等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當中、35%所發行的債券至少有3成是以外幣計價。這意味著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將令開發商償還海外貸款的難度變高
========================================================

中國歷年外匯儲備(單位:億美元)
1950年 1.57
1951年 0.45
1952年 1.08
1953年 0.90
1954年 0.88
1955年 1.80
1956年 1.17
1957年 1.23
1958年 0.70
1959年 1.05
1960年 0.46
1961年 0.89
1962年 0.81
1963年 1.19
1964年 1.66
1965年 1.05
1966年 2.11
1967年 2.15
1968年 2.46
1969年 4.83
1970年 0.88
1971年 0.37
1972年 2.36
1973年 -0.81
1974年 0.00
1975年 1.83
1976年 5.81
1977年 9.52
1978年 1.67
1979年 8.40
1980年 -12.96
1981年 27.08
1982年 69.86
1983年 89.01
1984年 82.20
1985年 26.44
1986年 20.72
1987年 29.23
1988年 33.72
1989年 55.50
1990年 110.93
1991年 217.12
1992年 194.43
1993年 211.99
1994年 516.20
1995年 735.97
1996年 1,050.49
1997年 1,398.90
1998年 1,449.59
1999年 1,546.75
2000年 1,655.74
2001年 2,121.65
2002年 2,864.07
2003年 4,032.51
2004年 6,099.32
2005年 8,188.72
2006年 10,663.44
2007年 15,282.49
2008年 19,460.30
2009年 23,991.52
2010年 28,473.38
2011年 31,811.48
2012年 33,115.89
2013年 38,213.15
2014年 38,430.18
2015年 33,303.62
2016年 30,105.17
2017年 31,399.49
2018年 .......
2019年 .......

===============================================================================

國內生產總值英語: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國內生產毛額本地生產總值,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一個區域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準亦有相當重要性。[2]它與國民生產總值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即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再簡單的來說本地生產總值是屬地主義,GNP是屬人主義;舉例來說,無論台灣、香港、韓國、美國等廠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最終財貨,都包括在中國大陸的本地生產總值內,此一數值亦包括移住勞工的薪資在內。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是國內生產與附加價值的加總;而GNP是除了國內生產總值以外,再加上國外生產的紅利與利息總值,因此如果重視GNP數值的經濟發展,會較注重海外投資與生產,但只注重GNP而忽略GDP的經濟發展可能造成國內產業空洞化。

================================================================================

 

中國的快速發展已經威脅到美國作為全世界霸主的地位
『遏制中國』這一反華目標不論以後誰接任美國總統都一定會持續進行,目的就像讓當年意氣風發的日本一蹶不振了20年一樣,最後乖乖聽話如同附庸國。

美國不會容許「中國製造2025」這個進程順利推展,削弱中國國力已是美國不會改變的國策,而且正在積極的進行中所以中美各方面的大小衝突以後都會不發生.....
 

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商品中,有很多都是在中國組裝的美國公司產品,因此,貿易額雖然算到了中國那邊,利潤卻是美國公司在賺。而中國人力成本低廉,導致了部分美國人失去了工作,但也讓消費者從中受益,買到了更便宜的商品。

美國製造業外包到中國這件事,也不是像共和黨候選人川普認為的那麼簡單。事實上,美國的工業產值比戰後高峰期更大,只是工業生產變得更有效率,自然不需要從前那麼多人力。這同樣也適用於農業,但農業生產沒有外包給中國。

美中貿易逆差如此巨大,還有個簡單的原因:中國的經濟體量或許很大,但從人均收入來看,中國是相對貧窮的,擁有強大購買力的還是小部分人。儘管聽上去可能有點奇怪,事實上,這樣的進出口差距最後會再次趨向平衡:如果中國繼續大幅領先,那麼中國人會有更強的消費力,從而越來越多地購買他們需要的美國製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anntu111 的頭像
    alanntu111

    alanntu111的部落格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