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2020-05-24 23:13:26
01 你必須遠離低質量的勤奮
很多人的勤奮,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或者說,表面上很刻苦,實際上卻刻意迴避了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就拿學習來說,最重要的是做對題,要充分理解每一題的思路。如果不經常去分析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拒絕做出調整,那麼只能叫磨洋工或者叫重複勞動。重複勞動最大的特徵就是反覆地去做對事情結果沒有實質影響的事情。
正如讀大學的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疑惑:“我每天除了上課,剩下的時間都泡在自習室,為什麼期末考試的時候,成績還是沒有那個每天下課就去玩的室友好呢?”
其實,忙碌和效率是有著天壤之別的。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忙完一個活動又忙另一個——事實上可能是以犧牲有效性為代價而維持忙碌狀態的。
他們也許需要重視一些其他的能力:培養選擇性忽視的能力,少做無意義的工作……
02 你的目標應該是富有成效
最笨的努力,就是沒有效率的勤奮,你的目標應該是富有成效。
一些不易察覺的小習慣,制約著我們所擁有的時間發揮出最大功效,讓每天用14個小時去工作的我們,一邊“勤奮”地推掉朋友的聚會,一邊“懶惰”地刷新著無意義的新聞。
而結果就成為“我沒有時間做任何事,我甚至沒有時間完成我的工作”。
當然,選擇在自己最有精力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有效的時間管理不僅僅是尋找一天中的額外時間,還要將你的有效時間和你的有效精力匹配起來。
比如,夜貓子最好選擇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晚上來做,晨起人士就在清晨處理重要事情,了解自己的精力巔峰並進行合理利用,這是用更少的時間達到更好的效果的高效原則之一。
同時,對目標最有幫助的事,就是最有價值的事。不要一味地“為了工作“而“工作”,一個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達成目標,除此之外,要盡可能地“擴大再生活”。
很多人都覺得運動是浪費時間,但研究顯示,運動可使一個人的工作效率提升15%。比如說,跑步,騎車,瑜伽,普拉提,游泳……每天只需要30-60分鐘,就可以使人的管理能力、精神狀態和承壓能力都得到顯著的提高。
03 按計劃地去完成你的清單
每一個小時的計劃,抵得上五個小時的執行,而一筆一畫寫出來的計劃更令自己有想征服的慾望。買一個小黑板用來寫自己每一天的待辦事件,並把它放在辦公桌上,按照計劃專注地去完成清單。
你一天看完1本書,100天看完了100本,而你的記憶力理解力遠不夠支撐你的這種走馬觀花,然後問你記得什麼,你1本都不記得。
也許你只適合專心讀一本書,不僅看完了,還看懂看透了,而且還能把書中的內容、寫法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上,豐富自己的心靈和精神,那麼你是勤奮的,不是“勤奮的懶惰”。
我們總是“做不完”一件事,也許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真心實意地“想做完它”。如果想真正達成目的,那去自習室就不要帶手機,處理棘手問題時就不要回復朋友的郵件,熬夜加班時不要隨手開了淘寶,寫著購物清單時就不要不自覺地看起了肥皂劇… …
很多保持高強度的工作以及高效率的態度的人,靠的就是關掉網絡,鎖起手機的“強行專注力”,這也是大多數“勤奮”著的低效率人士所缺乏的能力。
https://static.jingjiribao.cn/static/jjrbrss/3rsshtml/20200524/261401.html?tt_group_id=6830430856260092429
=========================================
“我好像失去了思考的權力。”
1.
前段時間逛豆瓣小組,看到有帖子在討論關於“多讀書”的問題。
有一個說法的大意是,我們越來越喜歡讀完書之後在網上搜別人的高讚書評來思考分析,可能是以前讀書時留下的壞習慣,做閱讀題第一步就是翻答案。我們好像漸漸習慣於放棄自我思考的過程,更樂於選擇趨同於別人的觀點,做幾千贊當中的一個贊。
這個觀點對我衝擊很大,彷彿直接挑開遮羞布,讓我直視自己思考方面的惰性。是的,因為看到帖子的上一秒我還在搜《檀香刑》的評分和高讚書評。
就像之前一個教授提到“青山保林,三紅一創”說法,課後我找到《林海雪原》來看。東北山林裡的神話傳說,楊子榮與土匪間的黑話,都顯得那樣神奇。辭藻不算華麗,但是就會有種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看下去。
邊讀我邊在微信上激動地跟朋友說,“有些紅色經典真的被低估了!這本書也太好看了!我要打五星!”。看到一半時按照慣例,我去讀書網站上搜了它的評分,評價給我潑了冷水。 “情節不咋樣”“有點脫離現實”“表達不連貫”“太假了”。
自我懷疑了很久,但是後來我寫下的書評,也還是跟隨了所謂“大流評論”,自然也沒有記錄下我最初閱讀的感受。
跟看新電影之後一定會去搜評分一樣,即使觀看的當下有過喜歡,也能在看完評分後將它壓下去,拍張電影票照片在朋友圈,輕描淡寫一句“電影就那樣吧”。
那天晚上我在讀書筆記裡寫下,“思考的權力一定要在自己手中。”
2.
與其說是放棄思考,不如說是失去了對閱讀內容的表達能力和獨立分析能力。
前者是因為讀的少,後者是因為不會讀。
偶爾煞有介事要來寫篇有水平的書評影評,下一秒就會被自己貧瘠的表達所震撼,“好看”“太棒了吧”“好有趣”“哇導演/作者好厲害”。算了,打開評分網看熱門點評,邊看邊想“對這就是我想表達的”“別人怎麼都這麼會寫”。
久而久之,在失去表達能力的同時,也會失去獨立分析能力;分析的對像從書的本身,也轉為了別人輸出的邏輯體系。無法表達的最大原因,可能是構建的思維體系還不夠清晰,所有的知識沒有相互連接,只是作一片散亂。
不搜索評價,好像就無法獨立判斷一本書對自己的價值,潛意識裡是“那麼多點贊,那肯定說的是有道理的”。如果判斷標尺不是通過自己的邏輯判斷和思考後得出的,後面的方向就很容易走偏。
沒有轉化為邏輯思維能力,只吸收到資訊。也許這就是圖書管理員(毛澤東)能從書中總結治國之道,而我們卻連做個人行為邏輯的總結都夠嗆的原因。
一個不恰當的例子,比如前段時間好像在哪都能看到節選《烏合之眾》的文本。有人喜歡的原因是欣賞作者對群體特殊心理和思維的考察方式,或是讚同其邏輯結構。也有人是因為在公眾號看到了只言片語,收穫了讀完片段後,覺得自己對當下認知異常清醒而帶來的滿足感,和極具陌生化的字句帶來的衝擊感。如果忽略了這本書本身的意識形態屬性,和它所處的時代背景,只是將文本隔離於全書的整體,那我們會很難收穫更多。
3.
當然,我們是同時記得作者所說的話,也理解他話中的含義。但往往忘記,吸收資訊是要被啟發的前一個動作。無論如何,重點在不要止於吸收資訊而已。但我們絕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都停在了這一步。
引用一句話:
“這樣我們就可以粗略地為所謂的閱讀藝術下個定義:這是一個憑藉著頭腦運作,除了玩味讀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借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
閱讀一本書,應該像是你與作者之間的對話。不過有關這個主題,他知道的應該比你還多,否則你根本用不著去跟這本書打交道了。
但是了解是一種雙向溝通的過程,學生必須向自己提問題,也要向老師提問題。一旦他了解老師的說法後,還能夠跟老師爭辯。在書上做筆記,其實就是在表達你跟作者之間相異或相同的觀點。而這是你對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
4.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過,關於一本書,你一定要提出四個主要問題: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2)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4)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閱讀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建立自我思維邏輯體係時也必然伴隨著痛苦,可以用這段在家的時間,在閱讀上嘗試一些改變,而不是僅僅在找到一個昏暗燈光和舒服姿勢後,拿著書以便更好昏昏欲睡。
或許也有人會說這樣算是站在制高點頭頭是道,不過在讀書時,將思考權力握在自己手上總歸是沒有錯的。給大家提供一些做筆記的方法,“結構筆記”“概念筆記”“辯證筆記”,如果有興趣可以逐一去了解,在這裡僅作提供一種方向。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作者:袁心悅
========================================
叔本華:為什麼有些人讀書無數,思想水平卻很低?
中信書院 2020-03-04 10:06:52
尼采在《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裡寫道:“叔本華與飽學的學者們毫無干系,他潔身自好,竭力獨立於國家和社會。”跟領著俸祿的學者不同,叔本華是一個獨立思考、誠實寫作的人,他曾寫了一篇名叫《論獨思》的文章,論述單純閱讀和獨立思考、普通學者和思想家的本質區別。
單純閱讀與獨立思考有什麼不同?
讀書從來就不是講究多多益善,因為書市上流傳著太多騙子們所寫的譁眾取寵讀物,這些東西只供消磨時光用,而無益於知識。同樣,博覽經典也未必能塑造個人的品質、增長自己的學問。圖書館的規模很大,可是如果沒有按書架號分類書籍,而是全部堆放在一起,那麼它的功效可能還不如一個井然有序的小書店。
獨立思考就像書籍的索引號一樣,能夠將吸收進來的書籍消化掉,把它們進行分類,以供需要的時候隨時提取。可是很少有人達到這種境界,大部分人的水平只是停留在單純地閱讀之上。他們讀書就像瀏覽報紙一樣,並不想費腦筋去思索,也不願追問,只求知道即可。所以他們通過閱讀而得到的知識很快就會被遺忘掉,一到需要使用的時候,就會手忙腳亂,又得重新翻閱查找。跟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比起來,總是顯得遲鈍、不靠譜。
只有通過獨立思考而得來的知識,才能夠被我們理解和確證,並且作為一個被堅信的元素納入我們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變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難以忘卻。而通過單純閱讀得來的知識,就好比從別人那借來的一顆假牙、一條假肢,它僅僅是粘附在我們的身體上,不僅不會給我們感覺,而且還可能隨時脫落,被遺忘到腦後去。
叔本華談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比單純閱讀優越在什麼地方?
叔本華說:“閱讀和學習是任何人都能自願進行的活動;而思想卻並非如此。”這是因為思想需要有興趣的不斷驅動,一個人只有對他正研究的問題感興趣,才能保持思想的積極性和持續性。閱讀則不必如此,當我們閱讀時,就意味著思維進入了休息狀態,我們不需用自己的頭腦,而是藉助別人的頭腦進行思考。我們為了避開思維的勞累,借用了別人的成果來解除自己的疑惑。所以閱讀會使人的精神變得放鬆,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把讀書作為消遣的原因。然而,叔本華說:“讀知別人的思想,如同吃殘湯剩菜或穿別人扔棄的舊衣一樣,很難引起我們的興趣。”讀別人的書一般而言,不會引發我們對問題的研究興趣,也不會引起獨立思考。
大部分學者都是在書本里做學問的人,他們發表的文章主題基本都是對前人的觀點或書籍進行研究,他們的作品就像寄生蟲一樣,寄生在別人的思想之上。這些學者所寫的書只是提供了一些觀點,這些觀點或者符合前人或者反駁前人,但是觀點還足以叫作思想,因此大部分的學者還不夠格叫“思想家”,他們只是表達觀點的“批評家”。而真正的思想家則是面向現實世界,他們勤於思考,受精於外部世界,然後在自己體內孕育出嶄新的作品,啟迪了世人。
陸九淵說:“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這是一個真正思想者的名言。做學問就需要先通過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當權威證實了這些看法之後,我們才知道權威的存在。所以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時,也是先悟出了個“吾性自足”的道理,才“以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吻合。”學者們卻完全相反,他們以權威作為自己的出發點,通過閱讀收集別人的各種意見,把它們拼湊在一起,裡面夾雜一些自己的意見,然後取個名字叫什麼“新柏拉圖主義”、“新康德主義”、“新黑格爾主義” 、“新托馬斯主義”等等。
那些依靠解讀別人的哲學而成名的人,是不夠格做哲學家的,因為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的思想體系。
王陽明龍場悟道,破除了明儒謹繩程朱的教條
只有通過獨立思考才能形成思想體系
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是支離破碎的,他們的觀點很不統一,在某些問題上是一個價值標準,在另一些問題又是另一個標準,在他們的觀念裡沒有作為核心支撐的觀點,這是因為他們的思想不成系統的緣故。他們所寫的東西,思路模糊,邏輯混亂,語焉不詳,導致讀起來十分晦澀。聰明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這些思想只是從不同的書籍上拼湊而來的。正因為作者沒有消化、沒有吸收、沒有獨立思考,所以顯得非常絮亂。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時(《反杜林論》),就揭露出他的體系存在生拉硬湊的痕跡。例如世界模式論抄襲黑格爾,先驗主義剽竊康德,價值論引用羅霍夫等等。書齋裡的教授、學者們,常常是逃離生動活潑的大自然,卻喜歡到博物館去觀看枯萎的植物標本。他們寫的書冗長難讀,沒有重點,全集出滿了一個書架,看似體系龐大,其實只是一堆陳舊觀點的堆積而已。
孔子是古代世界最博學的人之一,但他的著作卻寥寥無幾,他曾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對於真正的思想家來說,博覽群書自然是必要的,但他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收集前人的觀點,而是以自己的見解為基礎,把這些知識兼收並蓄,融入自己的思想體系裡。孔子主張禮,所以他教導弟子,雖然可以“博學於文”,但不要把知識搞得支離破碎,還需要“約之以禮”。他問子貢是否認為自己是因為多聞多見多學才能多識?子貢反問難道不是這樣嗎。他卻說:“非也!予一以貫之。”思想家需要具備用自己獨立的思想來把各種知識結合為一,貫徹到底,形成系統,這是一般的兩腳書櫥們所沒有的天賦。
思想家的思想就好比風琴的低音部,可以支配其他音部而不被其淹沒。學者的思想則好比一部從A排到Z的字典,你看不到他的核心觀點,也不知道哪些內容才是屬於他自己的,他們連一本能夠完全說明自己體系的書都沒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需獨思
未成年人的理性尚未成熟,多閱讀總是有益的,這是因為閱讀在某種程度上對人的精神起著引導作用。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向那些偉大的精神學習,從他們那汲取營養,學到許多我們因個人水平限製而獨立思考不出來的知識。但如果我們認為通過讀書就能得到答案,因而不必去思考的話,那就糊塗了。讀書就好比聆聽一個旅人在講述自己的見聞,他說得有聲有色,你也聽得十分入神,但如果你想對旅行地有一個有機的、清晰的和深刻的認識,那麼還得自己去親歷一番。
叔本華說:“思想家與普通的書本哲學家的關係,類似於目擊者與歷史學家的關係。”歷史學家的筆法再出色,史料知識再豐富,他也無法寫出親歷者筆下的那種親切感和真實感。同樣,靠閱讀得來的知識遠不如獨立思考得到知識更能打上“我的”標籤。
另一方面,經驗得到的知識也不比獨立思考得來的知識更為深刻,有些經驗主義者凡事都要講經驗,認為親歷過就能得到真知,不需要進一步上升為思維,他們不知道經驗之於思想就如吃飯之於消化吸收。吃飯如果聲稱自己是健康的全部意義,那就可笑了。
《浮士德》:“我總比那些蠢貨、博士、作家和牧師懂得多。”
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才需要閱讀?
成年人擁有成熟的心智,不該局限於單純的閱讀之上,他們還需要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進入到獨立思考之中。獨立思考並不排斥閱讀,它只是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待書本的知識。博覽群書不是為了炫耀學識,也不是為了模仿別人的思維方式,而要消化吸收,為我所用,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得獨立思考。
閱讀可以引導人們的精神進步,但書市上琳瑯滿目的書籍,就如同七縱八橫的羊腸小道,它告訴我們——錯誤的路徑竟是如此之多。面對這些毫無價值的讀物,我們也會像楊朱哭歧路那樣感到迷茫。要想分辨道路,我們常常沿用前人的判斷,也就是閱讀經典。此外,我們也可以根據獨立思考,挑選適合自己的道路進發。
讀書是必要的,當一個人的思想停滯不動、難以進展時,才去閱讀書籍,避免“思而不學則殆”的苦惱。當我們的思維勞累,想要休息時,可以讀書,這時閱讀可以為我們提供替代思考的方式,為精神獲得思考的材料。
即使是才思敏捷的人,也做不到每天強迫自己思考6小時,而且這種做法是愚蠢的。叔本華說:“思想也同人一樣,它們不可能隨心所欲地產生,我們必須等待它們的出現。”我們都知道,在解決某個重大問題時,我們不可能指望強迫自己坐下來反复思考,然後就可以權衡利弊,做出完美的抉擇。相反,我們總是要先把問題擱置一邊,游離到別的事情上去,在自然而然、分步驟的思考過程中,我們才會記起之前被忽略了的東西,進而得到更為深刻的認識。所以,小說福爾摩斯里,在緊張探案的同時,福爾摩斯經常會若無其事的去聽交響樂,而叔本華在寫作《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時,也常常每晚出沒於音樂會現場。瞑目靜坐,強迫思考,無助於進益。有時候,讀書也可以作為一種絕佳的休息方式。
當然了,一個人不能因為讀書而忘記了現實生活,不能因為習慣於走別人的老路而不願意獨立思考;不能因讀太多書而忽略了對現實世界的關注。
對於思想家來說,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同時也是幸福的。當一個人進行思想只是為了他自己的緣故時,他就是哲學家;如果他們的思想只是為了博得讀者的好感,引起社會廣泛反響,甚至迎合公眾的低級趣味,那麼這些思想並不存在真正的價值,他也不是哲學家,頂多是“學者”。
https://www.toutiao.com/a680016295572065536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