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窮,因為你有“稀缺心態

稀缺心態最致命的影響,就是引發帶寬不足。如果我們把人腦理解成一台電腦,帶寬就是它能同時處理多件事情的容量

為什麼你那麼努力,卻還是沒錢?比窮更可怕的是“稀缺心態”

稀缺心態,這個概念由哈佛大學教授塞德希爾 · 穆來納森提出,他是行為經濟學領域的重要領頭人,花了大半輩子,研究“窮人和貧窮的本質”。他發現,長期處在匱乏稀缺狀態下的人,都會慢慢被環境所改變,逐漸形成一種稀缺心態。

很多人無法擺脫沒錢的困境,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是因為他們有稀缺心態。即便他們得到了更多的錢,本質還會是一個“窮人”。

為什麼窮,因為你有“稀缺心態”

困擾

Peter 是一名助理,他正因財務狀況青黃不接而苦惱:房租就快到期了;跟朋友借的錢也差不多要還了;好不容易等到發工資,沒想到一下子就花完了。缺錢的日子不好過,出去跟朋友聚餐,還要等著別人請客,都不好意思社交了。

而且從短期看來,這樣的處境不會有所改變,甚至會越來越差。因為他“雙十一”“剁手”,賒賬買的微單,下個月要開始還款了。答應給女朋友作為聖誕禮物的美圖手機,看來也只能打白條了。令他頭疼的是,等到下個月,所有賬單要如何支付呢?很多人跟 Peter 一樣,都是“月光族”。

出身並不富裕的 Peter,畢業之後再沒跟家裡要過一分錢。沒錢還賬單,“窮”俘獲了他的大腦,讓他每天的工作都無精打采。為了省錢,他決定搬到更加偏遠的地方住,但是代價就是,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路上。

由於路途太過遙遠,他發現工作外自己可控的時間更少了,回到家本想學習一些設計的知識,但更多是倒頭就睡。說好的要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到報名那一刻又覺得太貴了,不如下個 App 學學算了。

不知不覺地,他陷入了一個循環,由於長期注意力不集中,領導對他意見越來越大,每年的晉昇機會都輪不到他。而且自己平時的提升太少,跳槽並不容易,Peter 更願意待在這個自己不怎麼喜歡的公司。事實上,很多人跟 Peter 一樣,窮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努力,而是因為這種“稀缺心態”。

稀缺心態,這個概念由哈佛大學教授塞德希爾·穆來納森提出,他是行為經濟學領域的重要領頭人,花了大半輩子,研究“窮人和貧窮的本質”。他發現,長期處在匱乏稀缺狀態下的人,都會慢慢被環境所改變,逐漸形成一種稀缺心態。

當稀缺心態俘獲我們的注意力時,就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方式。這裡的稀缺不僅僅是缺錢,也有可能是缺時間、缺愛

“稀缺心態”是如何阻礙人變得富有的

為了進一步了解稀缺心態是如何讓窮人變得更窮,阻礙他們變得富有,可以把它帶來的後果,總結為以下 3 點:

a。 。忽略長期投資(教育、健康和理財)的重要性 — 管窺效應

所謂的管窺(Tunneling)就是通過一根管子看東西,管子以外的東西是看不見的,這讓我們只能一門心思地專注於管理手頭的稀缺。

這個效應導致了很多窮人(收入稀缺)不重視教育,鼓勵孩子早早輟學打工。因為教育的回報是長期的,而打工的收益是可以立即看到的。

在選擇工作時,擁有稀缺心態的人,更容易忽略一些對長遠來講更好的機會,而只盯著那些短期內收入更高的選擇。比如很多人會為了多 20% 的薪資,而忽略自己的成長。

管窺效應會讓窮人忽略長期投資(教育、健康和理財)的重要性,從而無法改善收入的效率,因此就會一直窮下去。就像Peter,他一旦進入稀缺的狀態就沒法在業餘時間提升自我,也不願意花錢去學習一項新技能。

b。借用 — 透支未來

擁有稀缺心態的第二個後果就是藉用。他們會和 Peter 一樣,習慣性地借錢買東西。尤其是現在存在太多的誘惑,各類電商平台和互聯網金融網站,都在大力推廣分期業務。一部新上市的手機,點一下就能立即擁有,誰又顧得上下個月的賬單呢?可怕的是,自己透支過一次之後,手上就基本不會再有現金了,徹底變成“月光族”。

像“90 後不應該買車買房”這樣的觀點是對的,在你並沒有非常寬裕的情況下,買車買房很容易讓一個本來活得相對輕鬆的人,立即陷入到稀缺的狀態。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房奴”和“車奴”。

年輕人過早進入透支狀態,就會向環境妥協,即便不喜歡這份工作,也不能隨便換,從而忽視長期的機會。

c。消耗帶寬(能同時處理多件事情的容量)

稀缺心態最致命的影響,就是引髮帶寬不足。如果我們把人腦理解成一台電腦,帶寬就是它能同時處理多件事情的容量。

試想一下,一個滿腦子都想著怎麼湊齊明年學費的窮學生,腦子裡的可用帶寬一定會比一個富裕的學生少。一個人飢餓(食物稀缺)的時候,是無法集中註意力的,腦子裡只會想著快去找東西吃。報告還沒做完,但明天就是截止日期(時間稀缺),這也會讓人沒法盡興地聚會玩耍。

稀缺就像是一個有 Bug 的程序,在腦子裡不斷運轉,並消耗著我們的腦容量。

這也是為什麼缺愛(感情稀缺)的女生更容易找“渣男”,因為稀缺使她帶寬不足,沒有腦容量去判斷這個男生的其他方面,只要感覺到這個男生對她不錯,就在一起了。所謂被愛蒙蔽了雙眼,也就是這個道理。

缺乏資源(人脈稀缺)的人,會更相信攀附關係和阿諛奉承的意義,喜歡到處炫耀自己認識哪位牛人,而忽略了長遠而言提升自身價值才是獲得資源最好的辦法。

大家常說的,缺什麼就喜歡炫耀什麼,其實也都是稀缺心態作怪。並不是說那些炫富的人是缺錢,他們可能有錢,但在心理層面跟窮人並沒有區別,對錢還處在稀缺心態。而有些經常喜歡秀恩愛的人,也不是沒有得到愛,而是他們心理的狀態還停留在一個缺愛的階段

很多人無法擺脫沒錢的困境,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是因為他們有稀缺心態。即便他們得到了更多的錢,本質還會是一個“窮人”。

如何擺脫“稀缺心態”

不要管理自己的時間,而是要管理自己的精力。

a。節約帶寬

生活中需要做決定的事都會消耗帶寬,而減少生活中要做決定的瑣事能幫助我們把帶寬留給更加有價值的事情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日理萬機的企業家和領導者,都會嚴格遵循自己的時間表,每天在固定時間,做相同的事情(例如回复郵件、健身和開會)。

還有為什麼他們只會穿那幾套衣服(像扎克伯格和喬布斯)。因為把這些瑣事都人為地先安排好,在那一刻就不需要自己去做選擇,可以減少帶寬的負擔。

像工作日的午餐,我就只會去少數固定的幾家餐館,這樣可以避免一到中午就耗費腦力,痛苦地去思考吃什麼。

這些日常瑣碎的選擇,對於我們擺脫稀缺心態,實現財務自由或者時間自由,一點幫助都沒有。

所以不要管理自己的時間,而是要管理自己的精力時間再多,沒有足夠的帶寬,還是只能拿來消遣和發呆

b。不要透支

無論你的月收入是多少,都要拿出一部分來作為儲蓄(可以不放銀行,放個餘額寶什麼的,但高風險的投資一定要避免)。這些錢可能不能讓你發財,但是它能在關鍵時候保證你不會陷入稀缺狀態。

不要透支未來,盡量避免借錢買東西,太多即將到期的賬單,會給你的帶寬帶來負擔。個人跟企業不一樣,企業借貸是為了提升效率,賺更多的錢。而個人借錢,大部分就花掉了。

對於時間也是同樣的做法,雖然時間不能存起來,但也要為每週、每月留出一些空白的時間,不要把每天都排得太滿。除了要想辦法提升工作效率之外,做事情分清楚優先級也很重要。如果突然間遇到一些需要急於處理的事務,就不至於要“借用”未來的時間。

c。每天多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設置提醒

如果你發現,自己每天做得最多的,都是一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那麼恭喜你正在往對的方向前進反之,如果你每天都跟救火隊員似的,只在做一些緊急的事情,你已經掉入稀缺的陷阱裡面了。

這時候我們都需要一些提醒,例如減肥和學英語,有錢的話可以請個私教或者老師,沒錢的話就加入一個社區或社群。每月儲蓄可以把銀行卡設置成自動划款,把忽視變成默許。

很多人“窮”並不是因為不努力,而忙忙碌碌也並不是因為沒能力。只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就像一個隱形的枷鎖,鎖住了他們,無論他們怎麼努力,最終都很難跨越自己的階層,實現財富自由。而這個隱形的枷鎖,就是稀缺心態

我們不能單純地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沒錢就是因為他不努力,他活該。也不要天真地希望,社會會變得完全公平,讓所有人都擁有一樣的資源,那將會是一個停滯的社會。

天生就在一個稀缺環境中成長的人是不幸的,但簡單地給予他們更多錢和機會也不可行。就如穆來納森教授曾說過,我們需要把稀缺心理中,所體現的專注力和帶寬問題等根本性見解囊括進來。

祝大家都能打破自己的稀缺心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25/08/38492309_716043802.shtml

===============

稀缺心態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在長期研究窮人和扶貧的過程中,哈佛大學教授塞德希爾·穆來納森發現他和窮人的焦慮竟然類似:窮人缺錢,他缺時間。他與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埃爾德·沙菲爾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室研究和現實調查,卻發現了一個存在於世人中間的驚人真相:窮困之人會永遠缺錢; 忙碌之人會永遠缺時間。

這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真相也都只是簡單的說出了表面現象。一般人會認為:給窮人一筆錢或者給拖延症患者一些時間,他們就會慢慢變得富足和高效,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實際上,在長期性的資源(錢、時間)稀缺中,人們已經形成了“管窺”之見,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雖然這有可能為我們帶來“專注紅利” (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專心致志”反而會讓我們產生“權衡式思維”,不斷增加我們的帶寬負擔。最終,稀缺會俘獲我們的大腦,漸漸讓我們失去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變得更加愚笨和衝動。

稀缺資源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態

這本書所要表達的觀點十分簡單。稀缺會俘獲我們的注意力,並帶來一點點好處:我們能夠在應對迫切需求時,做得更好。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損失更大:我們會忽視其他需要關注的事項,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變得不那麼有成效。

帶寬負擔會降低人的智商。錢的問題會永遠糾纏著窮人,而時間問題則會永遠煩擾著忙碌之人。若僅僅把稀缺現像是作為壓力和憂慮的結果,那就是忽視了深層次的影響因素:一方面,稀缺會導致人們的認知能力下降,削弱人們的分析,判斷和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也會導致人們的執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們意志行為和控制衝動的能力。

稀缺並不是絕對的數量多少,而是指相對於人們無限多樣、不斷上升的需求來說,用以滿足這些需求的多寡,即有用的資源總是相對不足的。簡而言之,長​​時間的“供不應求”即為“稀缺”,而“稀缺”的最直接表現就是商品或人才的“價格的不斷攀升”。稀缺是經濟物品的顯著特徵之一。經濟物品的稀缺並不意味著它是稀少的,而是指它不可以免費得到。要得到這樣一種物品,必須自己生產或用其他經濟品來加以交換。

稀缺會俘獲大腦

就像飢餓的研究對像日思夜想著食物一樣,當我們經歷任何一種形式的稀缺時,都會對稀缺的事物全神貫注。我們的思想會自動而強有力的轉向未得到滿足的需求:對於飢餓的人來說,他們需要食物;對於忙碌的人來說,他們需要亟待完成某項工作的時間;對於缺錢的人來說,他們需要想辦法支付每個月的房租;而對於孤獨的人來說,他們需要他人的陪伴。稀缺造成的後果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會因擁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悅,而是因為它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會強行侵入我們的思想之中。

在經濟學領域,稀缺無處不在,但其不觸及心態。我們對稀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層面都是不同的。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金錢數量都是有限的,就算是最富有的人也買不起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但我們認為,雖然稀缺是無處不在的,但對稀缺的感覺卻並非如此。

但真正的稀缺不僅僅是實質上的約束,更是一種心態。當我們感覺自己擁有的太少時,大腦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種變化又會如何塑造我們的選擇和行為。擁有的比需要的少,結果很簡單:人們會變得不幸福。

我們越是貧窮,就越是買不到什麼好東西。大到昂貴的學區房,小到生活中的鹽和糖;我們越是忙碌,說享受不到休閒時光;我們的體重越是超標,就越不敢品嚐美食。擁有的比需要的少,的確會令人不快,而且會產生其他不良影響,比如我們的健康安全和受教育水平都會受到影響。稀缺會導致不滿,甚至抗爭。面對這樣的事實我們感覺到其中缺少了一些關鍵因素。

稀缺是一種心態。當它俘獲我們的注意力時,就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方式。當稀缺俘獲大腦時,我們的注意力會變得更加集中,做事就會更有效率。但是,當我們總是將關注點放在稀缺上,思維總是圍繞稀缺打轉,所以就沒有那麼多精力投入人生中的其他事物。這就涉及到“帶寬”的問題。

帶寬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兩種能力,分別為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稀缺會降低所有這些帶寬的容量,致使我們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還會減弱我們的執行控制力。

稀缺會進一步延續並加劇稀缺。貧窮之人會一直窮困潦倒,忙碌之人會永遠日理萬機,孤獨之人會終日形單影只,而結識之人也總會以失敗告終。稀缺會俘獲我們的注意力,並帶來一點點好處:我們能夠在應對迫切需求時,做得更好。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損失更大:我們會忽視其他需要關注的事項,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變得不那麼有成效。

稀缺形態是一切稀缺的根源,當截止期限快到了而工作還有大部分沒做,當手頭的錢快用完了而還有好長時間才發工資,就會產生稀缺的心態。導致的後果:增加了工作效率或者將其他的事情再往後拖以騰出時間。節約用錢或者藉貸。

專注的“得”與管窺的“失”

當稀缺俘獲大腦時,人們的注意力會集中在緊急的事情上,並將其他事物排除在外。這種專注會讓人們從稀缺中獲益,讓人們獲得“專注紅利”。由於“目標抑制”的作用,人們在專注於某項重要事物的同時,就不容易想到其他重要事物。因此,專注也會導致管窺,讓人們的視野變窄,從而付出沉重代價。

專注紅利

專注紅利:稀缺會自動將乾擾和誘惑等因素推至一旁,讓我們做到憑一己之力很難做成的事情。各種類型的稀缺度會產生專注紅利,而不僅僅局限於時間稀缺。經過實驗表明,不論真實世界中發生了什麼,稀缺都能夠創造出專注紅利。

專注紅利來源於我們提出的核心原理:稀缺俘獲大腦。 “俘獲”這個詞在這裡很重要,因為它形像地描繪了事情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超越了我們的控制範疇。稀缺可以幫助我們做成一些憑藉自身力量很難做到的事情。但是佯裝稀缺是很難做到的。空想出來的截止日期不過是一個空想而已,它永遠不會像真正的截止日期那樣俘獲我們的大腦。

管窺:專注於某一事物就意味著我們會忽略其他的事物,也叫“隧道視野”。想必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當我們沉浸在一本書或一部電視劇中,身旁的朋友提出的問題我們往往會充耳不聞。可見,專注同時也會將其他事物排除在外。所以,我們可以說稀缺令人“專注”,也可以說稀缺導致了我們有“管窺”之見——只能一門心思的專注於管理你手頭的稀缺。

“管窺”這一詞語指的是人們的視野會因稀缺問題變得狹窄,形成管窺之見,即只能透過“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體,而無視管外的一切。

專注具有積極意義:稀缺迫使我們專注在迫近的重要事情上;

管窺則是消極的:稀缺導致我們有了管窺之見,讓我們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

管窺所導致的忽視

管窺改變的是我們做出決策的方式。管窺會放大其他事務的成本(在上面所花費的時間更少),縮小了其他事物的收益。管窺之所以能發揮作用,就是因為它會影響並指揮我們去想哪些事和不去想哪些事。

稀缺既能為人們帶來收益(專注紅利),也能讓人得付出代價,而抑制機制就是這兩種出現的根源。抑製作用限制了分心的想法,使得人們能夠專注於某一項事物。而目標抑制機制就是我們不那麼容易分心的原因所在。目標抑制機制限制了所有會導致拖延的分析事物,比如電子郵件、視頻遊戲或者零食;但同時也限制了我們本該投以關注的其他更重要的事物。我們專注、管窺、著手做事、疏忽其他事,都出於同樣的原因:那些存在於“管子”視野之外的事物被抑制了。

管窺負擔:因沒有對管窺心態的成本與收益進行評估產生的心智負擔與不利影響。關於管窺負擔與專注紅利孰輕孰重的問題,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當稀缺將我們的大腦俘獲時,我們不會通過對得失利弊的慎重思考來進行權衡。可見,我們用管窺的方式來應對稀缺,既有利,又有弊。

管窺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它會令人們想同時做幾件事情,因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這是在“管子”視野之內獲得的收益;而節省時間的同時也可能會出現問題,則處在“管子”視野之外。有時,當我們有了管窺之見時,就會完全忽略其他事物。對我們來說,“管子”視野之外的事物並不容易看清,更容易被我們忽略,而且也更容易被我們遺忘。

稀缺會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讓我們做出不同選擇。這種現象會讓我們變得更有成效;但同時也會讓我們為此付出代價:這種“專心致志”會令我們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

帶寬會降低人的智商

錢的問題會永遠糾纏著窮人,而時間問題只會永遠煩擾著忙碌之人。若僅僅把稀缺現象視作壓力和憂慮的結果,那就是忽略了深層次的影響因素。一方面,稀缺會導致人們的認知能力下降,削弱人們的分析、判斷和邏輯推理一方面,稀缺也會導致人們的執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們抑制行為和控制衝動的能力。

因為人們對稀缺的專注是無意識的、非自願的,也因為稀缺會俘獲注意力,所以就使得人們對其他事物投以了過多的關注。就算我們想要試著做點別的事情,稀缺的“管子”還是會將我們的目光吸引進來。稀缺意味著在人生的另一個角度上,我們的注意力更少,投入於此的心思也更少。稀缺會不斷將我們吸入“管子”的視野中,形成帶寬負擔,並由此抑制我們的各項基本能力。

前攝干擾

當我們心裡想著其他事物時,就會將其置於思想的中心,而產生忽略行為。對於我們的心智處理器來說,稀缺也會產生類似的效應。稀缺會不斷地給大腦裝載其他處理內容,而留給處理當前任務的“心智”就沒有那麼多了。這就引出了我們本章所要呈現給讀者的核心假設:稀缺會直接減少帶寬——不是減少某人與生俱來的帶寬容量,而是減少其當下能用得上的容量。

帶寬是心智的容量,包括兩種能力: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

帶寬負擔1——認知能力

認知能力:它是我們解決問題、獲得信息、進行邏輯推理等能力背後的心理學機制。認知能力中最突出的就是“流體智力”,即在進行抽象思維和推理時,在無須特定學習或體驗的情況下解決問題的能力。

認知能力的一個核心特性就是流體智力。稀缺是如何對同一個人的認知能力產生影響的?一個人的能力竟會如此輕易地受到影響,這一點也許令你始料未及,因為我們總是認為,認知能力是固定不變的,但事實上,它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這些區別並不存在於窮人和富人之間,而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影響條件下的差異化表現。同一個人在將注意力集中於稀缺問題時,他的IQ分數就會比不存在稀缺問題時要低。這和生俱來的認知能力無關,是後天的稀缺影響了他們的認知能力。

帶寬負擔2——執行控制力

執行控制力:其作用存在於我們管理自身認知能力的過程,包括計劃、關注、發起並抑制行為和控制衝動等。

執行控制力擁有多個層面,自我控制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自我控制是心理學研究中頗有難度的領域。我們知道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因素很多,它們取決於我們對未來的評價。而自我控制力並不會一成不變:眼前的獎勵非常有誘惑力,能獲得很高的權重;遙遠未來的獎勵的誘惑力就相對要小一些,權重也會低一些。

稀缺,完全不同於壓力和憂慮

稀缺並不是唯一為增加帶寬負擔的事物。稀缺是幾類重要關注點的聚合。稀缺會持續不斷地為帶寬增加負擔:每個人都可能有一肚子的心事;無論貧富,誰都可能會與妻子吵架;誰都會被老闆搞得措手不及。但是,什麼都不缺的人,只有其中一部分會滿腹心事;而所有經歷著“稀缺”的人,每一位都會心事重重。

壓力發揮了某些作用,稀缺的體驗一定是有壓力的。但壓力不太可能是我們觀察到的諸多現象的主要驅動因素。有些與帶寬負擔相關的現象,與稀缺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繫。相較之下,壓力卻無法引起這種現象。

稀缺讓人變笨和更加衝動

帶寬負擔會以強大的力量改變我們。分心、愛忘事、缺乏衝動控制能力。這些效應的規模也體現了帶寬負擔對各類行為所產生的實質性影響,甚至包括那些一般被歸於“個性”和“才華”的耐心、忍耐力、關注力和奉獻精神。許多被我們認為是個性或才華的特質,都要依賴於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

當我們想到所擁有的東西開始變少時,無論是時間、金錢,還是熱量,都會使自己專注於稀缺的實際含義。沒空,就意味著用來享樂的時間變少了;沒錢,就意味著用來消費的鈔票變少了。而帶寬負擔著說明,還存在著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稀缺心態一旦出現,我們就必須應對心智資源更加緊缺的問題。

稀缺,不僅僅會令我們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資源,而且還會讓我們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無措。稀缺會使人變笨,變得更加衝動。一方面,稀缺會導致人們的認知能力下降,削弱人們的分析、判斷和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也會導致人們的執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們抑制行為和控制衝動的能力。靠更為有限的腦力去勉強度日。生活,就這樣變得舉步維艱起來。

智慧小施出品 作者:大軍讀書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16/00/31683302_542546755.shtml

======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離截止時間越來越近的時候,你會心無旁騖的完成事情,並且效率會變得很高。這個原因其實我們可以用稀缺來解釋,當截止日期一天天來臨,我們會對時間感到非常的稀缺,相比於還有幾個月剩餘時間,我們會自動忽略其它與這不相關的事情,轉而注意力也會特別集中,自然我們的效率也就高了。

因為得到的少於需要的感覺我們往往更用心,這在我們玩一些遊戲時特別明顯,當我們在玩遊戲時,遊戲玩家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玩家,另外一種是人民幣玩家,雖然最後人民幣玩家最後能快速通關,但相比於技術方面,普通玩家往往勝於人民幣玩家,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原因就是普通玩家在玩一局遊戲時因為沒有復活的成本,往往在每局就變得很認真,就拿憤怒的小鳥這款遊戲來說吧,普通玩家會花更多時間思考怎麼瞄準,來回撞擊的路線,然而人民幣玩家因為有各種複活卡往往並不重視,最後結果雖然人民幣玩家最後快速能通關,但論技術還是比不過普通玩家。

當然資源稀缺一方面給我們帶來了好處讓我們變得更加專注,但另外一方面它也產生了管窺效應,讓我們忽略了其它本來重要的事,因為管窺只關注眼前稀缺的東西,就比如消防員聽到報警救援時,第一時間開車去現場,在車上研究各種搶救預案,但忽略了保護他們自己生命安全得安全帶,導致自己因為沒係安全帶被甩出車外致死。消防員難道沒有安全意識嗎?當然有,只不過他們在緊急情況下他們只想掙分奪秒地趕到現場,但卻忽略了本應該重視的東西。

可見管窺這種方式也會產生管窺負擔,管窺負擔說白了就是因為管窺所產生的副作用,就好比窮人之所以不願意買保險,不是因為窮人不重視自己的身體,而是他們的大腦被眼前的稀缺捕獲了,他們目前最缺的是金錢,由於管窺他們所看到也只有錢了,關於錢以外的東西他們也不會看到,更不要說因為自己沒買保險,自己身體所承擔的巨大風險。

作者:破繭成蝶_61fc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710e4fc19fd3

===

稀缺心態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什麼是稀缺心態,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擁有少於需要的感覺,你不一定是真的缺少資源,而是你感覺你自己缺少資源。

我們感覺自己缺少時間、金錢和朋友,於是過分的在乎它們,於是很可能會陷入它們變得越來越缺少的惡性循環。

一句話概括我想表達的觀點就是:“你要意識到自己並不差這點資源,你才能夠擁有更多的資源。”

下面我從金錢、時間、社交三個方面來拆分論述。

—金錢—

假如你現在有一萬元的存款,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錢,你將會怎麼做呢?

可能大多數人將會選擇:“拼命的去掙錢並且減少開支來攢錢”這個做法確實有利於你的財富積累,但是它最終只是在一個量級上。

若想要讓你自己的錢整整提高一個量級,你可以做兩件事:

1.拿出一部分錢用來上課、買書、結交大神。

2.不那麼拼命的去掙錢,省下一部分的時間做一些目前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經濟利益、但是長遠來看有利於你自身發展的事。

你只有意識到自己並不差那點錢,才會擁有更多的錢。

—時間—

我在高中時代就有這種強烈的時間的稀缺感:每一天把日程安排的很滿,有時甚至吃飯、上下學的路上也不會讓自己閒著。

因為對時間的稀缺心態,我陷入了沒有什麼清晰規劃的無盡忙碌之中。

這種做法的結果是,事情做不完,產生挫敗感;並且也並沒有得到好好的休息,讓自己勞逸結合去更高效的做事。

我真的很想問問當時的自己:“你真的那麼忙、那麼缺時間嗎?”

引用《稀缺》一書的一個例子:一個好的消防隊,即使平時再忙碌於救火,也要強行劃出時間專門去巡邏、防火。這樣久而久之,達到了城市的火情減少,於是有更多的時間去巡邏的良性循環。

這個例子的啟發於我們而言就是:不要把日程安排的太滿,即使再忙也要留出部分時間用來做預防性事、或者應對突發性事件(比如你今天突然又接到一個需要完成的緊急任務)。

只有你意識到自己不缺時間,才能擁有更多的時間。

—社交—

社交確實很有必要,但有的時候你過於在意,反而會適得其反。

比如你過於在意於是說話做事很緊張、不自然,這樣也會影響到對方讓對方也緊張。於是難以形成好的社交。因此你會陷入你對社交的稀缺心態加深,從此變得更加的緊張的惡性循環。

簡單的說,你對此越敏感,就越容易產生挫敗感。

只有不那麼過於在意好的社交,才會得到更好的社交。

當然,稀缺心態有時並不是什麼壞事:比如你要參加一個什麼競賽,你對自己的時間精力感到稀缺,很珍惜時間,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外出、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此時的稀缺心態很有利於你達到自己的目標。

但是,即使我們刻意讓自己保持在稀缺狀態時也要不斷地提醒自己:稀缺心態是有壞處的。

文字|騰騰
https://www.jianshu.com/p/710e4fc19fd3

====

稀缺心態

有時候,越是缺乏什麼,人就越是會急切地想要去追求那樣東西,卻由於總是局限於眼前的利益和感受,忽略了對長期的影響,最終追求半生卻依然沒有改變稀缺的狀態。

比如有一些缺錢的人,渴望享受擁有的感覺,或者希望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富有,於是通過透支消費的方式去購買各種奢侈品、高檔物品,最終陷入了月光以及還不完的卡數中喘不過氣來,影響了自己的工作表現和生活狀態,也沒有多餘的資金去投資理財和提升自己,最終讓缺錢變成了惡性循環和難以改變的常態。

有一些缺愛的人,希望從他人的身上獲得愛和安全感,於是在擇偶的時候忽略了其他的重要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格、工作情況、經濟條件等等,別人稍微對她好一點就以為遇到了真愛,迫不及待地接受,最終可能遇到的是不適合的人甚至是渣男,反而在感情上受到更大的傷害,形成更大的情感缺口。

所以,當稀缺的時候,不要太急著盲目地追求從而讓自己陷入稀缺陷阱,反而要試著後退一步,分析自己的現狀、造成稀缺的原因、更好改善的辦法,三思而後行,相信會得到更理想的結果。

https://www.jianshu.com/p/01da6c9407f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