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嚴峻程度好像「雷曼2.0」!景氣沉淪正打擊這個關鍵產業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2023年6月29日

彭博資訊報導,最近化學工業公司獲利警訊頻傳,對全球經濟前景可謂惡兆。多家業者甚至警告,這波景氣衰退比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引發的「大衰退」還要嚴重,令人有「雷曼2.0」的感覺。

獲利警報聲此起彼落

上周,德國化工集團朗盛(Lanxess)發布盈餘預警,並警告最近銷量銳減情況比2008/2009那波「大衰退」還嚴重。執行長Matthias Zachert說:「情況感覺就像雷曼第二集(Lehman II)。」

本周三,歐洲香精香料公司帝斯曼-芬美意(DSM-Firmenich)也加入獲利預警行列,指出訂黛米 壓力和去庫存化導致上季調整後盈餘年減30%。

兩周前,英國高性能聚合物供應商Victrex警告,4至6月一季的銷量比去年同期攀抵的紀錄高峰摔落40%。

同一周,美國特殊化工公司卡博特(Cabot)撤回對本年度(至9月止)的財測,歸咎於「去庫存周期拖長」和中國大陸經濟復甦有氣無力。

化工業面臨三大逆風來襲

彭博報導指出,歐美化工業者,以及從事其他景氣循環產業的公司,都面臨類似問題:客戶庫存水位高、數十年來最猛一波升息循環抑制需求,以及中國大陸經濟復甦力道疲弱。

無論稱之為「庫存大去化」、「庫存衰退」或只以傳統的「衰退」稱之,原料和工業界看來很可能正跌向或已陷入這種處境。從上周歐洲和美國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勾勒的一幅晦暗景氣,即可見一斑。

化工業景氣榮枯是全球經濟領先指標

化工業顯然不像人工智慧(AI)那麼熱門、時髦,但仍值得關注:化工業景氣的興衰,常是可靠的全球經濟領先指標,因為這一行位於各式各樣終端應用價值鏈的上游。也因此,最近化工公司密集傳出獲利警訊,確實值得憂慮。

朗盛集團原以為,去年開始的這波客戶去庫存化浪潮應該歷時短暫,不料需求陡降情況卻變本加厲,而且需求疲軟已從營建和電子領域,擴及往常韌性較強、面向消費者的領域。中國大陸經濟成長也未如預期強勁反彈。

 

Exane BNP Paribas分析師Laurent Favre在致客戶報告中形容,化學工業正進入一波「2008/2009式的深度衰退」,整個產業籠罩著嚴峻氣氛。

化工業相關的行業,像是包裝和後勤等,也都傳出獲利警訊,因為客戶寧可讓庫存消化殆盡也不願下新訂單。法說會上提及「去庫存化」字眼的次數已激增。

金融市場尚未準備好因應衰退

然而,拜美國就業和消費者信心仍堅強之賜,全球股市看來仍相當穩健。化工業專家New Normal Consulting董事長Paul Hodges說:「不是化學市場錯了,就是金融市場錯了。我們認為顯然是後者。」

但也有分析師對近來獲利警訊層出不窮做出正面的解讀,認為只不過是供應鏈「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的另一個例子。2021年和2022年初,化學品買家和零售商大肆訂貨,以因應狂湧的需求,並且在通膨與能源價格飆升之際儘量囤貨,以免日後得付更多錢。隨著供應鏈正常化,工業客戶大可消化庫存,但缺料缺貨餘悸猶存,業者不希望庫存降太快,否則又要開始補貨。

不幸的是,需求反彈時點一延再延,令人懷疑根本原因不只是「庫存過剩」,而是出在「需求疲弱」。

需求疲弱其來有自。主要央行仍一心一意提高利率打通膨,在這種大環境下,企業或許希望手頭上保有更多現金。

儘管美國政府經由「通膨削減法」提供大量補貼,帶動一波資本投資熱潮,汽車和航空工業目前看來景氣也相對強韌,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團隊研判,一旦積壓訂單消化完畢,資本財(capital goods)可能是下一個遭遇庫存問題的部門。

在此之前,海運和卡車貨運公司需求已陡降,海運運費崩跌,上周聯邦快遞(Fedex)宣布進一步縮減貨運機隊,以因應需求減緩。

種種跡象顯示需求降溫,但這波景氣下滑應該不至於像2008年雷曼倒閉後引發的那波衰退那麼嚴重,也應該不會掀起系統性骨牌效應。話雖如此,金融市場顯然尚未做好因應的準備。

化工業颳起的不景氣逆風,不會只局限於化工業一隅。

【看原文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