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想逆轉牙周病、一輩子不用植牙!醫師教你100%清潔秘招:很多人沒做到

2024-06-26 
飽飯後你有認真刷牙嗎?牙周專科醫師楊境軒表示,牙菌斑非常黏,而且就算只刷牙也不夠,因為還有隱藏的接觸面需要搭配牙線或牙間刷,才能100%完成牙齒清潔!研究顯示,牙菌斑沒去除,僅僅兩天就有50%鈣化形成牙結石、導致牙周病!想一輩子不用植牙、沒有牙周病,到底正確的刷牙法有哪些步驟?牙線、牙間刷如何使用?罹患嚴重的牙周病導致缺牙又該如何治療呢?
 

「貝氏刷牙法」4步驟!清潔前先挑對牙刷!



根據衛福部調查發現,台灣有高達99.2%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且40歲以上的民眾會缺牙的原因,大多都是因為「牙周病」導致周圍的組織發炎!

牙周病的成因複雜,主要來自於口腔衛生不佳或清潔方式不當,導致牙菌斑及牙結石堆積,楊境軒說,要成功清除非常頑強的牙菌斑,只能用物理性的力量將它刷掉,進行清潔前,醫師首先要教大家如何挑選一支好的牙刷,同時也分享「貝氏刷牙法」的正確4個步驟給大家!

 

如何挑選牙刷:


1. 刷毛:選擇軟毛牙刷,避免傷害牙齦導致牙肉萎縮。
2. 刷頭避免太寬太長的刷頭,容易被臉頰擋住,導致最後一顆牙刷不到。
 

「貝氏刷牙法」4步驟:


1. 刷毛朝牙齒根牙肉交界45-60度,讓刷毛能夠伸進牙齦內清潔。
2. 用橫刷的方式一次刷兩顆,避免大範圍橫刷,容易造成牙肉萎縮或牙根刷耗,一次15-20下,最後再改為由下往上刷。
3. 刷牙的方向可由左而右再往內,維持45度,上下前牙的內側面改成拿直的,單顆單顆刷。
4. 最後刷牙齒上方的咬合面,下排牙刷完後再換上排。
 

潔牙的時機點為何?「牙線」和「牙間刷」這樣用才正確


我們的牙齒充滿著許多細小的牙縫,牙刷刷不到的,就必須靠牙線和牙間刷來幫忙,不過,牙線也不是把線放進牙縫隨便刮一下就好,若不夠深入,底層的牙菌斑是清不乾淨的,因此楊境軒也為大家示範如何「正確使用牙線」,另外,有牙周病的患者,因為牙縫較大,他建議可選擇牙間刷來做清潔。
 

牙線的使用攻略:


1.抽取約一個前臂長的牙線,約45-60公分
2.捲在兩手中指的第一指節
3.清潔後牙時,可用兩手食指將牙線帶進牙縫
4.到牙肉裡面後,貼著牙齒表面成C字型,包覆牙齒的臨界面,由下而上刮除牙菌斑。
 

牙間刷使用攻略:


1. 挑選能進到牙縫裡面的最大size,若進不去不要硬戳,避免造成牙齦受傷。
2. 因應每顆牙的牙縫大小不一,可購買2-3種不同的尺寸來做清潔。

至於我們每天潔牙的時機點為何?楊境軒建議,吃完東西就必須刷牙,若是上班時間不方便使用牙線,至少晚上睡前必需將牙縫清乾淨,這樣一來才能避免牙周發炎的情況。
 

嚴重牙周病齒槽骨流失! 2大「手術療法」拯救你


牙周病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及飲食,不過牙周病的治療程序其實是分階段進行的,若是無法在第一階段治療就讓牙周囊袋恢復,或是降低深度時,牙醫就會評估骨頭破壞的狀況,來判斷是否能使用以下兩種手術方式來進行治療。
 

牙周翻瓣手術(牙周囊袋變淺):


1. 把牙肉翻開,清理牙根表面結石
2. 用器械修補凹凸不平的牙根骨頭,讓牙肉能貼附的更緊密。

缺點:
1. 需將骨頭修掉,可能導致牙肉萎縮,進而出現牙根裸露的狀況
2. 術後敏感的狀況也會比較明顯。
 

牙周再生手術(將缺損的部分補起來):


1. 將牙肉翻開清理表面結石
2. 在缺損處放骨粉、蓋再生膜
3. 縫合牙肉讓缺損處再生。
 

牙周病缺牙、掉牙怎麼辦? 植牙就能一勞永逸嗎?


牙周病在牙齒拔掉後,周圍的組織也被破壞殆盡,只留下一個大凹洞。要在凹洞內重建齒列,楊境軒說,必須先看他的缺牙和骨頭情況,沒有穩固的牙床,就必須先進行補骨建立牙床,這對牙醫來說是最大的挑戰。

重建完骨頭,若患者只缺一顆牙、且前後都有牙齒,牙床條件也不錯,則會有兩種重建的方式可做選擇。
 

重建方式一:製作牙橋



將前後牙齒磨小當作橋墩,再安裝上三顆假牙,也就是傳統的牙橋。缺點是需要磨掉好的牙齒,也因為三顆連在一起,變得不易清潔,容易導致二次蛀牙。
 

重建方式二:植牙



植牙的方式是在缺牙區的牙床內植入鈦合金的人工牙根,等待骨細胞生長後(約3-4個月)卡進人工牙根,此時再利用零件將它接出牙肉外,最後安裝上假牙,這種做法的優點是,清潔較方便,也不會破壞其他牙齒。
https://www.edh.tw/media_article/1418#0701yu
===================

90%的人刷牙刷錯!5字訣刷得好7天逆轉蛀牙、一輩子沒牙周病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老了本來就會掉牙」、「牙齒不好就像白髮、長皺紋是老化的一環」…不少民眾對牙齒有不少錯誤觀念。良品牙醫診所牙醫師黃偉家指出,他臨床曾看過一位90歲民眾的牙齒竟和他一樣多,「牙齒狀況優良與否,取決於有沒有心維持牙齒乾淨」。但是,台灣竟有9成民眾刷牙都刷錯!醫師透露5潔牙字訣,只要有刷牙習慣正確,即使蛀牙也有機會7天逆轉。
 

90%的人刷牙都刷錯了!醫師曝5字訣刷得好7天逆轉蛀牙

蛀牙有牙齒、食物、細菌、時間等4要素。其中,即便食物附著於牙齒上,若無細菌分解,也不會蛀牙;至於口中細菌若分解食物產生了酸,只要透過刷牙,讓酸無法與牙齒長時間接觸,同樣不會蛀牙。

黃偉家醫師曾受媒體訪問解釋,沒確實刷好牙以及用牙線是蛀牙的地雷,若能定期刷牙清除細菌,即能避免蛀牙。值得注意的是,民眾總以為只有會痛才算蛀牙,然而臨床發現,有9成的蛀牙其實無感,因此患者沒有警覺、相當危險。

品御牙醫診所醫師李威風則撰文指出,若蛀牙放著不管,隨著越來越嚴重,除了牙齒敏感外,還可能產生發炎、化膿等症狀,當細菌以侵犯到神經,就需進行根管治療才能保住牙齒。

慶幸的是,黃偉家醫師指出,早期蛀牙時,只是牙齒表面受到酸侵蝕、有些脫鈣、看起來有些泛黃,此時只要透過良好刷牙習慣,並搭配牙線,維持口腔清潔,就有機會透過唾液修復牙齒琺瑯質(牙釉質),逆轉蛀牙、自己好起來。

日本宮田齒科醫院院長宮田隆則曾於《牙好,永不老》書中進一步解釋,唾液中的唾液富酪蛋白(statherin),會與牙齒表面的無機質氫氧基磷灰石結合,修復脫鈣的琺瑯質,因此唾液越多越不容易蛀牙。

那麼,到底該如何透過刷牙維持乾淨的環境讓牙齒能自行修復呢?黃偉家醫師指出,可透過5字訣正確刷牙:

  • 輕:刷牙力道輕。可拿牙刷用刷牙力道刷自己的手指甲測試,若發現指甲泛白,則代表力量過大,刷牙時恐將牙齦刷退縮。
  • 小:牙刷刷頭盡量選擇小尺寸,刷頭太長、太寬在口中都不好用,會被下顎骨的骨頭、肌肉與舌頭擋住,甚至在刷深處時引起嘔吐反應。
  • 多:一次刷2顆,同一區域至少15下。
  • 順序:需有一個自己知道的順序,才不會有牙齒沒刷到。黃偉家醫師自己偏愛從左側上排牙齒外側刷至右邊,再從右邊上排牙齒內側刷至左側,之後再換下排牙齒。「從左邊開始,就是左邊結束」,如此一來即可不錯漏地刷到每顆牙齒。

台中慈濟醫院牙周專科醫師何曉涵則指出,刷牙時,牙刷刷毛要盡可能垂直清潔牙面,若民眾舌頭較大、口底較淺容易嘔吐反射,又或牙齒排列擁擠、傾倒,可使用單束毛牙刷輔助清潔,以免牙菌斑長期堆積,而惡化為牙周病。

除了正確刷牙方式外,使用牙線也相當重要。黃偉家解釋,和只能用來清菜渣的牙籤不同,牙線不只菜渣,還可清除齒縫間黏糊的牙菌斑。而使用牙線也有其訣竅:
  • 拉出一手臂長度。
  • 將部分牙線纏繞在中指上固定牙線,以食指操作牙線。
  • 牙線進入牙縫後,稍微拉成「C字型」環抱住牙齒,由下向上拉清潔牙齒齒縫。由於一個牙縫兩側都有牙齒,雙向都需進行。
  • 清潔完後,中指纏繞新的牙線,使用乾淨牙線清潔下一個齒縫即可。

https://www.edh.tw/article/33336?utm_source=edh.tw&utm_medium=readmore

===================

嚼爆米花、咬吸管都不行!牙醫師絕不做的10件事你也該提防

想擁有一口健齒,只是少吃糖、每天刷牙還不夠!口腔清潔保健對於預防蛀牙與牙周病非常重要,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原來吃錯點心、把牙刷們擺在一起,竟然也是隱隱傷牙的生活地雷。美國牙醫師就曾提醒,為了牙齒健康,以下10件事他們絕對不會做!

「琺瑯質雖然非常堅固,但它不能抵抗一切!」綜合美國牙醫師Jonathan Schwartz和Gregg Lituchy的說法,未完全爆開的堅硬玉米粒和冰塊都十分堅硬,硬要咀嚼會對牙齒琺瑯質造成極大的壓力,不只會讓牙齒產生微小裂隙或碎裂,口腔內細菌也容易趁隙生長而引起齒齦發炎疾病!台灣也曾有牙醫師提醒,芭樂、堅果、牛肉乾也是常見引起牙裂的食物,如果用特定角度咀嚼食物會出現痠痛或敏感,就應儘速前往牙醫診所就診。

傷牙NG行為2:長時間啜飲運動飲料、吸吮含糖、酸性物質


看似健康的運動飲料實際上含有許多糖份與酸性物質,長時間啜飲很可能會損害琺瑯質,並讓細菌侵蝕牙齒。同樣地,長時間含著含糖、酸性食物,例如喉糖、棒棒糖、檸檬含片等,也可能增加牙齒受損的風險。美國牙醫師Alex Sharifian建議最好一次喝完飲料,或用吸管飲用,並避免長時間把食物留在口中導致傷牙。
 

傷牙NG行為3: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美食


碳水化合物吃太多不僅會讓人發胖,麵包、義大利麵、餅乾等碳水化合物也會在口腔中快速地被分解、轉化為糖,成為餵養細菌、引發蛀牙的元凶。牙醫師Gregg Lituch就表示,自己不會吃太多高碳水,即便吃了,也一定會記得刷牙。
 

傷牙NG行為4:把牙刷擺在一起,或直接放在洗手檯上
群聚擺放的牙刷,容易讓其上的細菌互相沾染;而沖馬桶時霧化飄散在空氣中的糞便與細菌,散播半徑可達1.8~2.5公尺,自然也可能沾上牙刷!牙醫師建議最好將牙刷擺在櫃中,或用牙刷套蓋住較衛生,並每3~6個月換新牙刷。當然,沖馬桶時也應蓋上馬桶蓋,減少細菌飄散的機會。

飯後立即刷牙、咬吸管也都傷牙?下一頁還有6種傷牙行為要小心避免喔!

傷牙NG行為5:吃完酸性食物、飲料後立即刷牙

吃完東西後記得刷牙是維持牙齒健康的關鍵。不過牙醫師Gregg Lituchy提醒,高度酸性的食物、飲料會暫時軟化琺瑯質,吃完後立刻刷牙可能反倒讓琺瑯質磨損。建議最好等45分鐘,讓口水稀釋酸度再刷牙。常見酸性食物包括葡萄酒、咖啡、汽水、柑橘類水果、果汁等。

 

傷牙NG行為6:拒絕嚼無糖口香糖


曾有英國研究發現,嚼無糖口香糖能降低28%蛀牙發生率。Jonathan Schwartz說明,嚼無糖口香糖不僅有助口齒清香,還能促進唾液分泌,能自然地幫助牙齒再礦化、防止口腔乾燥;口香糖中的木糖醇更在WHO推薦的防蛀牙排行中位列第四。原來,木糖醇屬於代糖、無法被細菌分解,飯後嚼無糖口香糖因此有助預防蛀牙。
 

傷牙NG行為7:用牙齒當工具


曾用牙齒撕塑膠袋、包裝、開瓶蓋嗎?這不僅可能導致牙裂,甚至還可能傷嘴、下巴痛!牙醫師Jonathan Schwartz表示,用剪刀、刀子100%比用牙齒來得更有效。此外,也不應該用牙齒來咬筆、眼鏡架、吸管,或充當「第三隻手」幫你咬東西,這些習慣都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對牙齒施加過大壓力而傷牙。
 

傷牙NG行為8:刷牙太用力


刷牙太用力不僅會刺激牙齦,還可能損害琺瑯質,牙醫師們建議選擇軟毛牙刷、輕輕潔牙即可。怎樣知道刷牙太用力?可用牙刷刷手指甲測試,若發現指甲泛白,則代表過度用力,可能傷害牙齦囉。
 

傷牙NG行為9:睡前不刷牙


結束繁忙的一天,再怎麼累也別忘刷牙!否則不僅細菌滋生造成蛀牙,牙菌斑還會在24小時內轉變為難除的牙結石。
 

傷牙NG行為10:沒有定期看牙醫習慣
即便再怎麼勤刷牙、用牙線清潔,長出牙結石在所難免。醫師們建議,最好每隔6個月就要看牙醫清一次牙結石,不僅能有效減少細菌量、減輕牙周發炎症狀,還能讓醫師掌握口腔狀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嚼爆米花、咬吸管都不行!牙醫師絕不做的10件事你也該提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anntu111 的頭像
    alanntu111

    alanntu111的部落格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