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雲大師晚年糖尿病纏身! 營養師示警:不是少吃甜就沒事,許多人都忽略「1元凶」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

糖尿病不只要控醣!營養師示警「每餐必吃1物」也會影響血糖:還愈吃愈餓

多數糖尿病人知道要節制飲食,精打細算「糖與油」;一般人也以為含「醣」食物才會引起糖尿病。臺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楊忠偉提醒,其實「鹽」的攝取更要錙銖計較攝取太多鹽,不僅會高血壓,還會影響血糖值,可能使糖尿病惡化或引起慢性腎臟病「鹽」是人體重要元素,但須謹「鹽」慎行,才能常保健康。

外食族飲食注意 鹽不小心易超標

李先生是外食族,每天至少兩餐都是在外解決,最近公司安排健檢,發現竟然已經出現三高問題,甚至還有初期糖尿病症狀。楊忠偉營養師表示,造成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原因,大部分都是「飲食」出問題。

食物加入油、鹽、糖可以刺激味蕾,但過量會增加身體負擔。楊忠偉營養師進一步解釋,過多的油影響血管內皮組織醣太多會讓血液變濃稠流動變慢鹽過量則會讓水分滯留體內,增加心血管負荷。建議外食族選購食物要多用心,油炸、醃製、勾芡或羹湯類食物,甚至連沾醬、調味粉,鹽分都很容易爆表,建議淺嚐即可,選擇最接近原形、原味的食物最好

每日鹽分攝取有限制 勿忽視鈉離子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日鹽分攝取總量大約在6公克(2400毫克)左右建議糖尿病人控制鈉的攝取,每日盬攝取量為4至6公克。文獻指出,食鹽富含鈉離子,每1公克食鹽,大約含有400毫克鈉,鈉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也不能過量。

「控醣」對「鹽」要謹慎 避免獨門醬汁

家醫科醫師李宜軒分析,許多餐廳的美味佳餚,常靠「獨門醬汁」調味,這是外食族群「鹽」容易超標的原因,而鹽吃太多不只會高血壓,還會傷及腎臟。高鹽飲食和肥胖有關,因為肥胖會讓胰島素阻抗增加,且使用效率變差,所以會分泌更多胰島素,讓病人更容易飢餓,惡性循環下,不只體重變重,更讓血糖居高不下。因此,糖尿病人要「控醣」,對「鹽」也要斤斤計較。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https://www.ttvc.com.tw/a-26567.html

===================================

每4人就有1人中!專家示警「3狀況」都屬糖尿病前期 冒三多一少已經來不及

國際糖尿病聯盟 (IDF) 指出糖尿病目前已影響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從2000年的1.5億人,到2017年時已快速成長近三倍,增加至4.25億人,預估2045年將持續成長至6.29億人。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50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並且每年以16萬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不容小覷,背後所產生的醫療負擔也相當龐大。

 

初期沒有症狀 出現症狀往往無法逆轉

 

IDF指出,認識糖尿病和瞭解病情的管理就是預防糖尿病的第一步。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糖尿病在發展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常見大多數人等到出現現多吃、多喝、多尿或體重減輕的症狀時,才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罹患糖尿病,甚至是把這樣的症狀當作是吃多還變瘦的僥倖,等到出現相關併發症(傷口不易癒合、視力受損、泌尿道反覆感染等症狀)再去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因為罹患糖尿病。

 

(推薦閱讀:血糖升高沒感覺!多數糖尿病「都有這壞習慣」 出現胃口不好、腹痛恐已酮酸中毒

 

這樣的情形可見民眾對於糖尿病的認知與警惕性略嫌不足,也因為沒有定期健康檢查,可能早已身處於糖尿病前期卻毫無查覺,錯失逆轉機會

 

(推薦閱讀:容易冷又怕熱恐是糖尿病徵兆! 身體「3個非典型症狀」也要注意

 

糖尿病前期 3種狀況都算

 

國健署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盛行率約25%,等於每4人就有1人處於糖尿病發生的高風險中。事實上,要如何檢視血糖狀態相當簡單,只需透過抽血檢驗就能知道。

 

根據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定義,有3種狀況都屬於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值:空腹血糖值是檢測8小時未進食的血糖值,指數介於100125mg/dL就屬於糖尿病前期

糖化血色素(HbA1cA1C可反映過去23個月的平均血糖狀,指數介於5.76.4%就屬於糖尿病前期。

口服葡萄耐受試驗口服75克葡萄糖溶液並在2小時檢查,可檢視了解身體對糖分的代謝能力。指數介於140199mg/dL就屬於糖尿病前期。

 

(推薦閱讀:「糖醣」飲食陷阱多,小心吃多了血糖飆升!「1食物」不甜,卻導致飯後血糖值飆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也指出,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逆轉的,研究證實,改善不良的生活型態作好體重管理、腰圍控制以及定期健康檢查,可以降低五成以上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推薦閱讀:少吃澱粉、甜食血糖還是高? 營養師曝「低GI飲食陷阱」:很多糖尿病人都吃錯了

血糖控制不佳 當心嚴重併發症

 

糖尿病病友若後續血糖控制不佳,更要當心潛藏的併發症危機,將會提高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牙周病、糖尿病足等疾病風險;錢政平強調,尤其是心血管疾病,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裡就有提及全球糖尿病患有三分之一罹患心血管疾病,五成的死因可歸因於心血管疾病,又以冠狀動脈疾病和腦中風影響最多。另外,台灣洗腎人口高居世界第一,背後最主要原因正是「糖尿病」所造成。

 

(推薦閱讀:「每天吃便當」小心得糖尿病!原因曝光 專家授「外食4小動作」安心吃

 

日常生活這樣調整 確保血糖不超標

 

錢政平提醒,若有高血糖問題的人,生活上除了改善生活型態、培養運動習慣飲食上也須遵循三少一高(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幫助控制血糖、控制體重、依照醫師指示規率服藥之外,還需定期測量血糖以便確保血糖在正常控制範圍內。

 

https://www.ttvc.com.tw/a-26117.html

=====================================

防糖尿病、控血糖!研究認證「10種食物」跟著吃就對了 早餐要吃蛋

 

你知道嗎?想預防糖尿病,飲食其實非常重要,根據Healthline的報導指出,糖尿病主要目標為控制血糖以及預防併發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慎選食物。根據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數據指出,有大約1億的美國成年人罹患糖尿病,或處於糖尿病前期階段。由於糖尿病會導致其他嚴重併發症,例如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和神經系統等問題,因此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飲食非常重要,以下10種食物有助於控制血糖:
1、富含優良脂肪的魚類:包括鮭魚、沙丁魚、鯡魚和鯖魚等魚類,都含有omega-3脂肪酸、DHA和EPA,可減少發炎並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有益於心臟健康,研究指出吃富含優良脂肪的魚有助於調節血糖。

2、酪梨:研究顯示這種熱帶水果富含健康的不飽和脂肪,不僅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還有穩定血糖的功效。在沙拉或三明治上,放上美味的酪梨片是不錯的選擇。

3、核桃:堅果是攝取omega-3脂肪酸的優良來源,有助於穩定血糖2018年發表的1項研究發現,在過去24小時內吃過核桃的參與者,與沒有吃堅果的人相比,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少了一半。生吃或將核桃烤過後再吃,都是完美的隨身零食。

4、蘋果醋:醋是一種古老的滋補品,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說法,蘋果醋對於改善胰島素阻抗或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反應,有顯著作用。建議將蘋果醋當作沙拉醬或作為滋補品來食用,也可以在吃早餐30分鐘前喝1到2湯匙用水稀釋過的蘋果醋。

5、肉桂:發表在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護理期刊》上的1項研究發現,每天食用肉桂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三酸甘油酯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總膽固醇皆同時降低。由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健康者的2倍甚至更多,因此這些指數的下降,對第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有很大的幫助。在日常飲食之中,也能在希臘優格、早餐燕麥或冰沙上撒上肉桂。

6、綠色蔬菜:綠色蔬菜的熱量較低,容易消化吸收、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因此對於血糖數值不會造成顯著的影響。菠菜、羽衣甘藍和其他綠色蔬菜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許多醣尿病患者往往缺乏維生素C,建議適量補充綠色蔬菜。

7、蛋:2019年的1項研究發現,早餐吃雞蛋等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有助於糖尿病患者全天的血糖控制。最近的研究推翻了吃雞蛋會導致心臟病的舊假設,新的研究表明,每周吃6到12個雞蛋的飲食模式,並不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8、奇亞籽:根據Healthline的報導指出,奇亞籽是糖尿病患者的絕佳食物,因為它們的纖維含量非常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極低,可以透過奇亞籽中的黏性纖維,減緩食物通過腸道時的消化速度,來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9、豆類:價格平實、營養豐富且超級健康的豆類,可以幫助預防和控制糖尿病豆類的升糖指數很低,這使它們成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選擇。臨床也證明豆類可以改善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重、空腹血糖和心血管危險等因素。

10、希臘優格:一項針對超過10萬名參與者的所進行的長期研究發現,每天飲用6至8盎司的希臘優格,能夠使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降低18%。

https://www.ttvc.com.tw/a-25332.html

=======================================================

少吃澱粉、甜食血糖還是高? 營養師曝「低GI飲食陷阱」:很多糖尿病人都吃錯了

不少人抱怨:「我已經少吃澱粉類的食物,為什麼血糖還是控制不好?」其實,血糖的高低,可能跟所吃進的食物GI值高低有關係!

 

GI值食物 血糖上升速度較快

 

GI值,中文稱為「升糖指數」,指的是當人體吃進食物後,造成血糖上升速度的快慢數值,若吃進高GI值的食物,血糖上升速度較快;相反的,攝取低GI值的食物,血糖上升速度則較慢。

 

(推薦閱讀:空腹吃「5類食物」會胖、傷腸胃、血糖失控! 吐司、豆漿、香蕉都上榜

 

營養師張斯蘭表示,想要控制血糖指數,第一步就是做好飲食管理,尤其糖尿病患的飲食原則應堅持「低GI飲食」,因為低GI食物轉化成葡萄糖的速度較慢,餐後血糖上升的幅度自然相對較少,就能達到控制血糖的功效,進而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

 

(推薦閱讀:糖尿病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 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挑選低GI食物 6守則跟著做

 

但該如何選擇低GI食物?相同熱量的食物,會因為食物的種類、烹調方式、來源及含纖維量的不同,導致GI值的不同嗎?張斯蘭說明,健康且正確的低GI飲食,還是有幾個配合要件,以下列出6項原則做參考:

 

1盡量攝取食物原本的樣貌愈精緻的食物,GI值則愈高,高GI的食物(GI值≧ 70),像是太白粉、糕餅、餅乾、烘焙類、白飯、白麵包、白麵條等,餐後會使血糖迅速飆升,建議避免食用,應攝取而未加工過且盡量愈是原始的食物,GI值才會愈低。

 

(推薦閱讀:愛吃麵包、土司、烏龍麵小心糖尿病! 專家曝飲食「犯1忌」所致

 

2纖維量愈高,GI值愈低因為纖維質有助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蔬菜類纖維質較高,所以GI值普遍較低,特別注意的是,除了馬鈴薯的GI值較高外,其餘的蔬菜多半都是纖維含量愈高,GI值就愈低。

 

(推薦閱讀: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 含糖量其實沒差!這些無糖食物也是陷阱

 

3總熱量不應過高:雖然攝取低GI值的食物可以控制血糖上升的速度,但攝取的總熱量若過高,仍然無法達到控制血糖的要求,正確做法應該是選擇低GI食物的同時,也配合總熱量的攝取,才是達到控制血糖的正確做法。

 

(推薦閱讀:低GI飲食減肥怎麼吃? 專家解密「變瘦關鍵」:少了它小心更胖

4適當分配醣類、脂肪及蛋白質的攝取量:一般而言,人體每日正確的熱量分配應該是醣類不超過60%、脂肪不超過30%,蛋白質約為15%。老年人或腎臟功能不佳的病患,對於每日蛋白質的攝取量應視病情而定。

 

5選擇品質好的油脂油脂好壞對於糖尿病患可是相當重要的,應少攝取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固態油脂食物,正確做法應是選擇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且避免攝取油炸、油膩的食物,否則可能會使糖尿病患病情惡化,甚至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機會。

 

6選擇食物質量並重:最常吃的主食不外乎是米飯、麵條等,雖然這些食物是供應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但因米飯、麵條的GI值高,讓許多糖尿病患不敢吃;其實,只要能配合一些低GI的食物一起進食,配合更恰當的烹調方法,就可改變血糖吸收的速度。

 

(推薦閱讀:吃麵比吃飯更容易胖?乾麵、湯麵哪個好? 營養師公布「正確答案」

 

特別注意的是,雖然蛋白質及脂肪這兩類食物,均會影響碳水化合物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速率(含量愈高,GI值愈低),但若腎功能不佳的患者應遵循營養師的建議,切忌盲目亂吃;而攝取過量脂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攝取蛋白質及脂肪這兩類飲食,應特別注意。

 

延伸閱讀:
·美CDC公布「10種食物」控血糖、防糖尿病! 蛋、酪梨、魚類都上榜
·「糖尿病第一個症狀」非多吃、多喝、多尿! 醫示警:每4位病人2至3位都中

https://www.ttvc.com.tw/a-18491.html

 

=========================================

中年男「夜多尿難成眠」是攝護腺惹禍?老化正常?醫揭「夜尿症」迷思
2022-09-29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糖尿病纏身! 營養師示警:不是少吃甜就沒事,許多人都忽略「1

旅居國外的50多歲的林先生,夜夜多次起床小便,睡眠被打斷長期失眠的他,影響工作表現,被迫提早退休離開職場。深受「夜尿」困擾的林先生,一直以為「攝護腺肥大」是病因,返台求診時,急著要求醫師手術,結果經診斷,發現他並非攝護腺惹禍,而是嚴重的「夜間多尿症」。

「夜尿」是因為「攝護腺肥大」? 和「正常老化現象不用醫」?

排尿出問題,不少男性易自行腦補,認為是攝護腺肥大造成夜尿問題!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許毓昭醫師受訪時表示,夜尿雖是攝護腺肥大七大症狀之一,但即使接受攝護腺手術,夜尿也不一定會改善,而可能是腦部賀爾蒙異常。此外,台灣人口高齡化之際,下泌尿道問題也隨年齡增加而提高發病率,夜尿就是其中一種老化好發的疾病,卻常被患者當成老化正常現象而不常求診。

事實上,晚上起床排尿超過兩次以上(包括兩次),就可能是「夜尿症」;若夜晚的排尿量加起來大於整天尿量的1/3,即屬於「夜間多尿」(Nocturnal polyuria)。

恐耽誤治療 醫籲正視:「夜間多尿症」是種「疾病」,不僅是「症狀」

「夜尿症」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因夜尿是一些疾病的外顯症狀,例如攝護腺肥大、糖尿病等。收治上述中年男性病患的許毓昭醫師表示,從患者的排尿紀錄發現,他每晚起床6、7次小便且尿量超過1,000cc,不僅造成睡眠障礙,求診時情緒也顯得焦慮不安,因此確定讓他身心困擾的疾病是「夜間多尿症」而非攝護腺造成。經過開立口服抗利尿激素藥物一週後,患者的夜間多尿症就獲得明顯改善,現在的他已順利返回工作職場。

醫警告:睡前滑手機亮暗差使腦部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 恐罹患「夜間多尿症」

「夜間多尿症」的致病原因很多,年齡是首要因子外,許毓昭醫師強調,臨床觀察最大宗的原因來自腦下垂體功能異常。正常狀況下,腦下垂體會分泌抗利尿激素(ADH),使尿量減少、尿液濃縮,一旦身體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就會導致夜間尿量多。除腦部退化外,近年也發現夜晚光線的「亮暗差」也是影響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原因之一。研究發現,人造光像是手機等3C產品,在黑暗環境其藍光的刺激打破日夜交替規律,讓大腦不知道要休息,使得睡眠週期延後,連帶影響腦下垂體荷爾蒙分泌功能失調,長期下來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睡覺時尿液無法濃縮而尿量無法減少,造成夜間多尿!

50歲以上就該注意「夜尿」狀況 求助泌尿專科醫師確認病因 對症下藥!

因夜尿症導致「中斷睡眠起床如廁」,可能造成精神和身體健康下降而使得患者的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除造成包括心血管疾病風險、心情沮喪、焦慮,甚至認知及記憶障礙。年長患者夜晚起床如廁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增加,進而提高死亡率。

若確定罹患「夜間多尿症」,從生活方式調整,是患者改善狀況的第一步,包括:睡前至少2小時減少水分攝取、晚上不要喝刺激性飲料,如含咖啡因飲品、減少睡前3C產品使用及睡覺時關燈睡。但隨著症狀的變化,除了生活方式外,遵醫囑按時接受藥物治療調節荷爾蒙相當重要。目前已有口服的合成抗利尿激素藥物,睡前補充可有效改善夜尿症狀,研究顯示抗利尿激素藥物可減少高達5成以上的夜尿次數,並增加2小時以上的連續睡眠時間,提高睡眠品質,精神狀態也有顯著改善。

許醫師呼籲,「中年男性應牢記『夜尿二三四』口訣,夜尿超過2次以上且尿量大於整天1/3,就要懷疑自己罹患夜尿多尿的可能性,因40歲以上盛行率達4成」,一旦年過50歲更須密切當心,不要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沒藥醫,也不要自己嚇自己誤以為是攝護腺肥大要開刀,就醫求助泌尿專科醫師診斷,確認病因,對症下藥治療才是第一要務!

了解更多:『夜問AI智能聊天室』https://r.botbonnie.com/XKnfh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5233

=================================

一夜多次將引爆慢病連鎖效應!全台超過200萬男性恐中標「夜尿型中年危機」不自知
2023-02-14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夜尿症成因有很多,包含膀胱儲存能力變差、慢性疾病用藥、睡眠或情緒問題

許多男性以「一夜多次」為傲,但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秘書長許毓昭醫師警告,男性的一夜多次若是指夜間多尿、頻尿,且中斷晚間的睡眠,將可能與心血管疾病、代謝、免疫疾病相關。籲民眾如出現「每晚排尿次數多於2次」的狀況,應盡速至泌尿科就診找出問題。

小心隱形殺手!夜尿導致睡眠中斷恐引爆3大慢病危機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醫師表示,根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定義,若1晚至少2次以上尿意強烈造成睡眠中斷,可能是「夜尿症」;若夜間尿量大於整天尿量的1/3,即屬於「夜間多尿」(Nocturnal polyuria),且臨床統計,近9成的夜尿症均屬於「夜間多尿」的範疇。據統計,台灣50歲以上男性夜尿症盛行率超過32%,且隨年齡增加盛行率越高。若以最新人口數推估,全台超過200萬的50歲以上男性飽受夜尿困擾,其盛行率已不亞於常見的三高疾病。

此外,許毓昭醫師憂心表示,有不少國際研究證實,夜間多尿導致睡眠品質差、睡不好、睡不夠等狀況,睡眠不佳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導火線,若處理不慎恐進一步發生國人常見十大死因中的三高問題!提醒民眾應時時留意自己的排尿狀況,切勿讓夜間多尿的警訊,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

  • 夜尿睡不好的慢病危機1: 免疫力下降癌症併發機率增

國際研究指出,慢性或急性的睡眠剝奪,會降低體內與免疫力相關的自然殺傷細胞比例與活性,影響人體對病毒與細菌的抵禦功能,提高其他疾病如癌症併發的風險。

  • 夜尿睡不好的慢病危機2:心血管疾病風險高3倍

一項國際臨床研究指出,睡眠不足導致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加,已證實與心血管症狀有顯著關聯。此外,夜間醒來的次數越多,心絞痛和心律失常的發生率也將會提高。日本研究也顯示,每天睡眠不到五小時的男性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是睡眠良好男性的2-3倍! 

  • 夜尿睡不好的慢病危機3:糖尿病風險提升

國際研究觀察,睡眠不足會增加交感神經的活動,進一步影響胰島素阻抗、新陳代謝異常,增加併發糖尿病的機率。

超過75%夜尿症患者同時患有三高疾病

廖俊厚醫師分享,門診曾有位53歲男性,因誤將夜間多尿視為正常並長期隱忍,直到睡眠問題大幅影響白天工作才至泌尿科就診。就醫時才發現自己的夜尿症是因為夜間多尿所造成的,且長期的睡眠品質不佳也有可能是近年來健檢報告中,心血管數值惡化的潛在導因。廖醫師進一步解釋,不僅夜尿症,起床如廁導致睡眠品質不佳是百病之源,生理上更提高罹患慢病風險,增加民眾未來的醫療投資。國外已有國際研究證實超過75%的夜尿症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廖俊厚醫師提醒50歲後民眾,想要健康老化,積極處理不起眼、容易忽略的夜尿症狀是關鍵,不應置之不理。因此如發現疑似夜尿現象,就應儘早至泌尿科就診找出問題,千萬不可小覷夜尿型中年危機引發的慢病連環爆。

對抗「夜尿型中年危機」 口服賀爾蒙藥物可有效改善

夜尿症成因有很多,包含膀胱儲存能力變差、慢性疾病用藥、睡眠或情緒問題。然臨床觀察,最大宗的原因來自腦下垂體功能異常,使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導致夜間尿量太多。許毓昭醫師叮嚀,夜間多尿絕非正常現象,且是可透過藥物控制的疾病,目前已有口服的合成抗利尿激素藥物,睡前補充可有效改善夜間多尿症狀。國外研究顯示,抗利尿激素藥物可減少晚間高達5成以上的夜尿次數,並增加兩小時以上的連續睡眠時間,提高患者的睡眠品質。

廖俊厚醫師也提醒,民眾在家還可透過LINE「夜問AI智能聊天室(https://r.botbonnie.com/Uh3TF;或搜尋Line ID: @220nokgt)」,簡單了解自己的排尿問題並評估自我狀況。該智能聊天室也彙整全台超過300家泌尿專科醫療院所資訊,讓民眾能找到離自己最近的就醫管道,終結惱人的夜尿症困擾,以免因睡眠品質不佳連帶「夜尿型中年危機」找上身,引發更多健康問題。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782

==========================================

「瘦胖子」是什麼? 糖尿病死亡風險較肥胖者高2倍
2023-01-30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有些人看起來瘦,脫掉衣服後卻有個圓滾滾的大肚腩;或者體重、BMI量起來都標準,但肌肉量卻過低、體脂肪過高,這類的體型就是俗稱的「瘦胖子」。

你聽過「瘦胖子」嗎?國泰綜合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黃柏堯說明,大家都知道肥胖不健康,但其實「瘦也不一定代表健康」,有些人看起來瘦,脫掉衣服後卻有個圓滾滾的大肚腩;或者體重、BMI量起來都標準,但肌肉量卻過低、體脂肪過高,這類的體型,醫學上稱作metabolically obese normal-weight (MONW), 或正常體重肥胖 (normal weight obesity),也就是俗稱的「瘦胖子」(skinny fat)。  

《美國醫學會雜誌》於2012年發表一篇研究表示,近四分之一的瘦子患有糖尿病前期。更驚人的發現是,一個被診斷患有糖尿病的瘦胖子,比被診斷患有糖尿病肥胖者,死亡風險高出兩倍。 為什麼明明體重都標準,體脂肪卻降不下來?   

罪魁禍首在於「胰島素失衡」,由於胰島素負責調節血糖,會把血液中多餘的糖儲存為脂肪,若胰島素長期過高,就會引發代謝及荷爾蒙的變化,導致慢性發炎及肌肉流失,進一步加劇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惡性循環,無論是胖或瘦。   


定期追蹤血液及血壓

因此,黃柏堯建議,民眾若有糖尿病及早發型心臟病的家族史,即使本身沒有肥胖,仍應定期追蹤以下的常規血液檢查及定時量血壓:

1. 空腹血糖(理想:低於 90 mg/dl)

2. 三酸甘油酯(理想:低於 100 mg/dl) 3. HDL 高密度膽固醇(理想:大於 60 mg/dl)

4 血壓(理想:低於 120/80)   

最後,瘦胖子要如何避免糖尿病上身呢?其實解方與處理肥胖一樣,就是降低慢性發炎、降低體脂肪、增加肌肉量。

  • 低GI飲食,且三餐都要有蛋白質。
  • 吃高品質好油,不吃精製加工植物油及反式脂肪。
  • 不喝含糖飲料,包含果汁。酒精類飲品每週不超過三杯。
  • 少碰精緻糖、精緻澱粉、罐頭、速食等加工食品。
  • 運動:有氧運動改善新陳代謝,重力訓練增加肌肉量。
  • 充足的睡眠:每晚7-8小時;並配合規律的就寢時間。
  • 營養補充品:綜合維他命、魚油,及維生素D3。   

黃柏堯呼籲:「切記,瘦不等於健康!」隱形肥胖比體重過重更危險,定期追蹤自己的代謝指數,保持維持良好的飲食。

原文出處:

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1900/259-1-3.pdf

==========================

糖尿病患謹守1原則 義大利麵、壽司和甜食都能吃!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為了不讓血糖飆高,有些人說可以吃些清淡的食物,例如可以吃火鍋最愛加的冬粉、美味的義大利麵或是日式料理的壽司;沒錯,要控制血糖,其實任何食物都可以吃,只是因為義大利麵、壽司或冬粉等,都屬於澱粉類(五穀根莖類),一樣得照著量份吃,不能超標。一份主食(1/4碗飯)約70大卡,同樣是70大卡,冬粉則因為熱量低,所以可以吃到1/2碗,可以吃的份量比米飯還要多,而且比較有飽足感,但是,吃太多血糖還是會高。

另外,很多病患認為要預防糖尿病就是不吃甜食,但甜食並非不能碰,主要看是哪一類的甜食,如果是加工類甜食(例如餅乾、蛋糕等),不只含糖類、澱粉,還有很多油脂,能少吃是最保險的,如果真的很想吃,就要盡量避開鮮奶油,以減少脂肪的攝取。

做好總量控制,吃得健康又滿足

國泰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瑜忻特別提到,糖尿病患者會有個別差異,剛診斷出來的糖尿病患,比較無法精確掌握食物的量,建議先試著吃吃看,並測量血糖,例如基本上,糙米雖然比白飯安全,但有些病患吃糙米時,血糖也會快速升高,應該要多注意,並配合醫師或營養師給的建議。

另外,像有些人白天的工作量大不能挨餓,因此,白天可以多吃一點主食類,晚餐時間就要吃少一點,醫師也會因為病人體形胖或瘦,給予每日攝取卡路里的建議,但均衡攝取的飲食原則不變,加上只要是天然食物,沒有什麼是絕對不能吃的,主要就在份量的控制,太多太少都不好。

六大類食物均衡吃、不過量、避免精緻加工製品,只要掌握住這些飲食原則,不管是已經在使用降血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或只是血糖偏高、但還未到吃藥的程度者,甚至健康的人,都可以吃得健康又滿足。

飲食不受控,高血壓、高血脂跟著來

 

不只有糖尿病會影響三高中的另外兩高(高血壓、高血脂),飲食攝取也會影響高血壓、高血脂,所以,若沒有建立良好的飲食型態,不管有沒有糖尿病,都很容易出現高血壓和高血脂。而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族群,即便年紀還輕,也要及早預防,尤其糖尿病已越來越年輕化,20、30歲就得到糖尿病已經很常見了。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星雲糖尿病纏身近失明、頻洗腎 控糖8項指標怎麼看?

「瘦胖子」是什麼? 糖尿病死亡風險較肥胖者高2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6735

============================

人類的消化系統

人體的消化系統主要由消化道消化腺組成。一個正常男性成人的消化道大約長6.5米,由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組成。消化道是一條連接口腔和肛門的管道,由許多負責處理食物的構造組成。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以消化食物。

人類的上消化道由食道組成。[5]口包含口腔黏膜唾液腺,舌頭和牙齒。在口後面是連接着一條由肌肉組成的中空管道,即食道。食道通過肌肉的收縮和放鬆,把食物向下推,穿過橫膈膜到達胃。[6]


下消化道包括腸和肛門。腸是消化系統中,由肛門之間的消化管道,為大部份化學消化過程的所在地,將食物營養吸收。 小腸環狀皺壁及絨毛,與微絨毛。可以增加腸道的表面積。絨毛內包含乳糜管及微血管,乳糜管吸收脂溶性養分,如:甘油、脂肪酸、維生素ADEK等。微血管吸收水溶性養分,如:單醣、胺基酸、維生素BC等。空腸可吸收像胺基酸脂肪酸等的養分。迴腸腸絨毛可以吸收維生素B12膽汁酸,也可以吸收其他養分。 大腸盲腸,連接着闌尾。 結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結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但其中也有一些可以生成維生素K的細菌。直腸,是人的消化系統的一部分,它是的最後一部分,位於肛門的前面,其作用是積累糞便。當直腸中的糞便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向大腦通知這個狀態,以便排便。最後由肛門排出糞便。另外,人類進食的時候,會通過咀嚼動作將氣體吞入消化道,同時進入腸道的食物也會經過細菌發酵產生較多的氣體,這些氣體經過人體消化道的蠕動逐漸被運送至肛門,通過放屁進而排出體外。

人類消化腺又分為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兩種。 小消化腺是散在於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內的小腺體。這類腺體數量甚多,如胃腺腸腺等: 大消化腺位於消化道外,它們主要通過導管將分泌物排入消化道內。大消化腺主要有:三對唾液腺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肝臟胰臟

食物通過消化道需要的時間會隨許多因素而不同,吃飯後約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胃部才會有一半排空,要二個小時胃部才會全部排空,讓食物進入小腸。小腸一半排空也需要一至二個小時,食物到達結腸約需12至50小時,會隨個別情形有很大的差異[7][8]

Digestive system diagram zh-hant.svg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6%B6%88%E5%8C%96%E7%B3%BB%E7%BB%9F#:~:text=%E9%A3%9F%E7%89%A9%E9%80%B2%E5%85%A5%E5%98%B4%E5%B7%B4%E4%B9%8B%E5%BE%8C%EF%BC%8C%E5%B0%B1%E6%9C%83%E9%96%8B%E5%A7%8B%E9%80%B2%E8%A1%8C%E6%B6%88%E5%8C%96%E9%81%8E%E7%A8%8B%E3%80%82%20%E9%A3%9F%E7%89%A9%E5%BE%9E%E8%83%83%E8%A2%AB%E9%80%81%E5%85%A5%E5%B0%8F%E8%85%B8%E5%BE%8C%EF%BC%8C%E5%90%84%E7%A8%AE%E5%90%84%E6%A8%A3%E7%9A%84%20%E9%85%B6%20%E5%B0%B1%E9%96%8B%E5%A7%8B%E6%B6%88%E5%8C%96%20%E7%A2%B3%E6%B0%B4%E5%8C%96%E5%90%88%E7%89%A9%20%E4%B9%9F%E5%B0%B1%E6%98%AF,%E9%86%A3%E9%A1%9E%20%E3%80%81%20%E8%9B%8B%E7%99%BD%E8%B3%AA%20%E5%92%8C%20%E8%84%82%E8%82%AA%20%E3%80%82

===============

食物通過消化道的過程

糖尿病纏身! 營養師示警:不是少吃甜就沒事,許多人都忽略「1

當您吃下一口最喜歡的食物後,它就會一路前進。想像一下吃了點心之後,它便展開消化系統之旅。以成熟多汁的蘋果為例,它是富含營養素的水果,能供您的身體使用。

但這個水果如何讓您的身體使用呢?畢竟,人體血液無法輸送微小的蘋果通過動脈和靜脈,而是身體利用一些化合物使蘋果鬆脆和甜美。

這些化合物是通過消化過程從食物中被萃取的。這就是脂肪、糖、蛋白質、纖維和必要維生素礦物質及其它重要營養素從食物中被吸取出來為您的身體提供動力的方法。消化還能排除廢物,而這個過程在您體內一直持續著。

從餐盤到排便,您吃下的食物需要長途旅行經過您的消化系統。來看看這些食物在消化後會遵循的路徑:

口腔 >> 食道 >> 胃 >> 小腸 >> 大腸

在消化旅程的每一步,食物都會被改變並分解成可用的碎片。通過逐步對該系統進行模塑,您可以更仔細地瞭解食物進入體內後的命運。

學習有關消化的詞彙

糖尿病纏身! 營養師示警:不是少吃甜就沒事,許多人都忽略「1

在探討消化系統的來龍去脈之前,讓我們先瞭解一下詞彙。 明白了與消化過程相關的詞語將讓您更輕而易舉地瞭解它。

  • 食團:食物在口腔內經咀嚼後與唾液混合形成的團塊
  • 咽喉:喉嚨,連接口腔與食道的空間。
  • 括約肌:控制液體和固體從一個器官到下一個器官的肌肉環。
  • 食糜:是一種離開胃並經過小腸的混合物,成份為部分消化的食物和消化液
  • 絨毛:覆蓋在腸壁上的微小指狀突起。
  • 膽紅素:紅血球降解而釋放的色素。
  • 糞便:消化後殘留的廢物。

口腔

糖尿病纏身! 營養師示警:不是少吃甜就沒事,許多人都忽略「1

到目前為止,吃東西是消化過程中最令人愉快的部分。您的口腔和舌頭會遇到各種不同種類、質地和口味的食物與飲料,它們一起通過將您吃的食物分解成易於吞嚥的小塊來開始消化。

您可能會認為消化是從咬一口開始。但在某些情況下,它甚至在此之前就開始了。看到、聞到或想到食物,就足以引發唾液分泌反射,這就是為什麼當您餓的時候就會流口水。咀嚼的動作也會產生唾液,它可以滋潤和潤滑食物,便於吞嚥。

想想蘋果。下午,當您需要一些東西讓您撐到晚餐時,吃一個蘋果是很好的選擇。單單想到鬆脆的水果和甜美、濃醇的果汁,就會讓您流口水。

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富含澱粉酶這種消化酶。唾液澱粉酶將澱粉分解成稱為麥芽糖的雙鏈糖,這種單醣隨後將進一步分解為可用作細胞能量的單一葡萄糖分子。

舌頭的動作在消化過程中也很重要。食物被咀嚼並與唾液混合後,就可以吞下。您的舌頭將食物攪搗、模塑成食團,並將其引導至喉嚨後部。當您吞嚥時,食團被推入咽喉並進入食道。

消化道小知識#1 – 口腔中的唾液腺每天分泌1至1.5公升的唾液。

食道

食團從口腔經過食道到達胃部。這個關鍵性的連接器由其上端和下端的兩個括約肌保護著,這些圓形的肌肉在您吞嚥時就像打開和關閉錢包一樣。

每個括約肌獨立工作。上食道括約肌引入來自咽喉的食團,而下食道括約肌則將食道的內容物排空進到胃裡;它也可以打開以釋放積聚在胃裡的氣體,這就讓您打嗝。

推動食物和飲料通過食道的力量稱為蠕動。在食團被吞嚥後,組成食道的平滑肌就開始規律地收縮。由蠕動產生的波浪狀運動在整個消化道中持續,這種在胃部、小腸和大腸的運動將推動食物通過消化的所有階段。

重力也能幫助食物通過食道。只要坐直,您吃的食物可以快速而舒適地沿著食道進入您的胃。

消化道小知識#2 – 食團從咽喉通過食道進入胃只需要8秒鐘。

當您咬、咀嚼和吞嚥時,食團就落入您的胃裡。胃充當儲存器,在進餐過程中小量小量地接收食物,很快地儲存了大量食物,然後長時間消化。

這是值得注意的,因為清空的時候,成年人的胃容量為75毫升。但它可以在用餐過程中伸展並容納一公升食物;這是原來容量的10倍以上。

假設您決定吃超過一個蘋果,或者吃優酪乳、火雞三明治和一些胡蘿蔔。這對您身體來説是大量的食物。由於您的胃是為了容納所有食物而設計的,因此您無需擔心它的接縫爆裂。您的胃會隨著吃的食物一步一步變大,並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處理所有食物。

胃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器官。它攪拌、擠壓、研磨食團,並將它們與胃分泌物混合。蠕動持續在胃中進行,它是將食物與胃酸混合的驅動力。胃分泌物有助於使營養素稍後在小腸中被吸收。

這種消化液是強鹽酸。它的強度足以將緊密結合的蛋白質分解成多肽鏈(較小的胺基酸鏈)。它還可以殺死某些可能存在食物中的潛在有害細菌。

由於胃酸是如此強烈,其分泌就需要仔細地監督。在用餐開始時,胃功能才剛剛開始暖身,因此很少分泌胃酸;蠕動溫和地開始拉伸並壓縮胃,以準備接收食物。

在用餐過程中,蠕動和胃酸的分泌都會加速。胃的分泌物在用餐中途時數量達到最高峰,肌肉發達的胃迅速將食物和飲料與鹽酸混合。這確保了足夠的液體可以分解每一口食物。食物液化後,它被稱為食糜

蠕動有助於在進食時將食糜輸送入小腸。一頓飯結束後,胃酸分泌就會停止,但可能存在過量的酸液。如果飯後胃中殘留過多胃液,就會刺激胃壁。為了保護自己,胃會調節胃酸的分泌量以保持健康,並讓您感到舒適。

胃收縮繼續,直到前一餐的所有食糜都進入小腸。

消化道小知識#3 – 當胃的內容物往腸道移動時,胃因為蠕動的收縮就會咕嚕咕嚕叫。這發生在消化過程中,並可在胃排空後持續兩小時。

小腸

小腸在消化過程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小腸可不小,它有在22呎(7米)長,主要作用是營養吸收。沿著這22呎的消化「管道」,有幾種力量結合起來優化小腸功能。

小腸的內腔(中心)被稱為絨毛的微小手指狀觸鬚所覆蓋,這些密集的毛髮使小腸的粘膜具有天鵝絨般的外觀並幫助發揮功能。

想像絨毛就像緊密的地毯,吸收所有可用的營養素。這些絨毛的目的是增加小腸的表面積。隨著食糜被進一步消化,營養素經由絨毛被吸收並輸送到血液中;較大的表面積意味著更大的吸收空間。

讓我們回到那個蘋果吧。水果和胃分泌的混合物(食糜)進入小腸並與水和其它消化液(如膽汁)相混合。對食糜的節律性攪拌會繼續使蘋果或您之前吃的任何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質分解。

膽汁對於將脂肪消化成游離脂肪酸非常重要。膽汁由水、鹽、酸和脂質組成,它是一種介質,可溶解脂肪和脂溶性維生素並將它們通過絨毛帶入血液。

膽汁還含有膽紅素,膽紅素是一種黃橙色素,在紅血球分解時會被釋放出來。您的身體不能自己代謝膽紅素,所以必須靠細菌的幫助。小腸中的細菌吃下膽紅素後,會產生一種叫做糞膽色素的深色物質;這個副產品使糞便帶有顯著的棕色。

在此您也得到一些幫助來分解您的食物。小腸中的微生物做了很多工作,幫助使脂肪酸可供之後的使用。它們與胰腺的分泌物(稱為蛋白酶)一起作用,幫助消化蛋白質。蛋白酶將複合蛋白質分解成肽鏈,然後進一步分解成單一胺基酸。

現在,葡萄糖分子、胺基酸和游離脂肪酸可以被絨毛吸收到血液中了。

消化道小知識#4 – 飯後需要四到五個小時讓胃完全排空,把食物送進小腸。

大腸

通過小腸之後,已消化食物中的大部分營養素都已經被吸收。但不是您吃的所有東西都是可吸收的營養素,那麼,您身體不需要的食物部分會發生什麼事呢?在大腸中,未消化的物質、多餘的液體和粘液結合形成糞便。(縱然還有許多較不會令人生厭的名稱,但糞便仍是首選的醫學術語,我們下面還是使用這個名詞。)

糞便是消化過程的固體廢物。信不信由您,您的身體不會使用您攝取的所有食物。粗料(纖維)相對完整地通過消化系統,這是因為體內產生的消化酵素無法分解纖維。

上面提到的點心—蘋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物質使蘋果皮變得堅韌,也賦予蘋果特有的緊實感,使它們幾乎直接通過消化系統,只有極少的營養素被吸收。

未消化的食物和纖維聚積在大腸中。這個消化之旅的最後一站充滿了被稱為結腸袋的組織袋,它們給大腸帶來了褶皺的外觀。當糞便準備離開身體時,結腸袋可以伸展以容納大量的糞便。

大腸的出口和消化旅程的結束(當固體廢物被排出時)是另一個括約肌稱為肛門。但為了使糞便離開消化道,它需要一點動力。

排便的動作是您的身體從大腸排出糞便所必需的。非常強烈的蠕動收縮(從消化過程早期就開始的整個消化道的波浪狀運動)將糞便移向出口,這會在該部位產生壓力感,最終引發排便反射。

固體廢物的特徵是棕色和臭氣。您知道是膽紅素給予糞便顏色,但是它的氣味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您猜是因為細菌,那就對了。

存在於大腸中的微生物會吃從小腸中殘留過來的食物。當它們與糞便相互作用時,就產生氣體。與糞便相關的氣味來自於細菌分解固體廢物時所釋放的氣體。

消化道小知識#5 – 糞便可以在大腸中留存長達48小時,然後才排出體外。

健康消化的提示

如果消化系統順利運行,您會感到健康而舒適。有簡單的方法可以保持您的腸胃順暢。

讓我們從水開始吧。

糖尿病纏身! 營養師示警:不是少吃甜就沒事,許多人都忽略「1

充足的水分使得腸道中的東西隨著每一次肌肉收縮而輕鬆移動。多喝水也有助於軟化囤積於腸道中的廢物;當糞便最終在直腸中被收集時,水使其更加容易被排泄。

纖維也可以使消化更輕鬆。

糖尿病纏身! 營養師示警:不是少吃甜就沒事,許多人都忽略「1

複合碳水化合物體積龐大,會增加了糞便的重量。當固體廢物重量較重時,排便也更容易。纖維通過消化道時也會吸收水分並使糞便軟化。如果您發現排便不規則,請考慮增加纖維攝入量。請記住,每個人排泄固體廢物可能會有所不同。一項研究發現,正常的排便從每天三次到每週三次不等

但要小心,過快添加太多纖維會產生令人不快的後果。腸道氣體聚積、腹脹、和腹部不適可能是纖維攝入量增加過快的結果。因此,請慢慢增加飲食中的纖維量,以保持腸道舒適。要尋找天然纖維來源來添加到您飲食中,這些包括:

  • 水果
  • 蔬菜
  • 堅果
  • 豆子
  • 全穀物

改善消化系統健康的另一種方法,是照顧腸道內的細菌。這些微生物對於促進健康的消化有很大的幫助。通過利用益生菌,您可以幫助維持腸道細菌的健康平衡。

糖尿病纏身! 營養師示警:不是少吃甜就沒事,許多人都忽略「1

益生菌支持腸道內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它們還有助於小腸中的營養吸收,並幫助分解食物。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益生菌補充品也可能在支持免疫保健方面發揮作用。

仔細看看消化系統,並思考您所吃的食物的路徑。令人驚異的是,您最喜歡的食物是如何被分解、液化、吸收,最終被您的身體排出。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獲取生存所需的必要營養素。

所以,要攝取大量的水和高纖飲食來支持您的消化系統,並將其健康(和您的健康)列為優先事項。

關於作者

Sydney Sprouse是住在奧勒岡州Forest Grove的自由科學作家。她擁有猶他州州立大學人類生物學的學士學位,並曾在那裡擔任研究生和寫作人員。Sydney是科學的終身學習者,她的目標是盡可能有效地翻譯當前的科學研究。她的寫作主題特別偏重於人類生物學、健康學和營養學。

https://askthescientists.com/zh-hant/digestive-system-journey/

=========================

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過程是怎樣的?

我們每天吃進大量的食物,但是排除的糞便只有很少,減少的部分被身體消化吸收

消化系統:

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是由消化系統完成。消化系統由消化管和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組成。

消化管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場所。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和大腸(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門)。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包括五部分:

唾液腺:分泌唾液(澱粉酶)進入口腔,唾液澱粉酶將澱粉初步分解成麥芽糖;

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進入胃,將蛋白質初步分解成多肽;

肝臟: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沒有消化酶)、儲存在膽囊中將大分子的脂肪初步分解成小分子的脂肪,稱為物理消化,也稱作「乳化」;

胰腺:分泌胰液(多種酶),胰液是對糖類、脂肪、蛋白質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

腸腺:分泌腸液(多種酶),將麥芽糖分解成葡萄糖,將多肽分解成胺基酸,將小分子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也是對糖類,脂肪,蛋白質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

食物的消化:

食物在消化管內被分解成結構簡單、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就稱為消化,分為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兩種形式。

物理性消化:食物經過口腔的咀嚼,牙齒的磨碎,舌的攪拌、吞咽,胃腸肌肉的活動,將大塊的食物變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與食物混合,並推動食團或食糜下移,從口腔推移到肛門。

化學性消化: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種消化液,將複雜的各種營養物質分解為腸壁可以吸收的簡單的化合物,如糖類分解為單糖,蛋白質分解為胺基酸,脂類分解為甘油及脂肪酸。

各部位消化:

口腔內消化:口腔主要把食物咀嚼磨碎並由唾液濕潤,便於吞咽,僅有少量澱粉在唾液澱粉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麥芽糖。

胃內消化:胃液呈較強的酸性,可以激活蛋白酶並在進入小腸後促進胰液素的分泌,從而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胃的消化主要是將一部分蛋白質降解。

小場內消化:小腸是消化過程最主要的階段,胰液呈鹼性可中和胃液,其含有胰澱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核苷酸酶及脫氧核糖核酸酶等,是各種消化液中最重要的。膽汁能夠促進脂肪的乳化和分解。小腸液可以促進蛋白質的消化。

大腸內消化:大腸基本不參與消化,其主要功能是為消化後的食物殘渣提供臨時貯存,大腸液主要保護腸黏膜、潤滑糞便。

食物的吸收

消化後的小分子物質透過消化管黏膜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液的過程就是吸收,身體通過吸收穫取所需的能量與營養。

消化過程是吸收的重要前提。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除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物質均不能被機體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內被分解為結構簡單的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利用。

消化管不同部位的吸收能力有很大差異,這主要與消化管各部位的組織結構、食物在該部位停留時間的長短和食物被分解的程度等因素有關。

各部位吸收的物質:

口腔、食管:口腔和食管基本上沒有吸收功能;

胃:胃僅能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酒精;

小腸:大部份營養成份在小腸內已吸收完畢,小腸內容物進入大腸時已經不含有多少可被吸收的物質。

十二指腸和空腸: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糖、蛋白質、脂肪的消化產物

迴腸:膽鹽、維生素B12

大腸:大腸主要吸收水份、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對於未被吸收的殘渣部分,消化道則通過大腸以糞便形式排出體外。

糖尿病纏身! 營養師示警:不是少吃甜就沒事,許多人都忽略「1 糖尿病纏身! 營養師示警:不是少吃甜就沒事,許多人都忽略「1 https://kknews.cc/zh-tw/health/j2varn6.html

==============================

慢性腎病 無症狀期可能長達10年  CDNS V 2024年3月15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四是「世界腎臟日」,花蓮慈濟醫院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主任林于立特別提醒民眾注意「泡、水、高、貧、倦」,即小便起泡泡、皮膚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等5大腎臟病警訊,一旦出現任一以上症狀,則可能罹患腎臟病,應盡速就醫檢查。

醫師林于立指出,由於腎臟疾病的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多數腎病患者並未被診斷,據推估,台灣約有170萬到200萬的腎臟病患者,但認知率僅3.5%。罹患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包含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腎絲球腎炎、痛風、遺傳性腎病、長期抽菸等等,台灣的洗腎病人約有一半是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的無症狀期可能長達10年以上,過了這個階段後就會開始惡化加速,因此在初期、前期的健康管理尤為重點。

慢性腎臟病沒有特效藥、無法藥到病除,更與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中落實血糖、血壓、血脂肪的控制,就是保護腎臟最好的方式。林于立指出,腎素與高血壓調節有關,因此腎臟不好也會影響血壓的調節。此外,他也建議民眾可觀察尿液顏色及是否有泡泡,若小便後15分到半小時,泡泡都沒有消失,可能就是蛋白尿過高,應就醫檢查。
花蓮慈院腎臟內科團隊推廣「護腎檢查33三制」,呼籲民眾每3個月到院驗血、驗尿和量測血壓。林于立醫師表示,腎臟病患者的飲食以少鹽、少糖、少油炸和低蛋白、低磷、低鉀為原則,且須控制水份適量,過多或過少都會成為腎臟的負擔;他也建議3高患者依照醫師指示服藥,勿擅自停藥,以免對身體造成更大傷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