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什麼更年期已經少吃還是變胖?多吃三 3 食物提升代謝率
Heho健康  2022年09月30日  馬鳳吟營養師

我已經吃很少了,也不吃零食,但是體重就是一直上升,連呼吸喝水都胖!」想到雯姐氣呼呼的問我的樣子,真的忘不了。對女人而言,更年期簡直是大魔王,不僅擾亂睡眠、還會莫名潮紅、心悸、頭暈、焦慮等症狀,使原本的生活都變了調。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體重一年最少增加 3~5 公斤

女性荷爾蒙分泌在 21~22 歲是高峰期,之後就開始走下坡,30 歲僅剩下高峰期的 85%,每十年下降 15%。而更年期發胖的原因是卵巢功能衰退,導致雌激素與黃體素分泌減少,基礎代謝率大幅下降,加上沒有養成運動習慣,因此體重逐漸上升,所以造成即使少吃也胖。根據統計,每位女性的體重平均在更年期後會增加 3.4 公斤,腰圍平均增加 5.7 公分,僅 5 成女性有養成運動習慣。

 
 

女性停經後三高風險大增,平均每 2 人就 1 人高血壓

依據 2017-2020 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45-64 歲女性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比例為 28.2%、30.5%、10.4%,約為 35-44 歲女性的 3.2 倍、2.1 倍及 3.5 倍,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平均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罹患高血壓

雌激素充足可降低身體交感神經興奮程度,讓小動脈中的平滑肌舒張,進而調節血壓。但女性更年期後因雌激素減少,加上腰圍若大於等於 80 公分以上,容易使腹部脂肪組織堆積,血液中三酸甘油酯濃度及血糖升高,增加罹患三高風險。

補充鈣質、維生素 D 及蔬果,有助於控制體重

更年期減重真的不容易,我媽也常說「吃到這年紀,你就知道」。減重目的不是在曲線要多玲瓏有緻,而是以身體健康為目標。也許你已經嘗試過很多方法或正在,但效果仍然有限,多吃提升代謝食物,有助於控制體重

1. 鈣質充足,能幫助脂肪代謝及助眠

當雌激素減少,骨骼會加速流失,每年約流失 2~3%。九成國人多數缺鈣,鈣充足不僅可以幫助神經放鬆,有助睡眠。足夠鈣質還能幫助脂肪代謝,減少內臟脂肪囤積。天然食物中可多補充深綠色蔬菜、黑芝麻、豆腐、豆干、毛豆等食物。也可從保健食品方式補充,如珊瑚鈣、檸檬酸鈣、碳酸鈣、牛奶鈣等。

2. 維生素 D 可抑制內臟脂肪,提高代謝

女性停經除了補鈣很重要,維生素 D 也不可少。維生素 D 能提升腸胃道與腎臟對於鈣的吸收,同時可改善肌肉強度和下肢功能,降低跌倒風險。此外,要提升代謝及降低內臟脂肪生成,維生素 D 補充不可少。平日飲食可多攝取香菇、鮭魚、木耳、肉類奶類等食物。

無論從陽光或是食物中取得的維生素 D 都為「非活化型」進到人體後經由肝、腎代謝轉化為「活化型」,再提供給骨骼、腸道及腎臟運用。活化型維生素 D 屬於藥品,特殊情形才會需要使用,因此需要醫師開立處方,一般人只需要補充「非活化型」即可。維生素 D 為脂溶性,有上限攝取量規範,不是吃越多越好,每日補充 400~600 IU 劑量即可。

3. 吃多色蔬果,增加抗氧化力,降低膽固醇

許多女性更年期肥胖還有一原因是「水果吃太多」,多蔬果是指「多蔬菜適量水果」每天最少 3 份不同顏色蔬菜及 2 份水果,每餐至少一碗青菜。膳食纖維豐富不僅可以降低膽固醇,增加飽足感,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降低大腸癌發生機率。

選擇多種顏色蔬果,植化素種類豐富,具有強力的抗氧化作用,抗降低身體發炎反應,不僅可以幫助睡眠,更能保護心血管及提升免疫力。也可選擇保健食品有添加抗氧化成分,如薑黃素、葉黃素、大豆異黃酮、兒茶素、蝦紅素等等。

 
 

營養師小叮嚀

每個女人都會遇到更年期,無論妳正經歷或是已進入停經狀態,會發現更年期帶給你的不只是變胖,也許是焦慮、恐慌或是睡眠讓你更困擾,但這不是妳一個人的問題,可以尋求醫療協助你,只要睡不好,不僅身心受到影響,三高更難控制。

 
 

文、馬鳳吟/圖、楊紹楚

1. 文獻:Menopause-Associated Lipid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Foods Beneficial for Postmenopausal Women
2. 文獻:Menopause Transi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mplications for Timing of Early Preventio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3. 台灣更年期學會

延伸閱讀:

活性維生素D與「非活性」的差異!從日曬以外還有這些補充方式

更年期睡不好、健忘、心悸好困擾!營養師:補充「這些營養素」改善症狀

上班族壓力大身體拉警報!營養師:運動不足、飲食不均危害大

為什麼更年期已經少吃還是變胖?多吃三 3 食物提升代謝率 | Heho健康 | LINE TODAY

=================================

三高慢性病的關鍵密碼是它!代謝名醫:這類食物比糖還要命
2023-03-08

【早安健康/游能俊(新陳代謝科醫師)、黃惠如(健康醫療媒體人)】 

肥胖─醣胖正在台灣蔓延
過重與肥胖和糖尿病密切相關,肥胖更是胰島素阻抗的罪魁禍首。

早在1990年代,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和營養學教授威列特(Walter Willett)發現體重增加和糖尿病之間的關係。哈佛大學在2012年發布的公報寫著:「哈佛的研究者正在瞄準肥胖和它的表弟:糖尿病。」

威列特和他的同事發現,即使是輕微的超重,也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5倍,嚴重超重則增加60倍。在當時接受這想法並不容易,甚至美國農業部在1990年發布的《美國飲食指南建議報告(Report of The Dietar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 )》都指出,35歲以後體重增加是健康的。「他們並不相信,」在哈佛公報上威列特說。

現在所有人都信了,因為佐證愈來愈多。一項兩萬多人參與的研究發現,成人的糖尿病盛行率隨著體重增加而遞增,研究定義的最重的3級肥胖(BMI 35 ~39.9)糖尿病盛行率,是體重正常的5.4倍。

研究中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因此研究者寫下結論「在醫療照護體系,減肥是降低糖尿病衝擊的重要手段」。

正因為體重增加是糖尿病的決定因素,因此還形成了一個新名詞「糖胖症」Diabesity),由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兩字組成。

台灣是亞洲最胖的國家,而且還愈來愈胖。《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7-2020年》發現,台灣19歲以上過重及肥胖比率達50.7%,超過兩個人就一人過重、肥胖。值得注意的是,65歲~74歲的糖尿病好發年齡,男性肥胖率高達64.4%,相當於每十人就有六人體重過重或肥胖。

然而,糖胖症不僅來自吃起來甜蜜的糖更來自我們的主食:醣類

依化學結構, 醣類又可以簡單分成簡單醣類(Simple Carbohydrates) 以及複雜醣類(Complex Carbohydrates)

簡單醣類只有單糖或雙糖,在小腸容易消化吸收,一旦進入血液很容易導致血糖升高,通常存在於蔗糖、牛奶和水果中。

複雜醣類以三個或更多單糖數組成,如澱粉和纖維,需要較長時間消化吸收,在體內分解成葡萄糖,供細胞使用。

醣類本身沒什麼不好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提供燃料給大腦、中樞神經和肌肉。

問題出在過剩。當醣類的攝取量超過身體所需,其餘的就會打包變成肝糖和體脂肪儲存。

其次,精製過的醣類如白米、白麵條、白麵粉,大部分的纖維素都已經去除,質感輕盈蓬鬆,易於咀嚼,我們容易吃得過多,加上沒有纖維素減緩葡萄糖釋放入血液的速度,血糖持續升高,胰島素需要不斷釋放,最終胰島素如同老舊旅館使用過度磨損的鑰匙,愈來愈難打開細胞受體,終至變成阻抗
 

胰島素阻抗 慢性病的關鍵密碼

而胰島素阻抗幾乎可說是慢性病的關鍵密碼。

1988年,史丹佛大學內分泌學家瑞文(Gerald Reaven)在美國糖尿病學會獲頒班廷獎時,提出了「X症候群」的概念,他認為,高血壓、高血糖、腹部肥胖、高三酸甘油脂、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這一連串病徵有一個單一因子,這個神秘的X,就是胰島素阻抗。

瑞文是第一個指出胰島素阻抗的學者之一,當時掀起巨大反對聲浪,因為當年人們認為,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過少引起。

今日,胰島素阻抗不僅是糖尿病前期發展的關鍵環節,更是腹部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等共同風險因子。

X症候群就是今日的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的人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若不提前預防,將變成慢性病病人。

依台灣國民健康署的定義,五項中符合3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1. 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 90cm(35 吋)、女性腰圍≧ 80cm(31 吋)。
  2. 血壓偏高: 收縮壓≧ 130mmHg 或舒張壓≧ 85mmHg。
  3. 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 100mg/dL
  4. 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 150mg/dL
  5.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肥胖如同野火,在遠處,另一處的火苗已經熊熊燃起,而且愈稍愈猛,只是人們視而不見,當然也沒想過趕緊撲滅。

本文摘自《醣胖:最被忽略的老化風險,新生活型態養出活力慢老,減脂、增肌、平小腹、控血糖》/游能俊(新陳代謝科醫師)、黃惠如(聰明慢老主持人)/天下雜誌

https://www.edh.tw/article/3316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