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者提反戰聲明 籲思考戰爭災難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台灣4名學者今(20)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反戰聲明及「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4項訴求。(圖/記者李琦瑋攝,2023.03.20)
 
▲台灣4名學者今(20)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反戰聲明及「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4項訴求。(圖/記者李琦瑋攝,2023.03.20)

[NOWnews今日新聞]由政大、陽明交大幾位學者組成的「2023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日前提出反戰聲明,希望台灣不要因為美中對抗成為戰爭的犧牲品,引起政治爭議。該工作小組今(20)日召開記者會,公布首波學界與藝文界共37位連署名單,呼籲政府與民眾一同關注和平議題,希望台灣政府與民眾更理性地看待戰爭風險,認知台灣除了面對中國威脅外,美國霸權也不容小覷。

陽明交大人文與社會科學院榮譽教授傅大為表示,此次反戰聲明不僅與俄烏戰爭密切相關,也源自去年閱讀杭士基(Noam Chomsky)的著作,而在學界舉辦的公共知識分子座談會、還有傳播學界的批判網路討論,以及對全球暖化的關注;反戰聲明的重點是呼應歐美反戰活動,強調美國應該停止挑釁俄國與烏克蘭的戰爭,反對美國政府菁英不斷發動戰爭的行為。

傅大為說,雖然俄烏戰爭中的侵略者是俄國但是也要譴責美國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不斷挑釁俄國鼓動烏克蘭進行以小搏大的慘烈戰爭;此外,人們常認為台灣將會是下一個烏克蘭,而中共又不斷威脅台灣,所以台灣應該積極備戰、跟著美國的抗中策略而戰,但是,中共不斷威脅台灣,很大部分是來自美國的挑釁與台灣的跟隨美國抗中,所以台灣也應停止膝蓋式的反應中國威脅避免受美國的牽連,應走向與各大國等距離外交的新立場

 

烏克蘭和平是當前國際關注的焦點,但其背後所隱藏的政治因素卻引發爭議。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馮建三指出,俄羅斯的行為是一種愚蠢的犯罪,但這場戰爭後的種種痛苦和不和平的因素卻不僅僅來自俄羅斯,西方的另外兩種罪犯也應該被追究,第一組罪犯是美英及北約,其目的是弱化俄羅斯,美國明確知道北約東擴是俄羅斯領導層所有人的紅線,仍然執意挑釁,在俄入侵前夕,北約有更多更嚴重的東擴及軍事與飛彈部署及大型軍演;英美兩國也都先後阻止俄烏已經達成的停火協議,進一步激化了兩國的矛盾。

馮建三表示,第二組是嫌疑犯,烏克蘭前總統波洛申科故意不執行「明斯克協議」(停火協議),參與該協議的德國與法國前領導人予以縱容,俄烏戰爭爆發,這是中程因素。

中研院研究員盧倩儀說,政客財團愛戰爭不愛和平,據了解,美國近50位國會議員持有軍火股票,且5家軍火商在20年的戰爭中獲利上揚900%,引發全球戰爭風險加劇和政治利益干擾減碳行動的擔憂。

盧倩儀指出,美國軍事主義導致社福預算緊縮、基礎建設殘破,人均壽命持續下滑至比中國還低美國政客連自己國家人民死活都不在乎,會在乎台灣?而台灣政客傚法美國政客緊縮社福氣候預算,將錢輸送給軍火商而台灣媒體仰賴的美澳國防智庫如CSIS、CNAS、Hudson Institute等,一手拿軍火商錢、一手拿台灣政府的錢這些自產自銷的分析報告,型塑台灣人認知奔向戰爭,試問誰賺到?

盧倩儀說,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當道,堅持世界永遠維持美國單極稱霸,許多國家淪為「犧牲區」(如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烏克蘭)它們被犧牲是為了替美削弱俄、中,成就美國永世霸權,而台灣的注意力卻只單一集中在中國威脅上,「但中國想併吞台灣、美國想犧牲台灣,沒比較好」,她呼籲台灣政府與民眾更理性地看待戰爭風險。

該小組在反戰聲明中提出「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4項訴求,包括要求烏克蘭停戰談判,不要衝突升溫;停止美國軍事主義與經濟制裁;反對美中戰爭並主張台灣要自主並與大國維持友好等距關係;強調國家預算應優先用於民生社福與氣候減緩等議題。

該聲明日前被流出,引發綠營批評,認為應該要「反侵略」,而不是反戰。

對此,盧倩儀說,反戰不是不反侵略,而是希望大家可以突破盲點,更全面思考台灣的立場與作法,而且被侵略的一方也可以反戰,「我們不是投降主義者」。

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郭力昕指出,該反戰聲明只是要強調俄羅斯、中共固然可惡,但美國對台灣也是一個威脅,逼著中國升高武力、把台灣當祭品但美國卻不會損失一分一毫;反戰聲明激起不同反應,希望透過對話與論辯進行理性討論與思辨,台灣社會研究學會也就此議題設置網站,收集不同意見的論點。

傅大為說,希望大眾能對美國軍事、文化、經濟霸權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在控訴中共、俄羅斯的同時,還能有不同聲音。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

蘇起:習近平已構建「能打也能談」布局 第三任完成統一

記者陳政錄/台北即時報導    udn報導
 

兩岸關係正面臨艱難選擇,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20日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權力集中,已構建「能打也能談」布局,基本上認為習會在第三任完成統一,「不會再拖下去」。他還說,習近平不會以反台獨為滿足,而會直接將兩岸局勢推向統一。」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20日舉辦卜睿哲(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訪台高峰論壇,主題為「逆全球化台灣面臨『艱難選擇』」。在兩岸關係與人民福祉專題演講說中,蘇起做出上述表示。

蘇起首先表示,美、中、台在大政方針抉擇上,台灣現在的抉擇是「鬥」,大陸是從「和」到「鬥」,美國則是「鬥」加上「拖」。

他指出,台灣在馬政府執政時期,主軸是對大陸先和後拖,先經濟後政治,還沒有進入到「政治談判」,且評估當時習剛上台,樂見兩岸穩定,實力對比上台灣也仍有相當籌碼,可惜馬政府很快陷入政治被動。目前,蔡政府與民進黨的選擇是「鬥」,減少經貿以外民間交流,靠攏美國,2021年提出「互不隸屬」後,兩岸也不再有談或和的可能。

蘇起重申,他離開政府部門後,台灣已面臨艱難選擇,若「鬥」,面臨內部分裂、外部危險,「拖」則遲早攤牌,因此「和」是最佳選擇,但需要三步走,首先執政黨形成黨內共識,接著有跨黨共識,再來兩岸談判。在此之下,他開始推動紅藍綠交流,惟2016年蔡英文上任後遭切斷。

大陸方面,蘇起認為,隨著拜登趨硬,習也趨硬,尤其「氣球事件」後,大陸認為和已極不易,對台方面,習近平權力集中,已構建「能打也能談」的布局,如王滬寧、王毅、秦剛、何衛東、李強等操刀、談判、主打、後衛人選。

因此,蘇起說,蔡英文提出「互不隸屬」後,大陸台整對體已趨「鬥」,其中,民間敵視台灣的情緒最令人擔心,因此2022年九合一選舉後,大陸開始區隔台灣政府與人民,對政府硬、對人民軟。由於兩岸關係不容易更好,他評估,基本上「習近平會在第三任完成統一,不會再拖下去」。

 

蘇起認為,若2024台灣仍堅持「互不隸屬」,則大陸會對台「硬著陸」,如「九二共識」加「反台獨」則「軟著陸」。

蘇起還談到「疑美論」的說法,他說,最質疑美國的其實是美國人自己,美國人認為美國無法及時救援台灣。另就軍事準備來看,當前美國、台灣都難在五年內準備好。因此,蘇起說,台灣當前也正面臨著「艱難的選擇」,其中2023年到2024年最為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