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好油要看脂肪比例!14種油品Omega-3、6、9比例大公開
「我有高血脂,是不是少吃油比較好?」這是營養師經常被問到的一題,同時也是許多民眾的迷思。現代人三高問題多,其中血脂肪超標可能引發心血管危機,不可輕忽!但營養師提醒,並不是「不吃油」就能解決,而是建議「吃好油」,才能兼顧身體所需的脂肪酸,又不造成健康負擔。
不吃油的後果…掉髮、記憶衰退、憂鬱都有關
油脂真的如此邪惡嗎?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張依如說明,油脂除了能增加食物風味,也是重要能量來源;油脂中的必需脂肪酸可協助人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構成細胞膜與荷爾蒙等,以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機能。
需特別注意的是,油脂中的必需脂肪酸無法透過人體自行製造合成,需從食物或烹調油脂獲得,因此,若是缺乏攝取油脂,可能會導致皮膚乾燥脫屑、掉髮、記憶力減退、生長遲緩、生殖障礙等,還可能與憂鬱症有關;一篇發表在《生物精神醫學》期刊的文章也證實,憂鬱症患者體內有Omega-3脂肪酸缺乏的情形。
延伸閱讀:無油料理不是健康保證!攝取好油有4大好處,你不可不知
國人油脂攝取不平衡 最缺Omega-3脂肪酸
張依如指出,國人飲食習慣以大量肉類、芝麻油、大豆沙拉油及葵花油為主,這些食物的油脂成分多為飽和脂肪酸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6,較少攝取單元不飽脂肪酸Omega-9(如苦茶油、橄欖油),最嚴重缺乏的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如亞麻仁油、魚油、種子堅果等)。
延伸閱讀:堅果有好油 他狂嗑2周得做心導管! 養心降三高這樣吃
▲ 脂肪酸的分類眾多,國人攝取最缺乏的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依據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油脂攝取的最佳比例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1:1.5:0.8」;其中又建議Omega-3和Omega-6最理想比例是1:1。
延伸閱讀:飽和、不飽和脂肪酸多寡怎麼看?「這樣吃油」不增加壞膽固醇
6種油品 不適合高溫烹調
除了建議依照各油品的脂肪酸比例來選擇好油外,張依如提醒,還要依照各油品的特性來搭配適合的烹調方式──發煙點低的油品(葵花油、芥花油、亞麻仁油)不適合高溫烹調;Omega-3、6總占比超過50%的油品(大豆油、葵花油、玉米油、亞麻仁油、葡萄籽油)也不適合高溫烹調。
張依如提到,日常飲食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為優先,但她強調,並非完全不能攝取飽和脂肪酸,而是飲食中的肉類食物已經含有相當份量的飽和脂肪酸,不建議再額外增加攝取奶油、豬油等動物性油脂。
另外,她也建議在家烹調時不要「一瓶油走天下」,多選擇幾種不同品牌、種類的油品,依照依照油品特性搭配烹調方式、輪流使用,也不需迷信單一品牌、單一種油品,更能常保健康。
◎ 圖片來源/振興醫院‧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https://health.tvbs.com.tw/nutrition/323371
====================
最後幫你整理成表格,帶你快速瞭解Omega-3、6、9的功效與食物來源:
為什麼不建議額外補充Omega 6以及Omega 9?解析油脂攝取的最佳比例
不同油脂的功效不同,對於人體的幫助也不太一樣。
美國心臟協會的建議的比例為 ► Omega-3:Omega-6:Omega-9 = 1:1:3
因為植物油中就含有Omega-6和Omega-9,一般人透過正常飲食就可以足量攝取而Omega-3主要存在於深海魚中,如果無法每週食用2次魚,較難滿足人體需求。
因此建議食用魚油、藻油等富含Omega-3的保健食品,針對Omega-3加強攝取,滿足Omega-3的每日需求,不必刻意補充Omega-6和Omega-9,避免Omega-3、6、9的攝取比例失衡。
https://shop.vitabox.com.tw/pages/omega-3-6-9
=================
今天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油品的發煙點,建議大家依照料理方式,來挑選較合適的油種。
低溫用油
亞麻籽油 (107°C)
亞麻籽油是抗發炎的omega-3含量最高的植物油,比印加果油含量還要高。但是,亞麻籽油的煙點低,因此不適合拿來煎炒,比較適合涼伴和水炒。JJ在使用亞麻油炒菜的時候,蔬菜下鍋後馬上加水一起悶炒,溫度就不容易超過100度。
中溫用油
中溫用油不耐高溫,料理時建議以低溫慢火烹調,不適合煎或油炸。
- 大豆油(165°C)
大豆油是從大豆中壓榨提取出來,也叫作「沙拉油」,全世界上產量最多的油脂就是它了。大豆油的Omega 6 含量高達54%,攝取過多容易造成身體發炎,且高溫下不穩定,最好不要用來煎炸等高溫烹飪,平時用來炒菜就好了。
- 芝麻油(177°C)
芝麻油就是我們說的「香油、麻油」。不要以為堅果的omega-3含量高,芝麻油的Omega3:6:9為1:40:40。
- 奶油(175°C)
動物性油脂多為飽和脂肪,但是飽和脂肪發煙點不一定比植物油高,豬油的發煙點也才182度。使用奶油或豬油烹調食物,進氣炸鍋最好不要開超過180度。奶油適合用於烘培糕點。由於奶油不是百分之百純脂肪,有約20%的水分及乳脂固形物,加熱超過100°C水分蒸發後,就很容易焦黑,因此不適合高溫煎炒。
- 初榨橄欖油(199°C )/ 橄欖油 (230°C)
橄欖油富含 Omega-9,能抗氧化,對維持心血管健康頗有幫助。初榨橄欖油就是果實採下來後第一次壓榨,保留了最完全的營養價值,但是發煙點較低,但還是高達199°C。精煉後的橄欖油發煙點達到230°C,基本上拿來油炸食物不成問題,但高溫仍可能破壞部分橄欖油中的寶貴營養成分。
高溫用油
- 花生油(232°C)
花生油的omega3:6:9為0:36:48,幾乎不含Omega-3。以烹調方面來說,花生油不容易被高溫氧化,是大多數人烹飪的首選。
- 苦茶油(252°C)
苦茶油富含抗氧化的omega-9,是亞洲特產的食用油。苦茶油的發煙點高,算是較耐高溫的油,不易起油煙,煎、煮、炒、炸、拌等烹調方式都適用,因而備受推薦!但要避免與老薑一起烹調,免得香氣被搶走。
- 酪梨油(260°C)
酪梨油則是目前看到發煙點最高的植物油,且富含抗氧化的Omega-9。酪梨油較其它植物油適合大火炒、炸等高溫烹調方式。
人體不一定要澱粉才能運作,但是人體絕對需要油脂的營養。缺少油脂,關鍵荷爾蒙缺乏,會讓身體出現大問題;掉髮,皮膚失去光澤,老化等問題都會開始發生。挑選好油,用適當的方式烹調,才能把好油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喔~
https://www.edh.tw/article/26607?utm_source=edh.tw&utm_medium=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