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廚處理豬肉不用跑活水?去腥味、軟嫩肉質全靠「淡鹽水」

示範/章致綱 資料提供/台灣商務印書館2020/04/20 09:00
 

編按:以前聽長輩說,處理豬肉要「跑活水」或者「汆燙」才能去腥、去血水?其實餐廳的廚師們可不是這麼做!要把異味跟雜質去除、鮮味鎖進肉裡、讓肉質軟嫩多汁,靠的都是「淡鹽水」!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

豬肉的保鮮與應用祕訣

除了穆斯林、猶太教信徒和素食主義者,豬肉可說是最百搭的餐桌良伴。台灣常見的肉豬,大致分為黑毛豬白毛豬。兩者並非真的以毛色區分,而是品種不同。

白毛豬成長速度快,黑毛豬成長速度慢。屠宰場的大型除毛機,只能處理體重約兩百台斤左右的屠體,而白毛豬養到兩百天,大約就是這個重量。黑毛豬則必須養到四百天左右,才會達到兩百台斤。黑毛豬飼養時間長,肉質和風味更好,身價較高也就不在話下了。

豬肉的保鮮調理原則

餐廳大廚都懂得「肉要泡薄鹽水解凍、去除血水、提升保汁性」,而不要沖活水或是泡清水。

無骨肉

原則上,無骨肉在調烹時多半要做快速熟成,烹調前,無論常溫或解凍,都浸泡1%鹽水30分鐘。

帶骨肉

帶骨肉因為容易產生WOF,所以不做快速熟成,無論常溫或解凍,都浸泡3%鹽水30分鐘,讓鹽分直接進入食材組織,增加保汁性,使肉質柔軟。

應視食材厚薄、體積大小與分量多寡調整鹽水浸泡時間。

油騷味(warmed-over flavor,WOF):煮熟的肉類或海鮮,於室溫放置過久,或於冰箱冷藏1~2天,或是冷凍1~2個月,再慢慢加熱就容易產生油騷味。

去除豬肉腥味,傳統與科學各有一套

老一輩喜歡用滾水汆燙豬肉,說是把鮮味瞬間鎖進肉裡,吃起來鮮嫩多汁,你的長輩也是這樣教你嗎?

科學的角度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溫體肉於室溫暴露過久,血水和淋巴液氧化造成豬肉的腥臊味。若是用滾水汆燙不夠新鮮的溫體豬肉,蛋白質遇熱凝固,腥臊味反而被封在肉的組織裡。這時,多數人會用大量蔥、薑、酒來壓豬肉的腥臊味,壓過了,肉味沒了,壓不過,難聞的味道有你受的。

傳統的做法

而老一輩之所以可以用滾水汆燙的溫體豬肉,是因為豬肉夠新鮮,當時大都是本地現宰的新鮮屠體,無腥臊味問題,只要用少量蔥薑酒提味,就會肉鮮味美。

因此,除非你對自己買的豬肉鮮度有十足把握,否則,泡1~3%鹽水去腥,還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冰凍超過一個月的帶骨肉,若緩慢加熱易產生WOF,必須切小塊,高溫快速油炸,以香酥味取勝,例如做成排骨酥,就很合適。

延伸閱讀:
肉品冷凍太久會「凍燒」?在家用保鮮袋就能「真空保鮮」
豬肉其實不用煮全熟?讓肉質軟嫩又安全的方法是...

【圖解】肩胛肉?小里肌?常見豬肉部位一次認識

關於本書
關於本書

主廚也想知道的美味密技:4大工法、22堂實戰課程、40道應用食譜,烹調祕訣都在科學中/台灣商務印書館

讓更多喜愛料理的人,能快速掌握這些以往被大廚私藏的祕訣,以科學原理拆解廚房中的美味奧秘,以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菜餚為實例,用平易近人的解說方式,讓讀者了解廚房中的美味科學。

●細說調味的奧妙,讓菜餚畫龍點睛

●快速熟成、殺青、梅納反應、焦糖反應,四大工法輕鬆理解

●22堂實戰課程,生活中就能實作

●舉一反三的料理搭配,用之不絕的食譜概念

====================

圖解12種豬肉部位!營養師揭「它」比豬腳還肥:吃錯熱量差3倍

記者/文字/記者李曄 圖/達志影像2023/04/24

腰內肉、梅花肉、菊花肉、松阪豬......走進超市或菜市場,你知道這些分別是豬肉的什麼部位嗎?哪塊肉的油脂含量最低呢?營養師團隊「好食課」就用一張圖整理標示豬肉12個部位的營養成分,令人意外的是,有好幾個常見的肉品都暗藏了油脂地雷,甚至脂肪含量比蹄膀還要高!

看更多>【圖解】常見豬肉部位、料理方式一次認識!

好食課營養師楊婷貽指出,根據農委會資料,豬肉是國人排名第二最常吃的肉品,幾乎每個部位都有人愛吃,也適用於多種料理,是便宜又方便烹調的食材選項。

不過,想瘦身減脂的人挑對部位很重要,以脂肪含量最低的豬後腿瘦肉、小里肌(腰內肉),與脂肪含量最高的五花肉來相比,熱量就整整差了3倍之多,而一隻豬只能取出2小塊的松阪豬和常用於滷製的豬尾巴,也是不可疏忽的隱藏熱量地雷。

楊婷貽營養師進一步列出各部位熱量解析(以下皆以每100公克做計算):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好食課營養師解析豬肉各部位熱量。(圖/好食課授權提供)

松阪豬:即豬的頸部肉,熱量284大卡,脂肪佔23%,蛋白質佔17%。
梅花肉:位於豬上肩部位的肉,熱量207大卡,脂肪14%,蛋白質19%。
大里肌:位於豬的背脊,瘦肉偏多,熱量212大卡,脂肪14%,蛋白質19%,適合短時間的料理方式,如炸豬排、燒肉、熱炒。
小里肌:也稱為腰內肉,位於豬背部及肚子之間的肉肉,口感十分軟嫩,適合快炒油炸,熱量139大卡,脂肪5%,蛋白質21%。
後腿肉:瘦肉多,口感結實,熱量123大卡,脂肪4%,蛋白質20%,常做成絞肉、香腸、火腿。
菊花肉:因豬臉頰那邊的肉紋路有點像菊花,所以才被稱為菊花肉,熱量157大卡,脂肪8%,蛋白質19%。
胛心肉:豬的肩胛肉,在前腿上面的肉,熱量295大卡,脂肪25%,蛋白質17%。
豬肝連:是豬的橫膈肌,熱量220大卡,脂肪18%,蛋白質15%。
五花肉:位於豬的肚子,油脂最多的地方,帶皮的五花肉熱量就有368大卡,跟後腿肉等部位熱量整整差快3倍,脂肪高達34%,蛋白質15%,常見料理有東坡肉、梅干扣肉、蒜泥白肉。
豬腳:熱量293大卡,脂肪23%,蛋白質20%,適合長時間燉煮的料理,如豬腳麵線、萬巒豬腳。
豬腱:滷味或小吃常看到的豬腱肉就位於豬腳上面一小塊,熱量184大卡,脂肪11%,蛋白質19%。
豬尾巴:別小看豬尾巴,熱量可是有高達295大卡,脂肪25%,蛋白質16%。

延伸閱讀
營養師激推2大「天然安眠藥」!6種NG飲食害你失眠
保鮮膜「偏黃」恐含毒?營養師教3招避免吃下塑化劑

===================================

3大類食材保鮮秘訣!豬肉泡鹽水去腥、魚肚先清黑膜

記者/胡琪俐2020/10/19 17:20

肉、海鮮、蔬菜等各類食材買回家,最怕碰上不新鮮,那該如何處理才能保持美味?廚藝科學家章致綱說,以傳統市場購得的豬肉為例,不建議用流水沖洗之外,還應善用「等滲透壓原理」讓裡頭的臭血水滲出!

章致綱指出,到市場購買溫體肉,最好請老闆一斤一斤分裝,也就是依照每餐要烹煮的量一小包包好,回到家後先放進冷凍庫約30分鐘,若是兩天內要吃就移到冷藏,若超過兩天就繼續冷凍,他進一步說明:「急速冷凍細菌會少一點,冰晶也會比較小一點,口感會稍微好一點點。」

看更多>科學小步驟煮出Q彈「殺青米」!水煮雞胸肉鮮嫩秘訣也在這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魚體內的黑色內膜略帶苦味,烹調或保存前建議先清除。(圖/記者胡琪俐攝)

有些豬肉買回家已經開始散發腥羶味,該怎麼處理?章致綱建議,可將豬肉放進濃度1%的鹽水泡一泡,讓裡頭的臭血水、臭淋巴水滲出來,他解釋:「如果用流水去泡豬肉,雖然可以把臭血水、臭淋巴水泡掉,但是肉的鮮味會一起不見了,但是如果用等滲透壓原理,用1%鹽水浸泡較能保留豬肉中鮮美味道。」

至於魚肉保鮮秘訣,章致綱特別提醒,購買當下老闆處理魚時,務必請對方把魚身體內部黑色內膜一起去掉,還有魚脊椎處會帶有一點血水,也要擠一擠或者洗掉,把大部分臭血水洗淨後,帶回家只需用鹽水稍微洗一洗,再放入冰箱即可。

章致綱提醒 ,不只是肉類,魚肉清洗完畢可先冷凍30分鐘再移到冷藏,蔬菜則是冷凍5到10分鐘即可移到冷藏,避免葉菜凍傷!至於先冷凍關鍵何在?他進一步解釋:「細菌在攝氏20到30度環境中會增生,若溫度降到4度C,細菌自然就少了,蔬菜也比較不會燜壞。」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溫體豬肉買回家若散發些許腥羶味,專家建議用鹽水浸泡處理。(圖/記者胡琪俐攝)

〈達人小檔案〉章致綱
材料學碩士,美國新墨西哥州州立理工學院。化工背景的材料學專家,與高雄餐飲學院、新竹食品研究所、王品、欣葉及鬍鬚張等集團有密切互動,著有《廚房裡的美味科學》、《主廚也想知道的美味密技:4大工法、22堂實戰課程、40道應用食譜,烹調祕訣都在科學中》。

有關豬肉、魚肉、蔬菜保存與處理秘訣,請點開上放影片,由達人完整說明!

延伸閱讀>>

【圖解】「溫體肉」最新鮮?冷藏肉、冷凍肉、解凍肉差在哪?

https://food.ltn.com.tw/article/11125#:~:text=%E7%AB%A0%E8%87%B4%E7%B6%B1%E5%BB%BA%E8%AD%B0%EF%BC%8C%E5%8F%AF%E5%B0%87,%E8%B1%AC%E8%82%89%E4%B8%AD%E9%AE%AE%E7%BE%8E%E5%91%B3%E9%81%93%E3%80%82

======================

【圖解】「溫體肉」最新鮮?冷藏肉、冷凍肉、解凍肉差在哪?

記者/盧意2020/10/13 

台灣各地都在瘋「溫體牛」,尤其最知名的台南美食「溫體牛肉湯」更是夯到不行,每天都有人清晨天未亮就到場排隊,究竟溫體肉有什麼魅力?真的比一般肉品新鮮美味?與冷藏肉、冷凍肉差在哪?

認識「溫體肉」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溫體牛肉。(圖/本報資料照)

市場上販賣的肉品,依照保存方式可分為「溫體肉」、「冷藏肉」、「冷凍肉」。「溫體肉」是指未經過冷藏的肉,可再區分為現場屠宰的現宰肉以及事先屠宰但未經冷藏的肉。

饕客們都會反應「溫體肉」的肉質吃起來比較鮮嫩,這其實是因為有經過冷凍冷藏的肉類,肉質水份會結成冰晶,破壞肉品組織,以致於解凍退冰後,吃起來感覺較為乾柴,並不是因為「溫體牛」比較新鮮。所以冷藏肉多半會用袋子或保鮮膜保存,冷凍肉會使用真空袋,為了減緩肉質的水份流失。

溫體肉最新鮮?其實是一種迷思!

任何未經加工的肉類皆需冷藏於攝氏4度以下,才能抑制細菌生長,且持續放置在室溫中超過2個小時,就可能變質。台灣的消費者普遍認為「溫體肉」最新鮮,然而實際上溫體肉因為沒有冷藏,容易滋生細菌,有很高的潛在健康風險;由於台灣多數地方法規考量到衛生安全,明定動物必須在合法屠宰場屠宰,不允許市場現宰,因此「溫體肉」大多屬於事先屠宰但未經冷藏的肉品,到隔天消費行為產生,已經有超過十小時暴露在細菌環伺的環境下了,可以說是「最不新鮮的」。

溫體肉和其他肉品的差別是...

肉品的保存溫度越接近常溫,細菌就越活躍,蛋白質變質的速度就越快,以保存的觀念來看,「冷凍肉」其實是最新鮮的,而「冷藏肉」和「冷凍肉」一樣都有經過屠宰廠分切、包裝、冷藏,再運送到生鮮超市或量販店販售。

「冷藏肉」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外觀:鮮紅色帶光澤,分帶皮及不帶皮。擠壓較有彈性,無滲出物。
保存溫度:0~5℃
保存期限:2~14日
來源:國內肉品經一般CAS加工廠,可追蹤至家畜市場;進口冷藏肉售價偏高,故來源幾乎來自家畜市場或契約牧場。
鮮度:中等
口感:冷藏時沒有冰晶產生(冰晶點為-2℃),組織大部份未遭破壞,部份自體溶解之細胞釋放出肌纖維分解酵素,使蛋白質分解成芳香性胺基酸,即斦謂熟成作用,肉質柔軟有芳香。

「冷凍肉」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外觀:暗紅色,較乾燥,帶皮較少。解凍後,擠壓出現液狀滲出物,較無彈性。
保存溫度:-25~-27℃
保存期限:3日~半年
來源:國內肉品經一般CAS加工廠,可追蹤至家畜市場,進口肉僅能追溯其國籍。
鮮度:最高
口感:肉品冷凍時因有冰晶之形成,組織遭到破壞,口感較差,乾柴缺乏彈性。

「溫體肉」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外觀:淺紅至暗紅色,外表出現黏液狀滲出液,大部份帶皮。擠壓較有彈性,無滲出物,但略帶黏液感。
保存溫度:常溫23~30℃
保存期限:1~2日
來源:國內肉品市場,傳統市場之個體户零星販售。
鮮度:最低
口感:無冰晶點產生,肉質未經冷藏,保有水份,柔嫩多汁,無芳香味,但因細菌繁殖較快,容易腐敗。

冷凍肉?解凍肉?小心別買錯!

「冷凍肉」外觀呈現暗紅色,是肌肉在真空缺氧環境下的自然色澤,退冰後就會恢復成鮮紅肉色的「解凍肉」,應盡速烹調,保存期限大約只有3天,可將血水瀝乾後放在塑膠或玻璃保鮮盒裡密封,不建議再次冷凍保存,容易變質,口感也會變差。

消費者在購買時,可要特別注意自己買的是冷藏冷凍的肉品,還是解凍過的肉,兩者新鮮程度有很大差異。另外,肉品退冰不建議常溫或泡水解凍,容易滋生細菌,並使肉汁流失,最好事先放冷藏,讓肉質有充分的時間解凍,吃起來才會鮮甜多汁。

延伸閱讀:
又忘了提前退冰?這 3 招讓冷凍肉品快速解凍!
顏色越紅不代表越新鮮?牛肉會變色是因為...
新鮮不流失!家事達人的肉品冷凍術!

=======================================

科學小步驟煮出Q彈「殺青米」!水煮雞胸肉鮮嫩秘訣也在這

記者/胡琪俐2020/10/06 12:37

米該怎麼煮才會噴香又Q彈?可能家庭煮婦口袋裡,都有一本超級秘技,還有不少人出國到日本玩,會特別把米、電鍋千里迢迢扛回台灣,就是希望吃到美味白米飯!其實不管哪種米,透過烹煮時的小技巧就能加分,這次廚藝科學家章致綱不藏私,教學用科學方式煮出好吃的「殺青米」。

談到殺青米做法,章致綱指出,以3杯米為例,洗淨後在內鍋加入3杯溫度超過90度的燙水,再用筷子攪拌一下,即可進入煮飯程序,如果希望口感更軟一些,也可以選擇加入4或4.5杯燙水,(若使用電鍋煮飯外鍋可均用一杯常溫的水),接下來就照著一般煮飯程序完成即可。

看更多>日本節目用「一把扇子」防止煮麵沸水泡沫外溢?物理老師教 3 招更實用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殺青米」科學煮米原理不管什麼米都適用,簡單幾個步驟就能替美味加分。(圖/記者胡琪俐攝)

至於使用上述方式,為何能讓米變好吃?章致綱解釋:「新鮮食材裡都有自有酵素,酵素在65度C以上時,就等於說失掉活性,當整顆米都被殺青了,就會外Q內軟。」另外,飯煮好後不但可以不用再燜10分鐘,飯粒也比較不容易沾黏在鍋底。

酵素活性的概念不只可以運用在煮米,還能讓雞胸肉更加鮮嫩多汁!章致綱指出,想要讓肉更軟嫩,有兩個方式可以解決,首先是用醬油或是鹽巴塗抹,待鹹味滲進去以後,讓肉纖維變得鈍一點,那麼烹煮時就會少收縮一點,再來是讓升溫速度慢一點,維持食材中心點溫度約在50到60度間、10到15分鐘左右,肉的口感就會更鮮嫩。

〈達人小檔案〉章致綱
材料學碩士,美國新墨西哥州州立理工學院。化工背景的材料學專家,與高雄餐飲學院、新竹食品研究所、王品、欣葉及鬍鬚張等集團有密切互動,著有《廚房裡的美味科學》、《主廚也想知道的美味密技:4大工法、22堂實戰課程、40道應用食譜,烹調祕訣都在科學中》。

有關完整「殺青米」、「雞胸肉好吃秘訣」達人解說,請點開上方影片,一探究竟。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水煮雞胸肉鮮嫩多汁秘訣?答案就在影片中!(圖/記者胡琪俐攝)

延伸閱讀>

網友DIY「冰箱養牛排」竟狂冒小圓珠!專家解析乾式熟成的成功關鍵

煮絲瓜不發黑!色香味俱全有這 3 個料理重點…

https://food.ltn.com.tw/article/11108

===================

2020年8月,政府公告開放進口美國豬肉,引起民眾恐慌,深怕自己三餐吃到的豬肉,將會被外來豬肉所取代。但實際查看農委會數據可以發現,台灣在地自產的豬肉供應超過9成,而從國外進口的豬肉多是用在加工食品,代表大多數台灣人吃的豬肉,多是在地土生土長的豬。

腰內肉、老鼠肉是豬的什麼部位?

美食家徐仲曾說台灣人把豬全身吃得「淋漓盡致」,從豬肉、豬血到豬雜,都能化身美味的料理上桌,但這些料理來自豬的什麼部位,你知道嗎?以日式豬排飯為例,腰內豬排跟里肌豬排的差異是什麼?哪一塊熱量比較低?而俗稱的「老鼠肉」又是什麼呢?

常見的梅花肉、松板肉皆屬於豬隻前段部位,油花分布較均勻,炒、煮、燙都適合;而俗稱的腰內肉跟里肌肉,其實都是同屬靠近豬隻背脊靠近中央到腹部的部位,其中里肌肉指的是「豬大里肌」,肉質富有嚼勁,更是判斷一隻豬是否美味的關鍵。腰內肉則是「豬小里肌」,油脂含量較少,熱量也較低,最適合做豬排使用。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

而許多長輩常常指定要去豬肉攤購買的老鼠肉,其實是指豬後腿無油脂的腱子肉,一隻豬僅有兩塊,相當稀有,做燒肉片或攪碎做餛飩都相當合適。

除此之外,小吃攤常見的黑白切,也大多來自豬。除了常見的腰子、豬肚、大腸頭,包含豬的上顎(俗名:天梯)、氣管(俗名:管頭)到脾臟(俗名:腰尺)、膀胱(俗名:小肚)都是常見的黑白切菜色,只要經過仔細地清洗,經過滷製後就可以跟著蔬菜、豆製品一起切塊上桌。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

除了以上提及的料理,還有哪些佳餚是你的最愛呢?還是你有獨到的豬肉吃法?留言與我們分享一下吧!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米其林指南

===================================

【圖解】肩胛肉?小里肌?常見豬肉部位一次認識

記者/文字/食譜自由配 達人/林志豪、林文峰2022/10/1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

台灣話有句俗語:「有毛吃到棕蓑,沒毛吃到秤錘。兩腳吃到樓梯,四腳吃到桌櫃。有肉吃到肉燥,沒肉吃到垃圾。」形容人無所不吃,一隻豬除了豬毛外,幾乎什麼部位都可以拿來吃。但你知道每天吃進口中的豬肉,是出自豬身上的哪個位置?不同部位的豬肉又有什麼差異?

最常吃的七大部位

A:肩胛肉 Shoulder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前胸的上半部為梅花肉,下半部即為胛心肉。取自豬隻背脊前方到肩胛骨處的肉,屬於豬隻身上運動量較大的部位。肩胛肉的肉味豐富、有著迷人的肉香,加上帶筋又有油脂,能夠做多種烹調變化。

►梅花肉 Pork Picnic Shouder Roast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屬於上肩胛肉,油脂分布均勻,是最常使用的部位,因有筋有肉,吃起來口感好,用途廣泛,過去也是價位最高,俗稱「上肉」。現代人大多不喜歡油脂過多的肉質,因此肉攤販賣時大多會把皮和厚厚的豬油脂肪層去掉才賣給消費者。

料理方式:適合長時間燉煮、紅燒、大塊烘烤,如叉燒肉、燉肉、白切肉,烹調時間越長越能將味道煮進肉裡,另外也能切成薄片,做為火鍋、燒烤用肉片。

►胛心肉

胛心肉就是下肩胛肉,在傳統市場常聽人用台語說的「ㄍㄚˋ心」就是它。胛心肉因為較沒有油脂,被認為是做絞肉的最佳部位,通常可加入一點肥肉,讓絞肉料理更加滑順,製成料理如水餃餡、包子餡等也會更好吃。

B:前腿肉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有的肉販會把附近相連的前胸肉、梅花肉都包含在前腿,但以多數分法來說,前腿比較單純就是指腿部部分。前腿較後腿粗短,膝蓋向前彎曲,一般常吃到的萬巒豬腳與德國豬腳使用的都是前腿部分,但略有不同的是,萬巒豬腳會使用整支前腿,但德國豬腳主要是取前腿上方多肉的地方,而不包含腳蹄。

此部位脂肪甚少、膠質多,怕吃油的人,常會挑選此部位;肉質比梅花肉結實一點,又不會像後腿肉太瘦,口感上較為適中。

料理方式:因肉質比後腿來得Q,適合紅燒、燉煮至熟爛,或是煎烤烹調、炒肉絲或剁成絞肉做餡料。

C:大里肌 Pork Loin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位於豬隻背脊中央的部位,油脂偏少、肉質富咬勁,形狀和紋理工整,算是豬肉中很好的部分。因為肉塊完整,一大塊特別適合做成炸豬排,也常見於製作成中式排骨這類菜色,料理後有更濃厚的肉質香味。

料理方式:因為纖維細且比較緊密,不適合長時間烹煮;但短時間的烹煮,像是厚切做成炸豬排,或者切絲快炒的口感都很好,可以吃得到肉的咬勁。

在處理時,為了讓肉質可以更加鬆軟,可用肉槌拍肉,此動作會把肉的纖維和一些組織拍斷,烹調時肉的收縮就會比較有限,維持口感,不會過度乾硬。

D:小里肌 Pork Tenderloin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是背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是豬隻身上運動最少的部分,也是全豬中最嫩的一塊肉。特色是肉味較淡、無骨且不帶筋,脂肪含量低。靠近肋排的里肌尖端是特別嫩的部分,又稱為「腰內肉」。

料理方式:這塊肉纖維細,適合快速短時間烹調,以免肉汁流失,像是煎、炒、炸都是小里肌很適合的烹煮方式,或者單純做成炸豬排食用。

E:腹脅肉(五花肉)Pork Belly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指的是豬隻背脊部下方的肚腩部位,俗稱「五花肉」,皮、豬油、肉分層清楚,所以又被稱為「三層肉」。含有大量油脂,所以肉的風味特別強烈,一塊完整的豬五花,可以品嘗到多樣風味。購買五花肉可挑選厚一點,以前半段的口感最好。

料理方式:可依烹調需求來挑選肥瘦比例,油脂豐富的五花肉口感溫潤,適合切塊紅燒或滷、燉煮,不會因為長時間燉煮而肉質變硬,而是會越煮越入味,例如梅干扣肉、東坡肉,最外層的豬皮也因此成為Q彈膠原蛋白代表食物。若想要快炒或清燙後白切蘸醬,則可選擇肥瘦比例差不多的。

F:後腿肉 Pork Ham

後腿肉質特別結實,較靠臀部的地方因為肉纖維較粗,油脂較少僅帶一點肥肉,肉質的口感上較澀。

►臀肉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屬於後腿的最上方,瘦肉多、較少油脂,口感相對較澀;但因為筋膜較少,處理上比較方便,常被用來做絞肉、肉羹或快炒,也很常用做加工肉品,尤其是香腸、火腿等。

料理方式:肉質較粗,適合炒肉絲、做絞肉,其實貢丸、火腿、肉鬆等加工品多會選用後腿肉來製作。

若想用臀肉部位來做燒烤料理,可以先切片拍扁,改變肉的結構,這樣處理過會更好吃。

►蹄膀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大腿下方一小段到膝蓋間的部位稱為蹄膀,也有人叫「腿庫」,此處肉多,肉質肥而不膩、豬皮較薄,通常適合連皮一起做長時間燉煮。

料理方式:通常適合連皮一起做長時間燉煮,可以切塊滷煮或紅燒,炸過再烤亦很不錯。

G:豬腳、豬蹄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蹄膀以下為豬腳、豬蹄,豬屬於偶蹄類動物,每支腳都有兩大兩小共四個蹄,通常會先去除趾甲後再做料理,又稱做蹄花,腳蹄皮厚筋多,掌心也是膠原蛋白飽滿的部分,軟嫩又有彈性。

料理方式:適合長時間的滷煮、紅燒。

►蹄筋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也就是一般俗稱的豬腳筋,雖然前後腳蹄中都有蹄筋,但前腳蹄筋較不易取出,所以市面上多是從後腳蹄中抽出,也因數量不多,最好事先向攤販預訂,或是在乾貨行也能買到需要發泡的乾蹄筋。

一般烹調方式除了在辦桌菜中常吃到的佛跳牆會加入外,也可以略微炸過再滷,QQ的口感與豐富膠質受到不少人喜歡。

饕客最愛!特殊部位

1 - 豬頸肉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即俗稱的「松阪豬」,起初是有業者發現這個部位吃起來的口感不輸松阪牛,才取了這個名字吸引買氣,是近年來十分熱門的食材。豬頸肉占全豬比例很少,一隻豬身上只有六兩,因此又稱為「黃金六兩肉」。

此部位肉質口感脆、油脂也夠,料理時要掌握快速烹調、切薄片兩大原則,不適合久煮或用燜的方式烹調,否則肉會越煮越硬。

2 - 肝連肉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顧名思義是位於肝臟上方的一塊肉,將豬內臟中的胸腔及腹腔分隔開的一片隔膜,連接至肝臟,因此稱為肝連肉,是內臟中唯一的一塊瘦肉,又有「內臟的松阪肉」之名,珍貴性可見一斑。

在傳統市場不易買到肝連肉,因為大多已被麵攤老闆們早早預訂走了。

3 - 豬頰肉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豬下巴、臉頰兩側部位的肉,又名「嘴邊肉」、「菊花肉」,油脂不多,肉質帶有軟筋,口感軟嫩,因豬吃東西咀嚼時會不斷運動到嘴邊肉,所以肉質軟中有嚼勁,汆燙切片或燒烤都很好吃。

4 - 骨仔肉

即豬頭肉,豬骨頭上的細肉取下切剝後,即成為一道美味骨仔肉。

5 - 虎掌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是豬膝蓋處的韌帶與軟骨組織,因為前腿虎掌較小,所以使用後腿虎掌居多,外型為白色、口感軟Q且富有膠質,通常會連著大骨一起販賣,富有膠質。因為數量不多,建議事先向攤販預訂。

除了常聽到的「虎掌燴烏參」這道菜外,也很適合紅燒或三杯等重口味的菜色。

6 - 老鼠肉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在運動量大的大腿部位有一塊俗稱「老鼠肉」,為豬腱肉的一部分,多指後腿豬腱,每隻豬只能取出四塊,肉質Q彈、帶有嚼勁卻又不致過硬,外型有如橄欖,帶有肉膜包覆且內藏軟筋。

豬腱是哪裡?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豬的前腿與後腿都有豬腱,橄欖狀的豬腱位於大腿部分的肌肉束中,前腿的腱肉較小、後腿較粗大,所以有的肉販也會稱之為小腱與大腱。

這裡較無油脂又帶軟筋,適合長時間燉煮,採紅燒或滷肉皆可,一般便當店常見的豬肉切片也常使用這個部位。

7 - 二層肉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台語叫做「離緣肉」,位於豬皮下方和里肌中間的薄薄一層肉,肉質軟嫩,數量少、價位高。建議逆紋切成薄片後燙熟蘸醬料吃,類似蒜泥薄片的吃法,最能品嘗特殊口感。

 

 

認識豬排、骨 

胛心排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胛心肉附著的骨頭,被稱為胛心排,骨頭比較粗大、耐煮,較常拿來熬湯,像是藥燉排骨。

肋排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五花肉留下最後一層和骨頭相連的瘦肉的部分,就是所謂的肋排,此部位的肉多汁,多拿來燒烤做成烤肋排,而肉攤也常把肋骨挑出來,成為一支一支細細的支骨,肉的部分就拿去賣三層肉,支骨拿來熬湯。

里肌排

里肌肉附著的骨頭,稱為里肌排,又稱「小排」,是去除了背脊、支骨後剩下中間比較粗短的骨頭,小小一節節,肉算多,料理上適合長時間烹調入味,像是糖醋、紅燒都是常見做法,肉質和大里肌肉的口感差不多,比較有嚼勁。

背脊

通稱龍骨,是豬的脊椎,若和大里肌相連即為便當中的排骨,但若把兩邊的大里肌取出,基本上就只剩骨頭,幾乎沒有肉,不過因脊髓含有膠質,常拿來燉補、熬高湯。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

腿骨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時常在小吃店中聽到湯麵或羹湯的湯頭以大骨湯熬成,豬腿的前腿骨與後腿骨主要便用來熬湯用。

可請小販幫忙把骨頭切段,除了方便處理,也可以讓骨髓與湯汁互相混合,使湯頭更能吸取腿骨香氣。

豬血、豬油也是一大美味!

豬血怎麼料理?

一般在豬肉攤上不太容易買到豬血,因為在屠宰場時都有專門收豬血的商家會直接買走再加工處理,所以通常民眾較容易在超市買到成塊的豬血或米血糕。因豬血鐵質豐富所以腥味較重,無論用中西式做法處理豬血,都建議加些蒜、韭菜或小茴香等口味較重的食材調味,或像外頭小販在米血糕上撒花生粉與香菜,亦可減少腥味。

豬油有妙用?

豬隻的皮下脂肪發達,而脂肪就是豬肉攤上一塊一塊白色的豬油,傳統家庭都習慣將豬油切成小塊後丟到鍋裡油炸,煉出可用於炒菜或拌飯的新鮮豬油,或超市也可買到冷藏過的現成豬油,遇熱融化後同樣可拿來炒菜、拌飯、麵。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豬油也會出現在香腸與一些加工製品中,增添食品的口感與滑順度。通常使用的豬油多為豬背油,除了面積較大且完整,處理時產生的雜質也較少,另外還有一種豬腹腔的油,因為料理時雜質較多,會使食物口感不好,所以頂多只會拿來油炸食物,炸完即丟。

除了這種成塊的油,還有一種「網紗油」,除了這種成塊的油,還有一種網紗油是位於胰臟下方、包裹豬腰的網狀肥油,較常見是用來固定小吃「龍鳳腿」的餡料。

豬肉大哉問

料理技巧:「跑活水」去腥味是哪招?

好的豬肉不會有腥味,水滾後轉小火,放洗淨的豬肉煮約10分鐘即可汆燙去雜質,要訣在於豬肉下鍋後不能攪動,此時血水尚未凝固,攪動會讓湯汁混濁,且不蓋鍋蓋,否則湯汁易漫出來。

不過,如果冷凍過的豬肉為了去除異味,可先以滾水汆燙1分鐘撈起,再放入冷水鍋裡,以小火煮30分鐘,此時水會呈粉灰色,且水面浮滿油脂浮渣,也就是俗稱的「跑活水」,原理在於食材與冷水同時下鍋,讓食材裡外溫度一起緩慢上升,內部血汙與異味物質便會擴散到水裡。

煮湯、火鍋用的豬肉一定要汆燙,炒、炸的豬肉通常要先醃,所以不用汆燙,免得醃肉時不易入味。

安心豬肉怎麼選?

達人認為,市面上常見挑選豬肉的標準,像是看肉色是否紅潤、聞起來是否有腥味等,都取決於個人的經驗值,這個方法並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

他建議消費者若是到傳統市場購買豬肉,可觀察肉攤環境來推斷是否衛生,有些攤位設置有冷凍櫃,可事先請老闆將豬肉分切後先低溫保存。

如果到超市採購,目前市面上現行的豬肉認證標章制度包含「優良農產品肉品(CAS)」、「食品良好作業規範(GMP)」、「台灣生鮮豬肉(TFP)」、「屠宰衛生檢查合格標誌」等,都是挑選的依據,尤其近年來推動「產銷履歷」,可以藉由二維條碼掃描追蹤豬肉來源,讓民眾吃得安心。

鹽滷,豬肉部位詳解

延伸閱讀:

豬內臟如何去腥味?一次搞懂內臟的選購及處理!
常用的絞肉粗、細用途不一樣!差別到底在哪裡?

肋眼?丁骨?一次認識牛排的各個部位!

https://food.ltn.com.tw/article/1517/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