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工智能引發的股市狂熱退潮 喚起互聯網時代泡沫破裂的陰影

【彭博】-- 一項革命性的新技術橫空出世,其看似無限的可能性讓投資者為之著迷。市場一片歡騰,股市高歌猛進,最終市場變得過熱,股價高的離譜。然後泡沫破裂。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這正是25年前發生的事情。當時,持續約五年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導致數萬億美元的投資損失。2000年3月24日,標普50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直到2007年才再次觸及這一水平。三天後,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100指數也創下歷史最高收盤,這一紀錄直到逾15年後才被打破。

這一狂熱行情始於1995年8月網景公司令人驚艷的IPO。從那時起到2000年3月,標普500指數幾乎飆升了兩倍,那斯達克100指數更是暴漲了718%。但隨後泡沫破裂,到2002年10月,那斯達克市值蒸發超過80%,標普500指數也幾乎腰斬。

如今,歷史似乎正在重演。這次令市場瘋狂的革命性技術是人工智能。標普500指數從2022年10月的低點飆升了72%,在上個月達到峰值,總市值猛增逾22萬億美元。然而,危險信號開始浮現。股市開始回落,那斯達克100指數已下跌逾10%,進入技術性回調,標普500指數也一度未能倖免。這種似曾相識的走勢喚起了25年前那段可怕的記憶。

Dot-com Boom Was More Extreme

Dot-com Boom Was More Extreme© Bloomberg

「投資者只有兩種情緒:恐懼和貪婪。」億萬富豪風險投資家、Khosla Ventures聯合創始人Vinod Khosla表示。「我認為我們已經從恐懼轉向了貪婪。而當市場被貪婪主導時,估值就會變得毫無理性。」他曾是互聯網泡沫時期的重要推手,如今仍然活躍在市場中。

程度差異
不過,互聯網泡沫和人工智能時代的主要區別在於程度。雖然最近這輪熱潮令人瞠目結舌,但與互聯網泡沫的極端情況相比,仍然相形見絀。

「互聯網是一個劃時代的概念,對社會、企業乃至整個世界產生了深遠的變革性影響。那些謹慎行事的人往往被甩在了後面。」前美國線上(AOL)董事長兼執行長Steve Case表示,「這導致了大規模投資的熱潮,生怕落後,其中一些投資會成功,但更多的則不會

Case對失敗的科技投資可謂深有體會。在2000年1月互聯網泡沫達到頂峰、AOL股價高高在上之際,他推動收購了時代華納,成為互聯網繁榮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然而,這筆交易很快就出了問題,因為理論上合理的合併在現實中並不合理,Case本人也承認了這一點。隨著盈利惡化,合併後的AOL時代華納股價大幅下跌,最終在2009年又分道揚鑣。

如今,華爾街正擔憂類似的情況會再次發生。

互聯網曾經被極度炒作,而這種炒作在任何人找到互聯網盈利模式之前就已經形成了。」諾貝爾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Daron Acemoglu表示,「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互聯網繁榮和泡沫破裂。」

然而,這次的人工智能熱潮涉及的公司,與當年主導互聯網時代的企業明顯不同。互聯網泡沫主要由未盈利的初創公司推動,其中不少公司甚至僅僅在名字中添加「.com」來迎合市場狂熱,以便上市融資。而人工智能熱潮主要集中在少數全球最賺錢、財務最穩健的科技巨頭身上,例如Alphabet、亞馬遜、蘋果、Meta Platforms、微軟和輝達。

這些科技巨頭的資本實力遠超當年的互聯網公司。根據彭博匯總的分析師預測,僅今年,Alphabet、亞馬遜、Meta和微軟預計將在資本支出上投入總計3000億美元,以增強人工智能實力。即使有這麼多支出,這些公司仍預計將產生2340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

原文標題Stumbling Stock Market Raises Specter of Dot-Com Era Reckoning

--聯合報導 Tom Contiliano.

=====================

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看見AI泡沫化跡象   2025年3月26日 

阿里巴巴聯合創辦人及主席蔡崇信昨天示警,現階段全球資料中心建設速度超出AI的初始需求尤其美國許多數據中心投資彼此重複或相互重疊,使得AI資料中心建設出現泡沫風險。

蔡崇信昨在香港出席滙豐全球投資高峰會時表示,從美國到亞洲等各地的科技巨人和投資基金,都在搶建伺服器基地,但這波熱潮已有盲目發展的跡象,許多計畫在動工之初,根本沒有明確的客戶對象。

阿里為大陸雲端服務龍頭,蔡崇信一席話,引發市場對AI泡沫化的疑慮升高。受此影響,台股AI族群昨天走勢相對疲弱,與阿里合作密切的英業達股價走跌;廣達、緯創都以平盤作收。輝達周二美股早盤跌幅約1.5%。

蔡崇信說,「我開始看到某種泡沫浮現」,有些規畫中的資料中心還沒取得客戶的「上架」協議,便開始籌資,「當我看到有人靠推測來蓋資料中心時,就開始擔心了。現在有不少人出來募資,基金也紛紛湧現,要籌募上億甚至幾十億資本」。

他指出,單是今年,亞馬遜、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臉書母公司Meta已分別承諾將投入1千億美元、750億美元及多達650億美元,用於興建AI基礎設施,「我對美國在AI領域拋出的投資金額感到震驚」。

相對於蔡崇信的示警,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上周在GTC大會表示,輝達Blackwell平台晶片已全面量產,業界對輝達的AI算力需求「正前所未有飆升」,客戶需求驚人;他並多次提到AI運算單元(token)大量應用在生活、交通、醫療等場景應用,對token運算需求有增無減。

然而,不具名供應鏈業者說,蔡崇信擔憂全球資料中心建設速度可能超出AI的實際需求不無道理,此事需區分為租用及自用角度,像阿里巴巴、亞馬遜AWS、微軟、Google等業者建設AI資料中心除了自用,也租給其他客戶使用,但本質上這些大型業者近年來增加AI資料中心主要是為自用,擴張AI相關業務。

供應鏈業者指出,若單純是其他中小型雲端服務供應商,主要以提供客戶算力為業,而非自用為目的,目前市場算力供需確實有過剩的風險。

今年初中國大陸開源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引發市場對AI算力採購是否下滑的疑慮。當時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回應,AI伺服器市場正在擴大,過去由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主導採購,現在愈來愈多中小型企業也開始購買AI伺服器,以訓練自有的AI模型,市場結構出現明顯變化。

【看原文連結】

=====================================

DeepSeek只是第一槍 全球AI行業將被「中國模式」改變

【彭博】-- DeepSeek不僅向人工智能行業證明打造AI不一定需要投入數十億美元,而且還激活了沈寂已久的中國科技產業。現在可能是OpenAI、輝達等西方巨頭要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自從1月份DeepSeek以一款據稱只花費幾百萬美元打造的強大模型搶了OpenAI風頭後,中國主要科技企業潮水般地向市場推出了一系列低成本AI服務,對OpenAI、谷歌等公司的高價產品形成衝擊。僅僅過去兩周,中國企業就宣布了不少於10項重大的產品升級或新AI工具,這還沒算上那些知名度相對不太高的公司。

百度公司推出文心大模型X1,直接與DeepSeek的R1展開競爭。阿里巴巴隨後也發布了自家的AI智能體以及推理模型升級版上周騰訊公佈AI發展藍圖,並升級了據稱對標R1的推理模型。螞蟻集團分享了有關如何讓中國晶片削減五分之一成本的研究成果;一鳴驚人的DeepSeek同樣沒閑著,該公司對V3模型進行了升級。甚至連以全球最大外賣平台聞名的美團,也宣布將在AI領域投入數十億美元。

這一系列升級與優化遠不只是中國企業趕上DeepSeek熱潮那麼簡單這些幾乎全部開源的AI模型代表著中國開發者試圖成為全球AI標準與基準的制定者,並爭奪更大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儘管這些AI產品是否能達到或超越西方最先進系統仍有待觀察,但它們的出現的確令美國主要科技公司的商業模式面臨更大壓力。

進一步了解中美人工智能競賽

螞蟻集團稱其AI有所突破 據悉使用中國晶片進行了訓練 

人工智能領域萬馬奔騰 李開復預計最終勝出只是少數

OpenAI就是其中之一,這家公司目前正試圖在不同策略之間尋找平衡點。作為ChatGPT的創造者,OpenAI表示,在DeepSeek通過開源策略取得成功之後,它正在考慮開放部分自家技術。與此同時,OpenAI仍在權衡是否對旗下最先進的AI工具收取更高使用費。Vectara創始人兼執行長Amr Awadallah表示,如果DeepSeek的低成本模式被業內同行復制,可能會壓縮輝達的利潤空間其估值出現「調整」幾乎不可避免。

過去幾年裡,中國企業憑借強大的製造能力和低價策略已經在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等多個行業擠壓了全球競爭對手。現在,這一模式可能正在人工智能領域重演。

Awadallah表示,這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即將看到一個趨勢,那就是整個生態系統中的公司都將面臨利潤大幅壓縮受影響的不僅僅是AI模型的開發者,還有那些推動行業成長的大型AI賦能者。」

Key Speakers at the At Global Financial Leaders' Investment Summit
Key Speakers at the At Global Financial Leaders' Investment Summit
© Photographer: Paul Yeung/Bloomberg

DeepSeek在1月份宣布開源的低成本高性能模型後,這些模型在全球範圍內被復制和使用,包括在美國和印度,儘管這些國家的企業和政府官員開始限制員工使用DeepSeek。中國開發者正在重塑市場,投資者對於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如OpenAI和微軟)的大量基礎設施投資是否有必要提出質疑。

「如果你認為中國大語言模型開發者的意圖是擾亂市場並搶占占有率,那麼他們確實成功了,」科技諮詢公司 Monevate的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James Wilton表示。「他們現在或許願意承擔這些成本,但這種‘免費’狀態不可能持續永遠」。

與此同時,承載AI開發工作的中國雲服務提供商也在大幅削減價格,這場競爭有可能擴展到中國之外,波及全球市場。

「這其實就是中國生態系統內價格戰向其他市場蔓延的一種自然演變,」美國Interconnected Capital創始人兼科技投資人Kevin Xu表示。

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周二在香港的一場會議上警告稱,數據中心建設可能正在形成泡沫,他認為建設速度或超過了對AI服務的初期需求。蔡崇信說,他仍然對美國在AI投資方面拋出的那些數字感到震驚,對於人們談論的數千億美元,他認為不是完全有必要。

一些人預計,接下來幾個月,開源模型的種類將擴展到其他相關領域,例如計算機視覺、機器人技術和圖像生成等。

科技投資人、Andreessen Horowitz前合夥人Balaji Srinivasan表示,隨著中國在硬體方面的優勢不斷顯現,AI模型越便宜就越容易獲取,對AI驅動的設備的需求也會越高

他在X上的一篇帖子中寫道,「中國正在對人工智能採取其一貫的策略:學習、模仿、優化,然後以低價和巨大的規模讓所有對手破產」

原文標題China Floods the World With AI Models After DeepSeek’s Success

DeepSeek只是第一槍 全球AI行業將被「中國模式」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anntu111 的頭像
    alanntu111

    alanntu111的部落格

    alanntu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