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莧菜
- 莧,國語讀「現」,粵語也唸作「現」
- 又稱為荇菜或杏菜,原產在印度,在熱帶及亞熱帶亞洲或中國大陸很早就已普遍栽培
品種
- 白莧
- 早生代表品種為印尼白莧,約 18 天可採收,為農試所選育品種,生長勢極強,較一般白莧產量高 50% 以上
- 中生品種一般為最普遍類型,生育期約需 20~23 天,有白莧、淺白莧、特白莧、黃葉種等不同品種
- 中晚生的代表品種為軟枝莧,因為植株較大時,仍較白莧嫩,所以可以較晚採收
- 紅莧
- 屬早生品種,病害較白莧少,生長勢強,產量較高
土壤
- 土壤要求不嚴格,最宜生長於弱酸性和中性土壤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排水不良的田塊生長較差
- 一般土壤 pH 6~7 時為最適宜,但 pH 4.6~7.5 都可生長良好
- pH 5.5~7 時生育好、品質佳
- pH 高於 7.2 時,莖葉纖維增加,降低商品品質
日照、溫度
- 喜溫暖氣候,耐熱力強,不耐寒冷。生長適溫為 23~27℃
- 20℃ 以下植株生長緩慢,10℃ 以下種子發芽困難。
- 在 11.5 小時以下的短日照情況,更容易加速開花結子
- 日照不足的環境,植株纖細柔弱,生育不良
- 在氣溫適宜,日照較長的春季栽培,品質柔嫩,產量高
播種
- 3 月至 10 月為最佳播種期
- 播種之前浸水4小時有助於種子發芽整齊,播種的方式為撒播
- 播種密度太高造成葉片變小、莖幹細長、小株增加,造成可售產量比率降低,播種較少葉片變大,莖幹粗大,株高則降低
- 莧菜種子極小,播前對栽培地應精耕細耙,保證畦面平整,以利出苗
- 播種多採用撒播法直播,每 666.7 平方米地用種量 0.5 kg 左右
- 播後不覆土,只需用小釘耙淺耙後澆水
- 播後可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出苗後撤去薄膜,以免幼苗徒長
- 發芽後儘快移至日照下
澆水
- 在澆足底水的基礎上,出苗前不再澆水
- 只有在高溫或乾旱時才經常澆水
- 莧菜喜歡日正午時淋水
施肥
- 從播種到長有 2 片真葉時,選晴天進行第一次追肥12 天後進行第 2 次追肥
- 可搭配 3 公分間距疏苗
- 當第一次間拔採收後進行第三次追肥
- 以後每間拔採收一次追肥一次
- 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
- 夏季栽培正遇高溫乾旱,應與澆水結合,及時追肥,使莖葉長得幼嫩,否則容易開花結果
- 澆水施肥應選擇在晴天上午 9~10 時或下午 4~5 時進行??
- 施肥完畢即用清水噴灑葉面,清洗滯留於葉面上的肥分,以防陽光曝曬下葉面上的肥分濃度過高而引起燒苗
- 每次採收後都應及時足量施肥。一旦脫肥,就會生長不良
生長
- 撥種一星期後長著橢圓形嫩葉的菜苗便順利的破土而出,澆水時,水要加在周圍不能直接澆在菜苗上,沖倒菜苗就完了
- 第二個星期橢圓形的葉子長的更大了,菜株很高,會隨著陽光朝某邊歪斜,所以要不時轉動一下花盆讓菜苗保持直立
- 第三個星期莧菜的卵形葉才從中間長出來,像花一般十分美麗
- 第四個星期莧菜也長到有 25 公分到 30 公分高就可以採收了
- 剛開始長很慢,但後來迅速長大
收穫
- 間拔採收
- 為生產均一的產品,莧菜播種發芽後最好陸續間拔過密處苗株
- 小苗兩片子葉長出來後,以間距 3 公分左右來疏苗
- 長到 13~15 釐米高時,按株行距 18~20 釐米的規格間苗、定苗
- 當苗高達到 15~20 釐米,具有 5~6 片葉時,可陸續間拔採收
- 待苗稍為長大即可開始間拔收穫,但正式收穫期在播種後的 20~25 天開始
- 莧菜長到 4~6 片葉,株高 10~15 釐米即可間大苗上市,同時補種莧菜
- 注意每次間收都要掌握間大留小
- 摘嫩芽採收
- 植株長到 20cm 以上時,留下基部 3, 4 片葉
- 摘芽後要追肥
- 側芽長出後,同樣可採收多次
- 種子採收
- 種植超過一個月不採收便容易開起花來,花為頂生與腋生,約兩三個禮拜就可以採收到種子
- 等葉片變黃,果穗輕輕敲打時,會落下充實之黑色種子,為適宜之採收時期
- 若太晚採收,種子掉落會影響收量
注意事項
- 夏天為莧菜的最佳種植時間
- 不可密植, 容易造成長不大的後果
- 約三到四個禮拜可以收成
- 可以整株採收,也可留一部份的莖,它會繼續長出新芽
參考資料
http://york.wikidot.com/vegetabl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