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以前,人們的生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比如現在的人幾乎不使用現金,大部分支付行為都通過手機進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呢?這與手機的便利性有關。
目前分類:好文共賞 (245)
- Aug 31 Wed 2022 06:45
教育下一代最重要的事:應變時代變遷的能力。
- Aug 29 Mon 2022 06:06
呂秀蓮:不能避戰誰執政都沒意義;國家的宿命
✨✨國家的宿命 ✨ ✨
如果您願意花10分鐘心平氣和的細讀這篇文章,您就會更了解中國為何不能實現民主政黨選舉制度,中國的國強民富是因為中國人願犧牲40%的自由換來的❤️
- Aug 29 Mon 2022 05:23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古逸‧六韜》
讀懂名句
天下之人紛亂擾攘,都是為了利益忙碌。天下之人喧鬧紛雜,都是為了利益奔波。
名句故事
此歌謠見於漢人偽託周太公姜尚名義所寫的兵書《六韜》,也見於漢代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六韜》之中關於此歌謠的相關上下文已不可考,但在〈貨殖列傳〉中,對世人為追逐利益而奔忙,提出相當具體的看法。
司馬遷引管仲「食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說法,倉庫充實,百姓才會講究禮節,大家豐衣足食,人民才會注意到榮辱。他認為:禮儀產生於富足的社會,貧窮的區域是無法講究禮節的。君子富有了,就喜歡行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會把力量用在適當的地方。潭深生魚,山深獸往,人民富有了,仁義也就歸附於他們了。
普天之下芸芸眾生熙來攘往,都是為利益在奔忙。縱然擁有千輛車馬的王者,享有萬戶封地的諸侯,治理百家的士大夫,尚且擔心貧窮,何況是一般的小老百姓呢!
司馬遷不否定人們對財富的追求,認為整體社會的富裕貧窮與政治上的治亂興衰有密切的關連,他主張政府應當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最壞的做法是與民爭利。司馬遷被後人認為是最早具有經濟學概念的史家。
新說名句
有人說:「普天之下只有兩種人,一種為名,一種為利。」名與利是一體的兩面,商賈、農牧、百工之人莫不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勞累奔波。
追求利益以提高生活上的享受是世人普遍的欲望,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但過度熱中往往成為名利鎖,處處你爭我奪,令人寢食難安。
《莊子‧則陽》敘述一則寓言故事:在蝸牛的左角上有一個叫「觸氏」的國家,在蝸牛的右角上有一個叫「蠻氏」的國家,這兩個國家時常為了爭奪地盤而打戰,死傷動輒數萬人,追逐敗兵連追十五天才會返回。
這則寓言中的蝸牛觸角何其微小,然而上面兩個「國家」卻為了爭奪這小小的利益,打得你死我活傷亡遍野,真是何等可笑!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汲汲營營追名逐利,在造化之中都不過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而已。《紅樓夢‧好了歌》也曾慨然說道:「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商周出版社)
- Aug 28 Sun 2022 06:25
鹿鼎記之 "反清復明"!(周星馳 劉松仁)
- Aug 15 Mon 2022 08:34
山洪:人是喊不醒的,人都是痛醒的
山洪:人是喊不醒的,人都是痛醒的
- Aug 04 Thu 2022 15:46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是非在己,譭譽由人,得失不論
- Aug 03 Wed 2022 10:49
翻譯妙悟求一篇不忍寫完的譯詩藝術訃聞(上) (下) 羅青
翻譯妙悟求一篇不忍寫完的譯詩藝術訃聞(上) 羅青 2022年8月2日
老友民歌手楊弦近年返台定居,前些日子心血來潮,想要重溫當年推動民歌的激揚澎湃,並向海外推廣介紹。當年他以余光中先生新詩〈隔水觀音-淡水回台北所想〉譜曲吟唱,鼓動「現代民歌」風潮,獲得熱烈迴響。現在舊調重彈,希望添上英譯,新人耳目,促進東西文化交流。無奈譯者難求,遍尋不得,忽然想到我曾做過英語系主任,應該無法推辭,遂以臉書求救。
- Jul 19 Tue 2022 09:25
《不會表達,你的努力一文不值》學一學麥肯錫的「30秒電梯理論」,把要表達的內容「三點」化
- Jul 14 Thu 2022 13:01
雁行與龍騰 日中消與長
雁行與龍騰 日中消與長
石齊平 2022年7月14日
- Jul 06 Wed 2022 05:43
倪匡(倪匡、金庸、黃霑、蔡瀾,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
倪匡墓誌銘曝光 14個字網驚嘆佩服 怕共產黨原因是這樣
三立新聞網 2022年7月5日
- Jul 04 Mon 2022 11:09
防疫三大錯 指揮中心濫權上癮;風評:騎驢政府髮夾彎,就是不願打高端
防疫三大錯 指揮中心濫權上癮 王任賢 2022年7月3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是政府為因應第一類國際關注傳染病及第五類新興傳染病才得設立的動員任務編組,這是屬於台灣特有的制度。其正向效應當然是台灣2020的防疫成功,但負向效應卻多如牛毛,諸如曝光的疫苗、快篩劑、甚至超高篩查費用的合法貪瀆,中央藉防疫打壓不同陣營地方政府,及淪為「防疫選戰」中的競選舞台。
- Jun 05 Sun 2022 06:41
吳曉波“大多數人是無用的”
- Jun 02 Thu 2022 16:06
佩洛西訪台軍演;勇敢的與失根的台灣人
裴洛西訪台,為何不武統? 2022-08-03
昨晚全中國人都在看著裴洛西走下飛機。很多人“意料之中”的擊落沒有發生,期待已久的梧桐也沒有發生。
無數人都在說軟了、沒有血性。我身邊好多人都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就連小區的門衛大叔都說他已經準備捐500元支持梧桐。
- May 28 Sat 2022 06:27
平常手機電量保持在30%到80%的區間,電量為20%~40%左右時充電最佳,為什麼?
手機電量剩一半就充比較好,還是應該等快沒電了再充?為什麼?
- May 04 Wed 2022 10:40
〔要明辨是非,時時修正自己;慎言、深思,是一生的修行〕;讀懂弘一法師的四句話,你就讀懂了人生
讀懂弘一法師的四句話,你就讀懂了人生
- Apr 20 Wed 2022 05:10
這個世界,已進入最兇險時刻!;人間福報社論--蒼生無奈 哀哀求救
這個世界,已進入最兇險時刻!
原創 S叔 史客郎 2022-04-18 00:43
- Apr 14 Thu 2022 15:09
超狂「德國富二代」,20幾歲騙倒全紐約?《創造安娜》的真實故事!
- Apr 07 Thu 2022 09:04
願你擁有憤怒的自由。不含敵意的堅決、平靜地拒絕不合理的要求
- Mar 31 Thu 2022 14:41
【Yahoo論壇/翁履中】拜登一句話預告世界變局;東西方輿論戰
【Yahoo論壇/翁履中】拜登一句話預告世界變局
翁履中·美國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 Mar 31 Thu 2022 08:20
全球最窮設計師一夜爆火! 繼貝聿銘之後,他又震驚了世界...